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12):93-93
本组技战术使用是四组当中最强势的一组。图中,奥恰洛夫的三板球都是中远台的加力冲拉,充分体现了他强硬的技战术风格。奥恰洛夫与前面马龙的技术对比起来,显得更加凶狠不讲理,有威胁也有风险。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4,(12):89-89
本组是李晓霞发球后的一套战术组合,充分展现了她实力“厚实”的技术特点。提到厚实这个词,大家一定会想到多板相持的场景,但在这分球中,李晓霞除了发球外,只有台内起板和侧身发力两次处理,厚实一词如何体现呢?让我们从后两板球的技巧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拧拉在陶前正前方 运动员对取位的调节是拧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找位过程中,如果来球弧线低,身体重心高,手位于腹部前击球的话,那命中率和出球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8,(12):78-79
严升在侧身的时候感觉到了来球的压迫性,他充分向后转腰让位,用身体顶住来球,这个动作展现了他的调节能力。在击球时,他手臂向上挥动,制造回球弧线,重点是利用正胶胶皮的特性,打出速度快的衔接。这板抢攻虽然没有完全压制住对手,但还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严升在向上调控弧线的时候,尽可能地增加了动作的幅度,打出更长的弧线,继续扩大发球后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提前预判,敢于应变 使用反手拧拉的重要前提就是先预判好击球点,而击球点则是通过步法移动来寻找的。樊振东接发球时的步法调节非常细腻,他采用了两个碎步进行取位,这样能够更精确地找到击球点,保证击球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期名将赏析是关于许昕的技战术图解,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锦标赛上作为上海队的第一主力,带领球队时隔15年后,再次问鼎男团桂冠,这四组图都是许昕在全国锦标赛上的实战图,没有到现场的读者可以在这里一饱眼福。第一组是许昕接发球直接用反手拧拉上手后,快速衔接反手撕的套路。许昕是继王皓之后,又一名将直板的反手横打运用得非常流畅的运动员,虽然他还没有像王皓那样厚实的相持能力,但凭借左手持拍这一优势,他的直板横打已经越来越有威胁。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少儿训练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已经非常系统化了。为了在实战中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各级教练员凝练出了许多训练套路,本篇我们为大家选取的第一套是站在反手位的“一拉一打”,陪练方喂出的是一下旋一上旋,且都是出台球。  相似文献   

8.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0,(6):114-116
要想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就要抓住对方的漏洞,发挥出自己的技术特点。很多业余选手经过多年的练习,对乒乓球技战术的体会越来越深。但是大多数人在赛场上,总会觉得难以完全发挥出自身的水平,总觉得自己的“功夫”还不到家。这里的功夫不单纯指技术水平,还跟战术水平有很大关系。对业余选手来说。多数都抱着“玩球”的心态。喜欢相互较量。喜欢一争高下。虽常年累月“摸球”。但长进速度不快。究其原因,还是技战术的针对性训练不够。  相似文献   

9.
本期拆招解式的主人公是来自韩国的后起之秀——金玟锡,他是近几年韩国队重点培养的一名队员。其技术特点突出。想象力很丰富,冷板特别多。虽然金珉锡的动作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赏心悦目,但他爆发力很好,在场上经常会打出令人叫绝的球,观赏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10.
本期拆招解式为大家带来了两组接发球轮次的进攻套路。本组是许昕在接发球时,主动通过反手拧拉上手,随后完成连续进攻的技战术图解。在这组战术中,许昕巧妙利用落点控制对手,并在连续进攻中通过节奏变化向对手施压,最终通过三板不同技术的组合拿下了这一分,展现了技术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1.
可晨立 《乒乓世界》2014,(11):90-91
本期三组图全部是丹羽孝希在接发球轮次展开的战术组合,分别展示了他在反手台内拧拉之后的衔接套路。第一组图是丹羽孝希在反手位短球的位置采用拧拉的技术进行接发球抢攻,随后进行正手快带的战术组合。这组技战术的衔接比较困难,在一次衔接中包含了长、短和左、右两种不同位置的转换,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和协调性,才能顺畅地进行快速衔接。  相似文献   

