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从当前农村经济和农民文化状况以及农村社会法律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强化农民法律意识的指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成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对农民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的进步.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必须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民法律意识在农村得以树立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观念灌输;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实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必须推进政府和社会的普法教育,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要营造法律意识培育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法律意识近年来虽有所提高 ,但总的来说 ,农村法制建设还很缓慢 ,问题较多 ,应从提高农村干部法律水平着手 ,规范村规民约加强普法教育 ,树立法律权威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农村法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保障,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维护农民利益的民间纽织缺失;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缺陷;农村法律体系不完善。司法监督不力等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培育农村法治主体;依法保障城乡居民平等权;完善有关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农村法律体系。规范农村执法和司法行为等方面加以解决,才能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的困境、成因及培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以至和谐农村构建中至关重要的持续发生作用的因素之一.现实社会中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对权利义务的认知状况以及在法律的运用上都面临困境,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诉讼成本较高、司法资源短缺,落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法制教育的缺位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提升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倡导新型政治文化,摒弃落后观念,发展农村教育,优化农民素质,加强法制宣传,坚持"送法下乡",是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再就业和失业是一对相关联的概念,只要有失业问题,就必然有再就业问题。实现再就业的农民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民再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法律缺位。加强农民再就业的法律保护,文章结合实际,提出:首先要加强农民再就业的立法工作,其次要加强执法工作,再次要提高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吴丽娟 《当代电大》2003,(10):43-44,47
12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1)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2 )法律意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 (2 )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来划分 ,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3)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 ,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集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3)法律文化是反映一国、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 ,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成效不很显著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法制建设的滞后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必须从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完善农村法律体系、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摆脱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李奎刚 《成人教育》2015,35(4):24-2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当前应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民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法律意识强弱,关系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当前,农民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探讨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对策,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民间纠纷呈现出种类增多以及性质复杂化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调解机制弱化、政府管理部门不作为等,应该通过健全矛盾纠纷调控预防机制、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等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11.
法律意识的核心就是法律信仰、法律精神。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法制德育课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取丰富的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精神,坚定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法律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法律知识的了解、对依法治教的信任程度、对教育法律的评价等等。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指教师关于教育法律认识的心理、观点、思想体系和教育法律知识的总称。由于多种原因,广大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尚未得到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13.
汪平 《甘肃教育》2008,(22):13-13
一、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法律意识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公民遵守和执行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大批农民去城里务工而产生的.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这与家庭法律教育的缺失、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忽视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重视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其法律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序以及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6.
农民家庭暴力与法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家庭暴力与法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法律的不完善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首先必须健全相关的立法体系,其次要完善司法干预模式,最后要构建相应的社会网络,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做到依法治暴.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与全民法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内在要求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全民法律教育的滞后。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必须大力加强全民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公民普法教育,培养法律意识.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不强,各地频繁报道了侵犯大学生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的案例.因此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法律教育因素,提出了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关于村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史的国家,传统法律文化在村民的心理构成中更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普遍地影响和制约着当前我国村民的法律意识,成为影响村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历史因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实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继承优秀法律文化的遗产,为构建农村法治与农村和谐社会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宣传,我国对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加有必要反思当前对农民法律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农民法律意识状况改善和提高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