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柯瑞子 《乒乓世界》2012,(12):18-19
王皓最终挤掉孔令辉,获得雅典奥运会单打名额,是个意外;王皓作为中国队的三号,一路杀进决赛,是个意外;决赛中王皓被韩国独狼柳承敏——一个从来没有输过的对手击败,更是个意外。这是那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丢掉的唯一一块金牌,也是男乒以及中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赛后刘国梁搂着王皓走出体育馆的那一幕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王皓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口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柳承敏对王皓的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辉 《乒乓世界》2008,(12):123-123
九年前,马琳与刘国梁在荷兰的第45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上演了一场直拍巅峰战,九年后,在北京奥运会,直拍大战再次令球迷大饱眼福,只不过,对手换成了王皓,而马琳终于登上了冠军领奖台。马琳与王皓,谁赢得更多?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8,(10):93-93
9月15日上午,“红双喜与中国乒乓球队联谊会“在上海制造局路258号新落成的红双喜总部大楼举行。北京奥运会上包揽四块金牌的中国乒乓球队。在主教练刘国梁和施之皓率领下参加了联谊会。国际乒联(ITTF)主席沙拉拉与蔡振华、徐寅生、李富荣、李宁、刘凤岩等重量级体育届人士参加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5.
对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技战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王皓在发抢、接抢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乒乓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钻石级的较量 刘国梁:“全运会的时候我在想,原来马琳老打第二,开玩笑说他是千年老二;后来王皓一出现,马琳把这帽子给王皓了,再后来马琳在北京奥运会拿了单打冠军。  相似文献   

7.
士兵突击     
《新体育》2012,(9):11-11
北京时间8月2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第二场半决赛,中国选手王皓(左)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追了四局最终4比1战胜中国台北选手庄智渊,与队友张继科会师决赛。图为王皓与主教练刘国梁互敬军礼。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8,(4):10-10
4年前的大约这个时候,中国乒乓球队还在为奥运会名单的事情发愁。男单方面,王励勤和马琳早早就定下来了,剩下的一个名额由王皓与孔令辉争,悬念虽然有,但也不算大,最终得到机会的是王皓。有一点别扭的是,王皓与孑L令辉作为对手争夺一张男单的门票,而他们两个同时还是男双的搭档。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9):48-50
王皓用了三届奥运会男单决赛,来冲击史无前例的金满贯梦想!张继科也在向出道一年内就冲击大满贯最快速度的记录挑战!这才叫真正的巅峰大决战!!而我又要陷入一种幸福、残忍、纠结的心态中,这种感觉真的不知道怎样表达了!这样的场面是我梦寐以求的,但是马上要出结果了,我真的不敢面对了……王皓战胜庄智渊之后的那一瞬间,刘国梁蹦了起来,两位中国选手如愿以偿地会师决赛了。  相似文献   

10.
乒乓圈     
《乒乓世界》2013,(1):2-2,4
“CCTV体坛风云人物”提名奖揭晓 2012年12月20日,“安踏2012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10个专业奖项的提名奖揭晓,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张继科以及三次参加奥运会的王皓获得提名奖。  相似文献   

11.
兄弟     
11:10,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第五局,王皓落后一分,这时他的眼神看向张继科,默念了句什么,自顾自地点了点头。对面的张继科盯着球台,没有看任何人。电视机的镜头这时给了坐在观众席的刘国梁,他微笑着,看着两个徒弟。接着王皓发球,追平比分。张继科一直看着地板,发球,得分,再由王皓发球,接着王皓将球打飞,张继科拿下比赛。  相似文献   

