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许许多多伟大的科学家把自己一生的精力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为发展科学事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他们一生艰苦朴素,不为名,不为利,不为金钱所诱惑,表现出高尚的精神情操。“金钱只能收买无赖和灵魂肮脏的人”  相似文献   

2.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历来众说不一,各抒己见.但比较普遍的认识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的人格的扭曲,对人的灵魂的异化.但笔者认为金钱、名利、地位对人的人格的扭曲,对入的灵魂的异化并非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国度、不同制度、不同时代的国家里都有这种情况.只要在金钱、名利、地位至上的社会,它们都会扭曲人的人格、异化人的灵魂,都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文中使用了许多较翔实的材料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宗教的依附几尽消失,但金钱世俗的魅力,依然令人眼花缭乱,金钱崇拜实际上已经演化成为一种“宗教”。如果说金钱崇拜源于人自身力量的匮乏和对第2种力量的追求,那么,由财富带来的显赫和炫耀始终是他们第一位的需要,不健康的人格和灵魂的堕落,是其产生的内在根源,不够完善的社会机制和社会不正之风,是其存在的土壤基础。  相似文献   

4.
进入现代以来,权力和金钱对人的异化和影响越来越严重。阎真的《沧浪之水》与王跃文的《国画》是我国两部典型的有关官场生存环境中的知识分子小说。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池大为和朱怀镜最终都选择了屈服,戴上了官场角色所需要的面具。官运亨通后的他们最终在"权力"与"人性"夹缝中迷失成为精神的流浪者。在"权力"与"人性"两极的摇摆导致他们在人格上的严重分裂,身处高位的他们不得不时刻面对心灵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宗教的依附几尽消失,但金钱世俗的魅力,依然令人眼花缭乱,金钱崇拜实际上已经演化成为一种“宗教”。如果说金钱崇拜源于人自身力量的匮乏和对第2种力量的追求,那么,由财富带来的显赫和炫耀始终是他们第一位的需要,不健康的人格和灵魂的堕落,是其产生的内在根源,不够完善的社会机制和社会不正之风,是其存在的土壤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弄到更多的钱。他们认为金钱就是一切。他们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那些人有很多金钱,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他们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虽然物质的、金钱的外在报酬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对工作环境上的某些不满意,"吸引"他们"把根留  相似文献   

8.
有个叫香格里拉的极乐世界。那里是天使的国度,没有战争没有忧伤,只有美丽与快乐并存。空气中弥漫着玫瑰的馨香,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桃色的云,绿丛中紫罗兰静立着,芳草中铃兰耳语着,听得见迎春花的低语。那里就是天堂。许多人把那个神圣的地方装进心里,永远做着相同的梦。有人企图独自闯进那个圣地,他们带着金钱。许多人退出了———也许没有那个地方。有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站了出来,这两个不共戴天的仇人要以生命为赌注寻找香格里拉。他们带着相同的东西:一根绳索、一壶水、一把刀、一点干粮,最重要的是带着全部灵魂。望着他…  相似文献   

9.
人是否有灵魂?对此,总是有一些人因为情感或者特殊的原因有自己的答案。至少距离我们遥远年代的古埃及人坚信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他们甘愿付出极大的代价,以求死后受惠,越是显赫的要人越注重这一点。所以,法老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建造陵墓。根据所要求的讲究程度,建造陵墓的工程可以一直进行到法老去世为止。陵墓在古埃及人眼里一直被认为是法老灵魂居住的房子。陵墓的主要用途就是保护里面的尸体与物品  相似文献   

10.
《金锁记》通过对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描写,深刻而真实地揭露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毒害和精 神的摧残。畸形的婚姻,使七巧的情欲受到压制,在可望而不可及的爱的炼狱中忍受煎熬, 但七巧并没有停止对命运的抗争。金钱成为她精神的主宰,用黄金的枷锁套住了自己的生活, 她的灵魂完全被金钱所异化,在扭曲变态的心理支配下,她亲手毁去了儿女儿媳的幸福,成为一个十足的泯灭人性的疯子。  相似文献   

11.
被金钱吞噬的灵魂──浅说《欧也妮·葛朗台》郭谦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国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0),金钱力量空前膨胀,一时间举国滔滔上下逐利,人欲横流,道德沦丧,从而激起一代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根据他们所信奉的思想原则去揭示、分析、鞭挞...  相似文献   

