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虽号称乒乓大国,但真正懂乒乓球的人还是少数。这些年,由于电视的普及,看乒乓球比赛的人已越来越多,所以在电视转播时,解说员对比赛规则及有关技战术的讲解,是普及乒乓球运动的最佳“教学示范”。在这种“教学”中,解说员就是老师。在数位专职或兼职乒乓球解说员中,我最喜欢听姚振绪说球。 姚先生说球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入浅出,不矫情,不夸张,善于将专业的理论用大众化的语言讲出来,让一般人也知道球该怎么打。二是高屋建瓴,讲国内,也讲国外,能开阔眼界。三是既说球,也说人,对运动员的思  相似文献   

2.
常听一些乒乓球教练员说:“球打了十几年,大、小比赛也参加了百、八十次,现在当教练还用学什么竞赛规则呢?”其实不然。随着乒乓球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乒乓球竞赛规则也在不断变化。谁当教练不谙熟竞赛规则,谁指导训练和比赛就会事倍功半。今年,辽宁省有一次乒乓球比赛,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参加男子团体决赛的×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乒乓球的? 胡金波:第一次接触乒乓球还是在上学的时候,大概是1980年左右,真正开始打,是在1995年了,当时我在南京农业大学任副书记,第一次参加了我们江苏省的“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之后就没有间断过。  相似文献   

4.
我的发烧史     
一、儿时梦想篇 小时候就很喜欢打乒乓球,那时院里有两张石桌,由于条件差,用的是一块长木板或一些砖头做成的网。球拍就更不用提了,用的是自制的光板,甚至就用瓦片来打。乒乓球是八分钱的“象”牌,只要球还能弹得动,我们就还是打,直到实在打不了了,才将球剪碎做成烟雾弹,享受着在烟雾袅袅中欢呼的那一刻快乐。有一个伙伴家里比较有钱,用的居然是五块一副的球拍(当时买拍的概念还是成对的买,店里好像也不单实),着实让我们茨慕不已,我时常梦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一对,但当时父母一个  相似文献   

5.
乒坛赛事频,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赛,令人目不暇接;工人、农民、干部、学者、名人赛,亦司空见惯。而11月28日,由北京市乒协组织的驻京部队军以上领导干部比赛,则首次让人领略了将军与乒乓球结合的独特魅力。历经数十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之后,前来助阵并颁奖的蔡振华、刘凤岩和黄飚议论说:“球如其人。将军赛打的是将军球,首长们带给了我们一场激情之战、攻心之战、智慧之战。”  相似文献   

6.
记者:(下简称记)祝贺你再次蝉联联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张利明:(下简称张)谢谢!记:和上届联赛相比,今年获得这一称号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吗?张:应该是艰难吧。整个联赛我的情况一直不太好,一是膝伤,联赛开始前左膝就伤了,坚持打完的7轮后膝部就出现“卡”的现象,一“卡”就动也动不了。其次是疲劳。去年一年我们几乎就没停过,平均下来每周打了自一场半球。我是打比赛就兴奋的人,可这次真有点厌战了。打这么多年球,还是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记:我刚才在队医小宋那儿看了一下你的X光片,历还真不轻,你说的“卡”可能就是…  相似文献   

7.
于茜 《新体育》2009,(9):31-31
张燮林,1940年生于上海,素有“魔术师”美誉。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2008年,广州第49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张燮林的直板削球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对手。赛后,日本名将星野说:“张燮林的球就像打不断的杨柳。”日本的另一名选手三木则说:“我总觉得张燮林的削球像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张燮林挂帅的中国女队参加世乒赛,一共夺得10次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而中国队参加的奥运会乒乓球赛,女单冠军从未旁落。  相似文献   

8.
乒乓为媒     
前些天,我一直嚷嚷着要为“乐吉高手征文”写写我和丈夫那点事,他说:写吧,题目嘛,干脆就叫“小小银球传友谊”。我们俩相视大笑。 那还是三、四年前的秋天,河南省直机关首届运动会上,只会打两板球的我居然被单位工会领导指定参加乒乓球比赛。记得第一场球,对手是从八一队退役的女同志。人家连发5个球,我是一个没接着,自己也忍不住乐了。“剃完光头”,眼瞧着西面台子旁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便挤了过去。只见一个身穿红色运动服的小伙子正精神抖擞地挥拍鏖战。他打削球,虽然来回奔跑腾挪,却是从从容容,镇定自若。几个漂亮的抢攻,赢得了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 说实在的,长这么大,我还真是第一次亲眼目  相似文献   

9.
一雷 《乒乓世界》2003,(4):60-61
在英文中,乒乓运动是 “TABLE TENNIS”或“PINGPONG”,而乒乓球则是“TABLETENNIS BALL”。西方人在事物的辨别上向来是理性大于混沌,球是球,球台是球台。而中国人把乒乓运动叫“乒乓球”,一个“乒乓球”就可以覆盖乒乓运动的整个概念。说来也是,在中国,不论是长条课桌、水泥球台或国际比赛用台,也不论是手握专业球拍或以书刊代替之,恐怕还没有人想过用别的什么“Ball”来代替乒乓球,所以乒乓球的“球”是这项运动中最核心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2000,(12)
胡指导: 改用40毫米直径的大球后,我们听到很多议论。有的说用现在的球拍无法打大球了,国家队员的球拍都要改了,等等。能否请你就这些问题给我们作些说明。 宁夏王炎、岳川王炎、岳川朋友: 2000年10月12日,在我国扬州举行的第21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锦标赛上,直径40毫米的乒乓球已正式登上了乒乓舞台。  相似文献   