12.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3.
刘国梁     
6岁开始学打球,13岁进入国家青年队,1991年破格晋升国家队。刘国梁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1996年奥运会上获男双(与孔令辉)、男单双料冠军,还是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满贯”获得者,1996年世界杯后在国际乒联排名榜上跃居首位,2002年退役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2003年6月23日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2004年3月7日,率领中国男子乒乓刘国梁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2月30日晚中国乒乓球队新年联欢会上,邓亚萍、乔红、刘国梁等运动员纷纷登台朗读了自己的作文,这是国家乒乓球队《祖国在我心中》作文比赛的决赛关头。经过由李富荣、杨树安、张燮林、姚振绪、袁大任、蔡振华、陆元盛等评委的认真评分,刘伟、江山获一等奖,邓亚萍、乔红、王志军获二等奖,张雷、邬娜、刘国梁、熊柯获三等奖。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其中的几篇隹作,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夏娃 《乒乓世界》2004,(5):10-13
从3月17日第一次对外公布雅典奥运会参赛选手名单——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男双亚军孔令辉落选,到4月11日临阵变将——由孔令辉/王皓替换下悉尼奥运会以及第46届、4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王励勤/闫森,中国乒乓球队在二十多天里两度成为舆论风暴中心。这期间6位当事人以及决策者走毂的心路历程,可以用一句“残酷的竞争,痛苦的选择”来概括。  相似文献   

16.
事不过三。 孔令辉20年来一帆风顺。现在回想起来能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失败,也已经有两次。 坐在我面前的孔令辉刚打完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回来,家乡哈尔滨以贵宾的礼遇迎接这位奥运冠军。其实,据他的父母讲,小辉心里对这次奥运会的成绩并不满意。 去年的第43届世乒赛上,孔令辉与最要好的朋友刘国梁双双打入男子单打决赛,最后孔令辉获得第43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获亚军,这也是孔令辉正式登上世界乒坛的开始。 但在本届奥运会上,刘国梁、孔令辉之间的名次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刘国梁一举夺得男单冠军,孔令辉却被韩国的金泽洙拒之于八强之外。失败以后,孔令辉给家里打来电话,父亲孔祥智不在家,他对母亲说:“金泽洙打疯了!” 才20岁出头的孔令辉不得不面带老成地承认自己打球有时在势头上压不住对方,“疯”不起来。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乒乓球队奥运会备战工作(技战术分析部分)的基本思路,研究并开发了《乒乓球技战术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和《乒乓球技战术快速视频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创立的多媒体技战术分析方法,为中国乒乓球队奥运备战训练和比赛进行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宋斐 《乒乓世界》2004,(11):2-23
“男单比赛向来是乒乓球项目中竞争最激烈的。世界上水平接近的一流高手都有可能获得冠军.除去实力外,心态甚至是个别突发性因素都有可能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这是刘国梁在中国公开赛长春站比赛时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的原话。9月23日到26举行的日本公开赛成为了刘国梁这一论断的有力论据:世界排名第36的罗马尼亚人克里桑击败了王皓、斯米尔诺夫和波尔之后杀入男单四强;法国人埃洛瓦以4比3将夺冠大热门王励勤淘汰出局。在男单决赛中笑到最后的是小将陈玘。他在决赛中以4比3战胜庄智渊。捍卫了自己“新人王”的宝座,同时也在奥运会男双夺冠后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在男双决赛中。王励勤和阎森以厚积薄发之势击溃了奥运会亚军得主李静和高礼泽。他们的出色表现让众多球迷对这对昔日的黄金搭档再次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9.
去年底,前世界双打冠军吕林随中国乒乓球队进驻正定基地。这是他非常熟悉的地方,几年前,他和王涛、马文革、孔令辉、刘国梁一道,在这里度过了备战42届世乒赛和43届世乒赛的难忘岁月。而这次,他是以教练的身份参加备战曼谷亚运会训练的。总教练蔡振华对记者们介绍...  相似文献   

20.
当柳承敏和金择洙为韩国十六年后重新得到的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欣喜若狂时,王皓和刘国梁悄然离开了赛场。王皓落寞的身影、咬紧牙强忍着泪水、面时突如其来的失败而显得呆滞的表情,让很多人掉下了眼泪。但很快,人们又会被别的比赛所吸引。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可以带给人欢乐与悲伤。但有两个人,在男单决赛结束后的日子里,泪水依然一次次充满眼眶,他们陪着王皓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大坎,默默地和他共同承受着压力。他们在王皓最难熬的时候,说出了最朴实但足以感动天地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