12.
自考之花──几个女学员的故事市场经济不仅冲击着整个社会,也冲击着人们的灵魂。当许多人的眼光转向金钱的时候,有这么一批人,为了更好地把握命运,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游刃有余,开始了无怨无悔的自学生涯。他们凭着信念、坚韧和倔强,学有所成。在这些莘莘学子中,笔...  相似文献   

13.
<正>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提升"一个人的金钱丢失了,可以说仅仅失去一点;要是毅力丧失了,与你失去的金钱比较损失更大;要是一个人没有了兴趣,可以说他失去的是具有无限可能的整个未来。"大量的专家、学者能够取得卓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在某一领域产生了超乎一般的浓厚兴趣;在学习上保持优秀的学生同样如此,因为他们在学习上始终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上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显然,兴趣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寻找     
来去匆匆,好像所有人都用毕生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寻找。但他们又在寻找什么呢?我想,他们是在寻找金钱。金钱给予人物质上的满足、生活的奢侈,财富给予人太多的东西了。不,他们又不在寻找金钱,因为它们不能填满人的欲望,不能从根本上丰富人的精神,不能给人们完整的思想与健康。我想,他们是在寻找名誉。名誉是对于人的成就的见证。不,他们又不在寻找名誉。名誉只能证明过去,让人自满,让人的心开始膨胀。而且它还能使虚荣心得到满足。我想,他们是在寻找美丽的容貌。它带给自己自信的笑容,不会自卑。不,他们又不在寻找美丽的容貌…  相似文献   

15.
人师难求     
哲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如春秋时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冲破了原始而粗糙的野性文化的桎梏,分别在东西方文明里塑造出了不朽的灵魂力量,千百年来引领着追随者不断创造出新的文明奇迹。在如今这样一个精神文化与物质金钱空前大交流的时代里,他们无疑成为了超越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钱心理问卷>、<不道德工作行为情境问卷>,随机抽取409名政府机关公务员,调查分析他们的金钱心理成分、类型及其特征,以及不同金钱心理类型人在不道德工作行为可能性上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公务员金钱心理可以分为九成分(好,坏,成功,自主,公平,非激励,预算,挣钱,捐款)四类型(金钱崇拜者、金钱不满者、金钱排斥者和金钱冷漠者);不同金钱心理类型在不道德工作行为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金钱不满者比其他金钱心理类型的人有更高的从事不道德工作行为的可能性,而金钱排斥者比其他金钱心理类型的人有更低的从事不道德工作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繁华喧嚣的城市实在给不了人更多的安慰,刺眼的霓红让人联想到灯红酒绿下的奢靡,川流不息的高架桥上会有灵魂降落,这一切的一切只有金钱在流淌,意志在消磨。所以我为自己找了另一个可以释怀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幸福与金钱     
人要生存,离不开生活资料,这就需要金钱.但是,金钱并非一切,金钱买不来友谊,金钱买不来正义,金钱买不来爱情,金钱买不来健康,金钱买不来世上许多美好的事物。金钱并非一切。那么,金钱在“一切”中到底占有多大的比重?在弗恩海姆与阿盖尔合著的《金钱心理学》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答复:“许多学者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二者的相关性约为1:4。”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这里面金钱是需要的,但它的比重只占1/4。  相似文献   

19.
对鲁迅与茅盾这样以正直、正义和正大品格名世的作家,人们分析其文学创作、文化活动时可以有许多角度,但却普遍忽视了他们与物质文化的密切关系,他们的理性思考和文学想象背后隐含的诸多动机,也必然有其物质或金钱方面的追求。他们受益于物质和金钱,却也曾受限于物质或金钱,但他们终生都在努力成为物质或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他们对金钱取之有道,用之有法,作为现代职业化文人的他们,始终是在“物质”与“良知”之间努力维持和发展自我生命的。对于作为人而非神的他们来说,建构自我人生、追求文化创造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血源与命脉自然都不会凭空而来,也都需要起码的物质条件来,由此“卖文为生”便构成了他们长期的基本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话——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真诚,金钱并不是一切;让他们相信金钱并没有让所有的人都沉沦地举起一片白旗。我们成年人不相信童话了,我们便也失去了孩子的童心和那一份无可追回的真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