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虽然不是翻译人员,但对翻译具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笔者首次系统归纳和探讨毛泽东对翻译的理念以及对我国翻译工作的巨大贡献。毛泽东信任、尊重、关心、保护、体谅并严格要求翻译工作者,且高度重视翻译教育;理解并重视翻译工作,对翻译意义、翻译态度、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语言和译场组织等有比较独到的认识。毛泽东的翻译理念对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外交事业和翻译事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翻译科是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清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翻译科开始于雍正年间,但雍正年间只有翻译童试、翻译乡试,乾隆年间才开始有翻译会试。嘉庆之后翻译乡会试才正常化。翻译科分满洲翻译、蒙古翻译、宗室翻译,其中以满洲翻译为主。满洲、蒙古、汉军均可参加满洲翻译考试,而只有蒙古人才允许参加蒙古翻译考试。嘉庆之后,宗室翻译停止举行。道光之后,蒙古翻译停止举行,仅有满洲翻译。  相似文献   

3.
季羡林先生的翻译思想独到精辟,是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翻译文化观、翻译危机观、翻译理论观、文学翻译观、翻译人才观和翻译生态观6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这6个方面构成了季羡林翻译思想的宏观框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之争不断,而传统的翻译教材过分侧重技巧的教学,忽视理论的介绍。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翻译教学、翻译作品的评价三个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对翻译与价值关系进行“求善”的说明与建构。翻译研究的现实形态是建基于翻译事实之“求真”,且在“求真”过程中获得翻译价值之“求善”的互释:翻译事实与翻译价值是彼此关联的。前者是指“翻译是什么”的内在规定,后者是指“翻译意味着什么”与“翻译应当成为什么”的价值意义。以求善为视域,翻译价值既要求“翻译是什么”服务于“翻译意味着什么”与“翻译应当成为什么”,从而关乎价值本体论之域;又兼涉翻译评价与翻译规范,从而渗入了翻译合法性、规范性与伦理性的哲学思考。作为广义的翻译价值论,它是对翻译合法性、规范性与伦理性的哲学思考,由翻译价值、评价、规范共同组成一种求善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异化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其被采用所产生的翻译文本中有可能会出现翻译腔、翻译症和翻译体,许多学者都把这三者等同,相互解释替代。文章主要将三者在异化翻译中与翻译文本结合紧密度以及读者的接受度进行区分,以厘清三者的微小差异,更好地认识异化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要想做好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翻译者除了要精通外语,还必须对翻译目的、对象、标准、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明确目的、对象和翻译标准,建立有效机制,提倡钻研文博翻译理论,鼓励从事翻译实践,才能获得翻译的最佳近似度,高质量地完成文博翻译工作,真正达到交流沟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专业教学作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应当区别于传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翻译能力不仅包括译者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包括实际翻译工作对译者提出的其他要求: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翻译软件操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翻译工作坊实验室,依靠翻译软件平台,可提供真实的翻译环境,由此可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教学方面多有建树。本文在总结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弗米尔、诺德对翻译教学相关论述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翻译教学现状、不足以及该派理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目的当然也会影响翻译过程,决定翻译策略。广告翻译应在目的论的指引下,更加明确翻译本质和翻译目的,结合特定国家的特色习俗、价值观、社会背景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广告目的语在内容上的忠实性、形式上的吸引性和文化情感上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从目的论视角谈英汉电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邱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27-129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翻译观、翻译理论及其翻译策略的剖析,分析了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质,即为:借以翻译为由,旨在颠覆男权社会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从而改变了翻译的本质属性,偏离了翻译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家霞  王丽丽 《现代英语》2023,(17):123-126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翻译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寻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以翻译伦理学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让翻译回归伦理和道德、促进翻译行业良性循环发展,是目前计算机辅助翻译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就翻译伦理学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了简要讨论,总结了目前几种翻译伦理模式,呼吁翻译工作者以翻译伦理学指导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以期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舒娟  梁燕 《海外英语》2013,(7X):135-136
影视字幕翻译作为翻译众多领域中的一种,其影片片名的恰到翻译将会反映出该影片的主题、大致内容情节等,并且对于吸引观众的眼球,促进影片的宣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影片片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体现出相应的翻译功能及翻译特征。该文将以经典影片The Fugitive为例,来探讨该影片片名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体现的翻译功能以及翻译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翻译的"目的论"为依据,从文学翻译、时政翻译、应用翻译三个方面,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探讨,证明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周永华 《考试周刊》2007,(40):43-45
我们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概念,但有不少人往往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本文将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针对目前我国翻译现状,提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设想和原则。即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被动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积极翻译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遵循真实原则、交际原则、透明原则和充分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出发,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单位,认为翻译单位呈动态性,是译者对源语所进行的切分,通常以是以词、词组、短语或句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案例测试对比分析两组大学生的汉译英错误,考察了学生自主应用信息化翻译工具完成翻译任务的实际能力。结合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发现大学生在应用信息化翻译工具的过程中存在语言基本功、深度搜索能力、信息化翻译工具知识等3方面不足。高校翻译教学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投入,有效培养普通大学生的信息化翻译工具应用能力,以满足当代社会翻译实践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