11.
美好的回忆     
刚上中学,我就成了乒乓球迷。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之后,我这个住校的中学生对乒乓球迷到了几乎“疯”的程度,只要不上课,我就泡在乒乓球室里,中午打了饭端着碗就去球室里排队,因打球听不见上课铃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同班同学柴慈钢是我的乒乓“战友”,  相似文献   

12.
球场如人生     
“小球转动地球”,说的是乒乓球30多年前的事,因中美乒乓球的首次交往而打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台球、高尔夫、掷球等也属小球之列,虽没有乒乓球的机运和风光,但依然可以自娱自乐:按存在主义的解释:就哲学意义上讲,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所以,非“嫡系”的小球其他家庭成员,仍然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和独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俱乐部     
NBA换球风波35年来,NBA第一次有争议地引进一种新球,这很自然,人们会问:“为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家的反应:评论家:“一个潜在因素——spalding,这个从1983年以来就一直负责NBA用球的厂家,不想再做皮革生意了。”热队的沃克:“这种球太容易坏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在比赛中,如果某人上半场十投十中,下半场忽然换个球,这个差别可就大了。我们就应该用原来的球,那个多好,那些旧球就算有点坏也可以照打,现在这些球,如果打一会球变滑了,情况会非常糟糕。”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QQ上,有个叫“笑面弧圈”的网友,他的签名是这样写的:弧圈天下无间,我已羽化成仙。“笑面弧圈”名叫王永峰,爱钓鱼、迷弧圈。初识“笑面弧圈”是在我的家乡,湖北省保康县城人民广场的水泥乒乓球台边,那时候我们的技术都臭,他算矮子里拔出的将军,水平比我们高不了多少,属于“攻球基本靠盖,拉球基本靠拽”,拽出来的球慢悠悠的,略带一点侧旋,有时候有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向春 《健与美》2023,(2):40-41
<正>匹克球(Pickleball)是用球拍击球的一种运动,最早是从美国西雅图的本不里奇岛兴起的。说它是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混合运动,那是最妥当不过。“匹克”球的名称来自于其中一位发明人所养的一条狗:在开始发明试打的时候,一条名为“匹克”的狗常常叼着球跑。在身体的活动量和活动度上,匹克球比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活动度和活动量大,所以在锻炼身体方面比羽毛球和乒乓球好。匹克球的活动量和运动量比网球小,  相似文献   

16.
金州勇士队的教练曾经问他的一名主力队员:“如果我让你打全场48分钟的比赛,你想想球可能有多少时间会在你的手中。”这个队员想了想回答说:“可能有10~12分钟吧。”教练笑着说不对。为什么不对呢?教练说:“48分钟的比赛,平均起来球有一半时间控制在对方手上。我们有五个人,球在每个人手上的平均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就意味着一场篮球比赛,即使你作为主力队员打满全场,触球的时间也只是整个比赛时间的十分之一,或稍稍多一些,算起来约合四五分钟的样子。”这名教练接着问队员:“如果你打满全场48分钟的话,会有多少时…  相似文献   

17.
名将说大球     
“小球”改“大球”,是乒乓球运动史上的一次革命。今年的第21届世界杯,大球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大赛的舞台。尽管孔令辉、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施拉格等超一流选手在小组赛中均遭淘汰,但是有一点人们应该看到,比赛中精彩球的出现频率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李永安 《乒乓世界》2009,(9):113-113
“直线”和“弧线”首先说明,我们所探讨的“直线“并不是乒乓球线路中的直线,而是挥拍轨迹的“直线”。为了形象地说明乒乓球的“直线”和“弧线”技术,我们利用直拍横打拉球技术的“直线”和“弧线”挥拍轨迹(如图5、6)进行对比介绍。  相似文献   

19.
流言     
《新体育》2013,(8):19-19
——在江苏常熟举行的“直横大战”乒乓球赛上,大满贯得主张继科直接用脚回球得分,获得全场喝彩的同时,也引来了坊间热议:乒乓球还能用脚得分?否认:“直横大战”作为一项娱乐大众、推广乒乓球运动的表演性赛事,适当放宽规则尺度是允许的,但是在正式比赛中,这种同球是不能得分的。国际乒联竞赛规则中这样写道:“乒乓球必须南手带动乒乓球拍击球过网到对方球台,对方没接到球则得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击球即使到对方球台也算失分。”  相似文献   

20.
宁斐  张凡 《乒乓世界》2007,(5):16-17
他把我引上乒乓球这条路,小时候训练我舅抓我抓得挺紧的,但是不打我,最多急了拿球扔我两下。舅舅也是业余高手,看我们打比赛说得都挺对点的。现在我表弟受舅舅的影响,也在打乒乓球,目前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我进国家队之后,就很少和舅舅打球了,不过有时间会经常陪表弟打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