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庄子喜欢谈死亡.这一点与孔子不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问题就这样回避了。而庄子的逻辑.懂得死,生就不成问题。读他的《大宗师》了解他的生死观:把困扰一切生命的痛苦——生死.定义如昼夜更替.不必好昼恶夜.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其实庄子和儒家一样同属自然主义的态度,但从根本上说.儒家文化关怀人的现世生活——“乐天知死”。  相似文献   

2.
听说父亲的一个同事得肝癌去世了,几个月前我还见到过那个人。生命真是无常,几个月后,人就没了,有死必有生。生命真如昙花一现?或如冰雪消融……——题记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从自然法则来讲,人与一切生物一样,都要经历由生到死的全过程。但是,人类社会一经产生,人就具有了与其它动物完全不同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有多方面的表现,在民俗传承中分阶段地标志出来。人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生活仪礼,这在民俗学上叫做人生仪礼或通过仪礼。人生仪礼一般以年龄进程计算,但重大仪礼只在人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它似乎成为文学创作者始终都无法割舍的情结.一向以温情写作的迟子建也在她的创作中执著于对死亡的抒写,在一种深沉的基调中她以独树一帜的特有视角进行温暖的人性言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这一主题.在这种言说中她实现了对生命的超越以及反观,完成了一次向死而生的完美旅程.  相似文献   

6.
甜蜜的负荷     
《初中生之友》2011,(1):86-86
你笑吧!有时候.我也会嘲笑自己。当你有了一颗自己生的宝贝蛋.一切就不一样了.再怎么蠢的事.都会做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7.
凤凰更生歌   鸡 鸣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凤便是火。    翱翔 !翱翔 !   欢唱 !欢唱 !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  相似文献   

8.
每次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毫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它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李岚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看一个人是否是大师.先看他是怎么死的”,这个说法乍一看,似乎是一种调侃。死是每个个体的选择,充满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就凭一个死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吗?然而再仔细一揣摩,这里颇有意味。生与死,是人的两极。人来到这世上.最初是被动的.所以人们就希望对死能自我把握。那些天才、精英、大师等主动选择它.肯定是经过了严肃的思考的,那么这时的“死”也就是另一种生了。  相似文献   

10.
    
死是谜。有人把生也看作一个谜。许多人希望知道生,更甚于愿意知道死。而我则不然。我常常想了解死,却没有一次对于生起过疑惑。世间有不少的人喜欢拿“生是什么”、“为什么生”的问题折磨自己,结果总是得不到解答而悒郁地死去。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存在主义的观点是人的存在就是意志的存在。关于死,萨特认为那些因为不能改变的看法和行为而烦恼不安的人就是活死人。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主人公萨拉与查尔斯生的存在表现为超越传统,绝对执行了自己的意志。他们死的存在表现为肉体存在,但形象扭曲,精神瘫痪,虽生犹死。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电脑》2008,(6):49-54
一、人生价值 1,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泰戈尔说:人应“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是一本书.一本写给自己.也写给别人看的书。人生又是一次旅行.当有追求。  相似文献   

13.
张海迪 《课外阅读》2009,(17):36-37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小时候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在医院里看到过,我见过和自己同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那时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因为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怕了。  相似文献   

14.
“人若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选自《圣经》)弗洛姆认为:同19世纪相比,20世纪的西方社会虽然在物质上更为繁荣,但人却陷入了困境。如果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那么20世纪的问题则是人死了,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一切价值。弗洛姆的认真研究,将为化解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新旧价值冲突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在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会有那么一种需要是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他们总是会希望自己是一切生物的发现者、主宰者,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个世界.高效率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效仿能力,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头脑去探索的.  相似文献   

16.
玩得开心点     
叶轻驰 《师道》2012,(1):13-13
年轻时.我曾以为自己是个自由主义者.对什么都能报着宽容的态度。但这一切,在生了女儿后,便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课文《桥》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课文生动感人,多处巧用比喻。比喻在“桥”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爱心泛化”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人广泛地关心热爱一切事物的心理现象。从美学角度说,它又是一种人类审美享受的心理需要。人不但要关爱自己也要关爱别人、关爱自然一切生物,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和谐发展。关爱自己、关爱别人、关爱自然一切生物,既是人类的审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5,(5):58-59
一个人带着他的狗在路上边走边欣赏风景,突然.他想起来自己已经死了,他记得他死了.而且狗也死了几年了。他不知道这条路会把他们带到哪里。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请大家围绕小说中塑造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老师.课文最后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孔乙已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