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位教育报记者认为,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中,教学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人颇有同感。按理说,不管当代大学有三个还是四个社会功能,有一个基本事实却至今尚未改变:那就是一个大学的大多数职员在从事教学工作,大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在上课、读书、学习,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是“学生以学为主”,这就是教学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所在,也是学校有别于任何其他单位、文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力图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活动,实现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我们把每年组建新一届“读书会”作为组织基础。由图书馆员、本校教师、知名作家、学者、师范院校大学生构成指导教师队伍,把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践作为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方法。在读书活动中,我们努力做到针对学校实际,实现三个紧密配合;针对学生实际,坚持三个教育;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三种意识;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三个能力;突出学校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认为,无论在乡村、城镇或超大城市,学校都应该是社区的庙堂,实践"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可以粗线条地将至今的世界学校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或形态:1.0的学校,农业社会的学校;2.0的学校,工业社会的学校;3.0的学校,生态社会的学校。1.0的学校1.0的学校是人类农业社会时期的普众教育,着眼于文字的学习,以及承载的传播、交流和应用;其空间基本要求,多是每人有课桌、座位,能够读书写字  相似文献   

4.
试论自学考试教育的教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教育考试形式的基本教育形态。本文认为,自学考试教育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的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科学性、制度性;其形成的基本教育形态,能紧密贴近社会教育实际,适合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提升与发展,在建设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1996年,顾黄初先生在《关于语文教育研究》一文中,将自己多年关于语文教育的思考,概括为三个基本观点: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语文教育必须走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道路。2003年,顾黄初先生以70高龄退休后,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关心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顾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即是他晚年对自己上述三个基本观点重新思考的结果。所谓语文教育“三生观”,  相似文献   

6.
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实施新课改和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读书效益,做到读、用结合,必须关注三个问题:读书要学理论,但更要切合实际;读书有消遣,但更多的是使用;读书为己,但亦利人.只有这样,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曾丹凤 《西藏教育》2023,(10):49-52
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基本形态,也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是新时代新阶段必须直面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两种教育形态的统一,在历史逻辑层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在理论逻辑层面,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方法论要求;在实践逻辑层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需要。高校以“三全”育人为导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为载体,立足“三主”,从介体、客体、媒体、主体四个维度抓好四个关键,即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思政内容的分类融入、管理服务的全面优化和教师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构建全要素育人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形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9.
明代女子教育具有很大的弹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要求不同,受到的教育就各有区别,明人对女子的教育态度也各有不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即:不要求女子读书认字,只要求熟练家事与谨遵基本女德;要求女子读书识字,重视经典的研习,反对学习诗词歌赋;重视女子的才华。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三者关系能够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原始社会基本教育形态,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合一。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诞生推动了教育发展,社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并存局面,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早期的学校只为特权阶层独享,对于劳动阶层来说,所受到的主要教育依然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学校的普及,学校成为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教育的"野蛮生长"也存在诸多弊端,探索未来教育关系和形态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注重家庭教育、消除学校教育"野蛮生长"的弊端、探索新的家校社的协同,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鞠晨曦 《湖南教育》2013,(12):26-27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另一个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在教育中,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是不可能等量齐观的。中小学生学外语,主要目的在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母语教育则不同,在读书识字的同时,了解、领会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而现实的情况是,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都发生了变异。随着试题越来越标准化,解题越来越技巧化,母语教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任何一项教育政策,我们都可以从现象形态、本体形态和政策过程三个维度加以价值分析。把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作为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个基本向度,对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政策进行价值分析,发现该政策有效利用了教育资源,已经呈现出与经济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描述人类学影片《滚拉拉的枪》中的一个片段,借助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析理路,揭示出自然情境下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自然的生活背景,其表现为与自然亲近、与生活融为一体、与行动密切关联;第二,既定的秩序存在,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传统之间三个层面;第三,主体在社会互动中的积极参与。在社会形态和文化模式多元的时代,现代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差别,教育形态和逻辑是复杂多样的。现代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存在限度的。  相似文献   

14.
词序与修辞     
汉语是一种精练的非形态语言,没有繁琐的变位变格等形态变化。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词序和虚词进行组合。意义上相适应的词,有的只能按一定顺序搭配;有的则颠倒排列,仍能构成完整的意义。例如胡愈之为《博览群书》创刊题辞:“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仅仅三个字(词),  相似文献   

15.
石瑛的教育思想及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读书与教育;第二,致力大学教育;第三,重视社会教育;第四,关注小学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透视教师子女的特别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己身为教师,教育学生十多年来.自认为已经基本掌握各类学生的教育之道,不管是自由傲气的富家子弟,还是勤勉好学的贫民学子;也不管是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还是备受宠爱的“皇帝公主”……我都有让其健康成长的招儿。可是,最近我却遇到三位令我备感棘手的教育对象——本校教师子女,尽管教育教师子女已非第一次了,也曾经觉得教师子女有些特别,  相似文献   

17.
促使学习者公民性的成长与成熟是学校公民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公民观的历史形态有德性至上论、民众身份论与自我建构论,三者对公民性的基本理解迥异.公民性是潜藏在人的“公民”称谓背后的一般元素与根本特性,德性、群性与智性是它的基本构成.“三维”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人性塑造、群性养成与共同体生活智慧培养,做人教育、规则教育与做事教育构成了这一公民教育形态的三个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必须“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要求,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情感态度与习惯,主要是喜爱阅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二是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主要是朗读、默读;三是应有起码的读书方法,包括借助图画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中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四是注意积累与背诵。以《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及要求为指针,笔者认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法应从三点抓起。一、要扎实细致地落实读,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历史嬗变对于新时代推动思政学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该问题的理解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起源观为前提。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伴随阶级的产生、发展与消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原发、阶级、本真等三个基本形态以及若干亚形态和过渡形态,其存在根基在从维系生存到指向解放的否定回归中得以确证。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历史嬗变内核本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学生会读课文,教给孩子读书方法;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三是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简言之"教育、教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