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思想世界既涉及庄子其人,也涉及《庄子》其书。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从《庄子》其书看,无论就内在的思想系统抑或外在的历史影响而言,《庄子》都首先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从哲学思想的衍化看,庄子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庄子》一书而实现,尽管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它曾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庄子》一书始终作为庄子的思想符号和哲学载体而内在于并影响着思想史过程。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  相似文献   

2.
《庄子》中的老子形象立体多面:《庄子·内篇》的老子或遁于情实,或宅心仁厚,或备受推崇;《庄子》外、杂篇的老子多为圣贤师.庄子以“撄宁”发展了老子的“无撄人心”.庄子赞同老子又反思老子,使老子成为自己最大的疑问;庄子入于老子又出于老子,创辟了不同于老子的敞明之所.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奔腾》是王蒙继《庄了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后对庄子的第三次解读。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位列《庄子》之首,是庄子奇思妙想的代表篇目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对《逍遥游》一文的分析,揭示庄子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逍遥游,分析庄子文章的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瑰丽、感情奔放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武慧 《文教资料》2011,(28):66-67
先秦诸子最奇特的著作是《庄子》,其思想、文章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其比。但在阅读中,学生对其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那种在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认识还是模糊不清。教授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再次引发了作者解读庄子的兴趣,作者和学生共同阅读《庄子》课内课外的一些篇目,对庄子的形象进行了整理归纳,并从形象中更感性认识了庄子独立的人格,清洁的自由的精神;通过质疑讨论更深刻认识到《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子》描绘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对于女性的塑造,《庄子》具有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庄子》作者对女性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本文试图探讨《庄子》中的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探索《庄子》对这些女性的特殊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7.
庄子行文意蕴丰富,历来解说纷纭。论文通过对庄子《逍遥游》的几家较为通行的注译(如《庄子注译》、《庄子集释》、《庄子补正》、《庄子内篇新释》、《庄子今注今译》、《庄子注疏》、《庄子译诂》等)的比较,试图对其中几处的注译"鲲"、"天池"、"息"、"小知不及大知"、"汤之问棘"、"数数"、"致福"、"宋人与尧"、"大樽"等加以辨析,以求得到更为合理的注译。  相似文献   

