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汉字,是人类社会文字史上的奇峰,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基和中华民族的魂魄。它不仅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地镂刻在龟甲兽骨上,铸造在青铜器皿上,雕琢在鼓形石器上,而且也写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写进每个中国人的心灵里。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其中窥视到古代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这里我就选择几个汉字试做浅略的分析:1、孝:"土"中一人,"子"在下。字中表达出一个意思:为养子孙终日在土地上耕耘劳作之人,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如果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汉字的作用主要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说:在历史上,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团结作用;现实中,汉字能不断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能适应信息化,并且在汉文化圈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同时,随着汉语在全球走红,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惜春  覃仕维 《教师》2013,(31):114-115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出自《周易·贲卦·彖辞》,原文是这样的:"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教化天下苍生,引申来说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括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汉语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他还曾说:人文精神体现在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中,体现在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素养"一词的解释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一种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每一个字又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中华民族绵延悠长的历史、灿烂辉煌的文化,都在汉字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第二条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教学建议中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  相似文献   

5.
从哲学上看,"三生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性教育,是让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人生教育,是通过关爱人的生命成长、激发生命价值从而惠及社会良性发展的教育,也是人才和人格形成的生命动力之基础教育。"三生教育"的深层底蕴,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命理性、生存理性、生活理性中去,这样就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共人本主义哲学精神结合进来,即通过"每个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而实现"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人本价值精神。"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孝"的基本涵义包括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和爱护自己四个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孝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被现代人所忽视,人们在"孝"观念与行为上存在着不能供养父母、不能体谅和尊敬父母、自伤甚至自杀等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的主导性作用、大众传媒的引导性作用和法律的规范性作用来传承优秀孝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谈及汉字,怕是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但要真展开说来,想必就是语言文字类的博士都未必敢拍胸脯。作为泱泱古国、文明之邦的中国文化的栽体,汉字的重要性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味不言而喻。有关汉字的记忆也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盛行的时代。打开电视机.相亲、选秀等综艺类娱乐节目早已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所呈现出的媚俗和同质化倾向也已令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在综合许多国家的译释和教育家们的理解后,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为从事社会生活做准备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的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汉字最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  相似文献   

10.
黄明珍 《考试周刊》2011,(47):52-53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汉字是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如此神奇的汉字在我们的词语教学中却常常成为学生识记生字的枷锁,学生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我常常有这样一种困惑:学生拥有了大量的词语,但在运用时却常常忘却了词语的存在,为什么会这样?我在不断地反思:如何有效地组织词语教学?挥洒师生的智慧,润泽词语教学,正是亟待我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后,儒学、汉字、中医,先后不同程度地受到非议与打击。废弃孔家店,是清朝在没有看清世界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匆忙作出的偏颇决定。这一偏颇、激进、狭隘的重物学、鄙人学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重要一支一直发展下去,甚至达到了意识形态化的极端地步,导致人文学领域遭受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空前绝后的重大灾难。学分自然学和人文学,在自然学领域改革传统教育,全面向西方学习是应该的;但在人文学领域,既要向西方学习,也要继承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学问。盲目否定自身的人文学传统,是自断臂膀、自残大脑的低级愚蠢行为,不符合对人文学的确当认识。"科教兴国",只能是狭义上的兴国,不能代替文化上的传承和创新。只有在文化上既传承且创新,才能真正既走得稳又走得远。人是人,人不是物,人文学是人的思维,在人文学领域失去"人的思维"这一根本,只能成为无头无脑的"莽汉",洋务运动的失败即为前例。只有人文学这一根本重新确立起来,中华民族"拨乱反正,步入正轨"这一时代性的任务,方能算实现和完成。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就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文字,汉字的形成和演绎过程融人了华夏儿女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字字像鲜花一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灵。”著名语言学家唐汉先生也曾这样论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灵气与活力显而易见,它与数理化学科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它的"灵"与"活"。语文教学应该是流动的,应该是灵活的。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汉字都贮存着丰富的信息。汉字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具有象形表意功能的语言符号,字形繁多,形体独特,笔画多样,变化纷呈,视觉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母语学习的环境,生活中有丰富的汉字资源。引导孩子通过多渠道认字,一方面可以巩固生字,扩大学生识字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昭示着"亲友团聚""辞旧迎新"。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良好契机。节日仪式感本身就是对生活的重视,它能赋...  相似文献   

17.
刘国军 《辽宁教育》2014,(11):22-25
汉字属于"符号系统",因而具有文化性。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汉字教学"平面化""功利化",严重忽视了汉字的文化教育价值。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汉字的文化教育价值,并在教学中通过对汉字使用功能的体现达成对汉字文化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即:通过汉字的符号功能,体现对孩子语文思想的冶化作用;通过汉字的言语功能,体现对孩子口语交际的推进作用;通过汉字的文章功能,体现对孩子书面理解的辅助作用;通过汉字的社会功能,体现对孩子意识形态的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岳瀚 《文学教育(上)》2013,(21):153-155
作为西方文明和思想的发源地,千百年来,欧洲诞生了众多享誉世界、影响至今的思想家、哲学家,久而久之,使欧洲大陆沉浸在一片哲学氛围中,每个人都具有了一种"哲人精神",因此,欧洲也成为种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这一客观事实反映在电影上,是电影创作与社会思潮的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文化瑰宝。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石。笔者根据汉字的"六书"造字规律,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列举了再现古文、会意辨析、形声归类、回归生活等适应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虽"教无定法",但却"教有良法",识字教学也同样关键在于"得法"。  相似文献   

20.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表意文字,其承载的文化蕴涵是毋庸置疑的。汉字的创造,就是客观世界的物质、社会内容与人们的主观思维认知相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在汉字中直接或间接地融入造字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而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可能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这自然就使汉字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化石”和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