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乱与分裂是魏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面对社会的动荡、政治的腐败,大量士人莫名其妙被卷入党争、惨遭杀戮的黑暗残酷现实,魏晋士人对自身的命运很是无奈与无助,于是,任情、任性、及时享乐的思想极为流行。分裂与动荡使整个社会丧失了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两汉以来经学的束缚也大大减弱,使魏晋士人获得了思想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解放,他们崇尚自然,寄情山水,言行之中展现出率真自然、潇洒放旷的内在人格,形成魏晋所特有的时代风流。  相似文献   

2.
由于同处于战乱频发的动荡时期,人的生命与精神理想面对残酷现实的考验,庄子哲学对魏晋士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崇尚自然、任性贵生的品格得到魏晋士人们的认可,因此庄子的自由观使得魏晋士人从功名利中退脱出来,转而关注一己之生命和精神需求,形成独特的文人状态和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3.
刘汉生 《天中学刊》2004,19(1):75-76
魏晋时期社会长期动荡,释道两家思想盛行天下。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思维空前活跃,传统礼教受到了严重冲击,出现了以玄言、清谈为特色的魏晋风流。“啸”就是魏晋风流及魏晋士人心态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4.
老庄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对魏晋士人的思想、言行、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晋士人将老庄的哲学融入自己的人生当中,对自由、生命、自然有了自己的解释。《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体现了当时士大夫在老庄思想影响下的整个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魏晋士人之"啸",是魏晋风流的一种行为符号,也是一段难以逾越的生命高度。试图从魏晋士人习尚的文化角度、魏晋士人特有的对自然的热烈追求与向往及其"啸"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探究之,以窥视魏晋士人风情。  相似文献   

6.
魏晋士人之"啸",是魏晋风流的一种行为符号,也是一段难以逾越的生命高度。试图从魏晋士人习尚的文化角度、魏晋士人特有的对自然的热烈追求与向往及其"啸"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探究之,以窥视魏晋士人风情。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政治上分裂动荡,官学式微,儒、道、佛、玄的并存,促进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异性发展和多元化,学术思想比较活跃。这为魏晋时期的私学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形成了魏晋时期私学繁荣昌盛的局面。魏晋的私学又不同于先秦的私学,具有很多极具历史意义的特点,它承担起了传承、创新思想文化的历史重任,对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朝文学自觉性成因繁复,不可枚举,然挈其主者,则有社会动荡,思想解放,文人学士弃道缘情;庄园、南方经济的发展培育士人清客并为其从文提供物质保障;曹魏等任人准则与各朝君王崇文助推文的自觉;玄佛思想的兴盛则为文学自觉性发展奠定了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仰俯"话语结构承载着的宇宙自然观的文化蕴涵及其对魏晋士人审美精神的影响。"仰俯"的审美视角是经学衰落、意识形态、士人思想观念、文学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彰显了魏晋士人对宇宙自然和现实的体味与感悟,体现了魏晋士人的审美精神和宇宙空间感。  相似文献   

10.
“魏晋风度”是鲁迅在对魏晋时期的历史和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后.对当时士人阶层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的准确概括。魏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时期,连年战乱,国家分裂,礼乐崩坏,造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在玄学的推动下,老庄之轻人事、重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嵌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进而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玄、远、法、虚的人格类型和生活情趣。魏晋士大夫们或徜徉山水.逍遥自娱;或抛弃礼法,放浪形骸.构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异景观。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鲁迅是与魏晋风度关系最为密切、受其影响最深的一个,在他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打上了魏晋风度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所记录的“魏晋风度”,展现了魏晋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和自我价值的心路历程。魏晋士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言行举止,是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思想制约的反抗,是对庄子自然人性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魏晋风度及其个性解放思想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深刻的文化心理原因,具有先进的文化传承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执著与超越本来是两种具有一定矛盾性的精神气质。一般而言,执著者往往难于超越,而超越者往往不会执著,但魏晋士人却把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就了他们高度的人格之美。在一个社会动荡,道德解体的时代里,魏晋士人们的这种高度的人格之美让他们身上散发出德性的光辉,也让他们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如果中华民族想要重塑自身优美的精神气质,那么魏晋士人所具有的执著与超越相融合的人格之美也不乏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且颇具风采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玄学盛行,崇尚精神解放,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形成了魏晋士人独有的哲学、自由的美学精神,形成了魏晋士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自然”人格。理想人格的确立,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既是一个时代问题,也是一个世代问题。研究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不仅要着眼于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也要探源逐流,研究两汉时期的历史状况。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两汉时期,尤其是儒学取得至尊地位以后,士人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浸染,志行高洁,少有违礼纵情的。但由于两汉政治局势的混乱,儒学一度低迷,士人的思想极端混乱,这为魏晋士人的自我认同埋下了祸根。同时,由于魏晋的政局更加无序,尤其是统治者对名教的破坏,使得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魏晋士人的心态问题是目前学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可以说是常谈而常新。对于这一问题,普遍认为,魏晋时代是“人”的觉醒时期,魏晋名士素来也以颠覆传统而著称于世。诚然,相较于前代士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而言,我们很难说魏晋士人是完全承袭了前人的生命意识和哲学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士人此种心态的形成并不是朝夕所致,亦非一两位士人所鲜有,它体现地是一个时代在社会心理层面的群体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魏晋文学中的山水之文也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彰明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山东士人在政治思想与实践中,继承齐鲁文化的民本仁政思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创新齐鲁文化的政治理论,使齐鲁文化不断吸收玄学、佛教等政治思想,进而推进齐鲁政治文化的实践。魏晋政治表明:齐鲁文化的民本仁政思想对稳定政治统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行政如果缺失了民本仁政则不利于长治久安。同时,秉承齐鲁文化的山东士人在北方十六国时期还起着保存和传播儒家文化、促进少数民汉化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遗闻轶事的小说,全书不仅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通过魏晋士人对生命的认识、返归自然的生存理想和对“才学”与“德操”的价值追求,体现着魏晋士人明显的伤世情怀。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的思想深深打上了“魏晋灵魂”的烙印,在魏晋士人身上,章太炎找到了精神的链接点,魏晋狂人的士风、魏晋犀利明快攻守有余的文风以及魏晋“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让章太炎在传承中构建了新的精神信仰,从而推动了章太炎一生所执着的民主主义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20.
士风是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学术变迁的历史投影。魏晋是士风变化剧烈的历史时期。从政治文化说,魏晋承袭汉代而来。魏晋经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化直接影响时代的学术变迁,而时代的学术变迁直接影响一代学术风气和士人价值选择,因此在观念上又深刻影响了一代士人的人生态度、人格精神和立身行事的基本作风,从而成为影响一代士风形成、变化的主要时代动因。然而,发端于汉末的士林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魏晋士人思想、观念、行为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而主体意识与集团依附意识的错综交织、儒家思想与玄释思想的错综交织,又使得魏晋士人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过程显得异常复杂而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