8.
中国神话研究起步较晚。王国维把《庄子》书中大量的"故事"与西方的"神话"联系起来,开百年《庄子》神话研究之先声。郎擎霄确认了《庄子》书中神话传说的存在,以此说明《庄子》艺术手法的高超。茅盾看重《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庄子改造利用神话材料为寓言的过程中已经使神话非神话化了。闻一多认为庄子崇信万物有灵,对神话采取了吸收、消融和改造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袁珂对《庄子》神话研究用力颇深。新时期《庄子》神话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寓言研究、神话意象研究、神话思维研究,与《山海经》、屈原的比较研究等几方面。反思《庄子》神话研究,是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逍遥》以鲲化为鹏而“图南”开篇,这与题意及收篇的“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矛盾。自晋郭象《注》到令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释》,都未能对此作出符合庄子原意的令人信服的解说。通过对《逍遥》文本结构的读解,并结合《庄子》全书中关于“游”的思想的考察,提出以下观点:鲲鹏不是“逍遥游”者,不是庄子理想的人格形象,而是庄子要否定对象;蜩、学鸠与斥Yan不是像有些学者认为的是“下土”、“世俗的人”或“侏儒之群”,它们是庄子心目中的“游”者,是庄子肯定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品读庄子     
阅读庄子不仅仅是阅读《庄子》这本书,更是阅读庄子这个人。《庄子》这本书和庄子这个人在不同阅读语境里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品读庄子便是从《庄子》这本书里和庄子这个人当中分化出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庄子》文本中,庄子作为历史人物共出现30次。其中,内篇4次、外篇13次、杂篇12次,是《庄子》一书中仅以正面形象示人的人物。分析《庄子》文本中的庄子形象,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加深对原典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陶慧 《文教资料》2012,(27):11-14
北宋"旷世而不一遇"的文学大家苏轼对《庄子》推崇备至,在文学创作方面,除了诗文深得《庄子》旨趣之外,其词的创作亦受到了《庄子》极深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除了体现在《庄子》对苏词的思想境界与创作观念的间接渗透之外,同时也更为明显的体现于苏词对《庄子》典故及意象的直接化用上。本文拟从苏轼词中所引用的《庄子》典故及意象入手,从这一相对较为直观的方面论述《庄子》对于苏词的内容及艺术境界的影响,并进而分析苏词对于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庄子》者多从其思想理论意义进行阐发,本文认为《庄子》在结构上也是浑然一体自成体系的.文章列举《庄子·内篇》中的三篇进行结构分析,展示出庄文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读《庄子》,人们印象最多的是庄子文章的气势磅礴、纵横恣肆;庄子思想的深邃宏阔、笼盖古今;庄子寓言的想象奇特、寓意深远和庄子风格的嬉笑怒骂、了无拘囿。但思想家的思维总是涉猎广泛的.细读《庄子》,我们不难体悟:庄子还是一个重视教育、讲究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5.
古今以来,庄子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阐释《庄子》一书中的种种哲学命题上,而忽略了对其真实意旨的探讨。清人王先谦在《庄子集解序》和《庄子集释序》中,集中讨论了庄子创作的主观意图,对研究《庄子》中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丛书"首发之作,在史实极为模糊稀少的条件下,充分挖掘《庄子》文本内藏和庄子的生平隐迹,由史事而向文学审美描述曼衍,在极大近似的程度上以文化散文的笔法,踵事增华,立论不失史据,行文追求形象,探索《庄子》文本深义和梳理庄学精要,展现了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庄子形象,显示了庄子作为旷世文化哲人、市井布衣、天才士子、语言大师和浪漫诗人的鲜明特征。在全书的篇章结构上,以折扇展开的方式上编制章节,条分缕析,环节紧扣,把庄子的生平与著述、评说与影响,索引钩沉,有机地统合在一卷之中。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于《庄子》文章的第一印象主要是“奇”,历代评点中也多次指出《庄子》文章甚“奇”,造此奇境,盖有三端:一是《庄子》奇于取象譬喻、制名寓意,通过改铸外物来营造兴象、显现心灵,虚实运化地建构了一个异常丰富的奇幻世界;二是《庄子》善体物情、锻炼技巧,曲譬广喻地摹画了一个异于现实的物象世界;三是《庄子》剽剥儒术、戏薄圣贤的奇异思想与风格雅正的儒家典籍迥异,故古今儒士每每称奇,其于《老子》《列子》亦有超越之处。总之,《庄子》文章之奇、技法之奇、思想之奇,皆因庄子知识广博、个性好奇、观察细致、思考深入,从而使得《庄子》文章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形成了一种新奇的文风与意境。《庄子》文章之奇境,对后世影响甚深。  相似文献   

18.
逍遥之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动人心魄的诗章,而其中又分明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哲学的《庄子》和学的《庄子》,都是将《庄子》当做介绍对象时必须涉及的内容。庄子首先是思想家,《庄子》的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思  相似文献   

19.
《庄子》首篇为《逍遥游》,此篇主旨历来解释纷纭,本文试图从文中描写的隐士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并联系庄子的隐居生活来体察庄子著作此文的真实寓意。  相似文献   

20.
王运生先生长期研究《庄子》,颇有心得,成果甚丰。近年来在本学报陆续发表研究论文,以其独特形式、新颖思想,引起学术界注意。年前,王先生在线装书局协作下将在本刊所发表的论文集纳成书,线装出版,定名为《庄子明辨》。下面转载的是《中国图书评论》上的一篇对《庄子明辨》的评介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