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85):80-81
<正>一、背景分析"倍"是小学数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都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扩展。本单元内容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修订后教材把倍的知识后移,集中放在三年级上册,它不再受所学乘、除知识的限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内容也更具逻辑性。本节课的关键是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数",通过迁移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笔者对我校中药专业90、91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珠算掌握情况的调查。以90年级中药士专业156名学生为例,不会用算盘计算一位数加、减、乘、除的分别为:10.90%、25.64%、44.87%、74.36%,不会用算盘计算二位数的加、减、乘、除的分别为:7.05%、  相似文献   

3.
在四则运算里,学生最难理解的是除法。以"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分析教材,结合学情给出了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为三年级上册即将要学习的带余除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源——水》是新课标下《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内容。这单元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了解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征。因为学生对水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远远不够,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及一些大数后,设计了这节课的内容。一是使学生对有关“水”的知识加深拓展认识;二是让学生了解大数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用数学验证科学知识;三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本节内容适合五六年级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5.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曾经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导读]《生命之源——水》是新课标下《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内容。这单元内容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了解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征。因为学生对水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远远不够,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及一些大数后,设计了这节课的内容。一是使学生对有关“水”的知识加深拓展认识;二是让学生了解大数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用数学验证科学知识;三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本节内容适合五六年级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有一部分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中《乘法》与《除法》这两个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之后的继续学习,显然,学生对于如何用竖式进行笔算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和认识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64~66页。教学目标1.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通过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并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为此,导入新课部分,我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两个问题:(1)你知道百分数吗?(2)你在哪里看到过百分数?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回答,例举了许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这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二、因势利导,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1.教学例题,引导学生思考:(1)你能算出每个年级三好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你能比较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所占的比率大?怎样比较容易?通过比较看出六年级三好学生占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7耀78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师:同学们在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互相交流一下。(学生交流略)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可真不少,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百分数吗?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内容】百分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了解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学生在经历整理、分析数据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初步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感悟百分数的统计意义,逐步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数学教材将"商不变的规律"正式编在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以期在提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乘除法技能的基础上,探索发现乘、除运算中所包含的"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初步应用所学规律解决一些计算问题,感受及体验规律学习的实际价值。但谈到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教学素材时(如图1),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2页。【教学目标】1.理解"乘减"运算的意义,掌握"乘减"计算的方法。2.沟通"乘减"与"乘加"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抽象性、概括性。3.让学生在经历用"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减"的意义;运用  相似文献   

14.
知"1"用乘求"1"用除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教材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这类题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容易因分析失误而错解。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总结出一句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口诀。应用这个口诀让学生解答这类问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这类题型的准确率,效果十分显著。这个口诀就是:知"1"用乘、求"1"用除。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九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数感。3.让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生君 《教师》2013,(27):115-11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统编教材的要求,小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下半学期,就开始正式地学习应用题了,并且要求不低,强调学生学会思考、能审题、会分析,在列式计算时还要正确地口答。低年级结合数的运算,逐步出现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并编排了"求总和"和"求剩余"两大类应用题,这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应用题及结构,初步掌握分析解题的方法。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必须有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了图文应用题的基础,就可以出现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这时可以给学生提出"应用题""已知条件""问题"等术语,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运算的意义总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起点还原""知识梳理""巩固应用"的复习过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及关系把握。2.随着复习活动的逐步展开,帮助学生积累梳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属于"用数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2至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加、乘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第一次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的"倍的认识"以及"用倍解决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百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比的意义,能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了丰富的与数和运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方面,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比等知...  相似文献   

20.
一、课前的开发与反思1.开发前:百分数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数,教材中对这节课的编排是:首先用“某小学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17100;五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230”这两句话,要求学生比较哪个年级三好学生所占的比率大。直接比较有困难,而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方便了。2.开发后:因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又是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数,在备课时做如下开发:(1)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百分数,如,衣服标签、牛奶盒、酒盒等,并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有关成分都使用百分数,而不用其他分数?(2)把握实质:学生比较相同数字的区别:男生有2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将下列分母是100的分数分类,本班男生占14050,一根电线长19080千米,去年我国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1020,小钟比小李多12000元。让学生比较归纳出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的用途与写法。3.反思: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将学术形态下的数学转化成数学形态下的数学,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与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将其形成理论加以开发。(1)想学生所想。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了解学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是否储备了新课学习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