12.
顶肩时注意前臂手腕的放松 闫铭辉在这两板反手动作的使用上几乎采用了相同的击球原理,其最有特“顶肩”它不同于“架肩”,在整体动作中的作用相当于正手动作中转腰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反手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在击球前能代替手找到合适的击球点,使手臂得到充分放松。如果手臂处于僵硬状态的话,说明肩不是有意被顶了起来,而是使用者不自觉地架了起来,那样会大大影响击球实效。所以用顶肩增加动作稳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前臂和手腕的放松。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4,(12):78-79
第二组是许昕在接发球正手挑打后衔接反拉的技战术图解,虽然没有上组那么迅速,但许昕却通过巧妙的落点配合打出了左手的优势。首先他以挑打的方式处理接发球,占据了主动优势,这板挑打的手法非常有特点。如图1-2,许昕在触球前有一个向外调整板形的动作,他通过这个动作改变了击球部位。如图3,他在挑打时,采用向身体内“侧抹”的方式去处理球,整体有向上制造弧线的成分,很明显这是为了改变回球的落点。从图中可以看到许昕挑打的落点使崔庆磊左右为难,来球刚好挤在了他的中路追身位。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世乒赛中,年仅16岁的年轻小将樊振东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他在1116比赛中以0比4不敌张继科,但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樊振东在场上一直敢打敢拼,给对手制造了不少麻烦。这期,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几组精彩的技战术,欣赏一下中国乒乓球队后起之秀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本期拆招解式的主题是如何在实战中“用正手解决问题”。在本组图解中,刘丁硕在接发球轮次打得非常主动,他通过加力劈长和迎前贴撕两板球成功地压制了对手,随后他把握战机,积极侧身使用正手完成相持中的最后一击,展现了出色的相持以及防转攻的能力。此外,这套战术中刘丁硕在落点选择上比较讲究,没有让主动上手的王楚钦形成有效的连续攻势,在右手选手对阵左手选手时,这种出手顶深落点的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反手台内拧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重视。虽然这项技术还不够完善,但它却代替了许多台内球的处理方式,在实用性和杀伤力上,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双打拧拉比单打好用 在单打比赛中使用反手拧拉有两点弊端:第一,处理正手位短球日寸,站位要提前做一些调整,但很容易被对手抓住反手大角度的空当。在使用比率上也会和正手台内技术形成矛盾;第二,在和下一板衔接时,会受到一些局限,这点需要针对选手的技术特点进行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4,(8):85-87
郝帅接发球时把球摆到了樊振东正手偏中间的位置,樊振东准备采用反手拧拉进攻,但出手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把球拧出去。他先是通过步法调节找到了合适的击球点,随后如图7,他继续下压重心,调整身体的击球方向,为后面的晃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本篇拆招解式的主人公是在2021年陕西延安全运会中斩获男单亚军的刘丁硕,圄中的回合来自半决赛刘丁硕与王楚钦的比赛。在接发球时,刘丁硕强势侧身到正手位使用反手拧拉,随后衔接了两板轻重合理的反手进攻压制对手,展现了不俗的衔接能力。同时,这三板球也包含了落点变化,是当今男子乒坛高质量对抗中一套标准的“高效组合”。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4,(12):98-99
第二组也是不太常见的组合套路,训练计划是用反胶直板横拉下旋球,衔接用长胶在正手位切下旋球,在实战中,对于使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选手来说,这个套路很有实战意义,它不仅能改变旋转,还能改变节奏,使对方难于防守。图1-4是代恬直板横拉的过程,她的动作以蹬腿转腰为主,这样做前臂无需过低地引拍,但球板与球之间距离是“不差钱”的!而且她的肩部外形很固定,只是触球的时间稍微有一点晚。在发力过程中,她腿部力量足够,但腰胯辅助略微欠缺,而且挥拍方向也是向上多向右少,所以这板出球旋转应该足够,但速度和前;中性会略逊一点。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4,(8):92-93
金玟锡第一板反手拉下旋就用了一个非常规动作,他没有完全靠手腕的发力去制造击球弧线,而是在摩住球后凭借前臂的爆发力把球拉过去的。这板球的击球点在来球的上升期,这主要是为了加快出手的速度,全玟锡先用速度压制住对手后,再通过旋转降低对方防守的质量,为自己下一板的衔接争取更多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