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说杨道柳     
人们总是习惯将杨柳放在一起谈论。其实杨柳属于不同的树种。柳树一般长在河边,枝条低垂,叶子像小刀;杨树则枝条向上生长,叶子较宽。传说隋炀帝下令在堤岸上多种垂柳,他姓杨,就赏赐垂柳和他同姓,名为“杨柳”。但此说无据可考,因为早在先秦的《诗经》中就有了“杨柳依依”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林纾在《春觉斋论画》中说,那些绘画大师“多在人不经意处格外经意”。其实,文学亦然。像“称呼语”,人们往往不经意,但文坛高手们却格外着意,使之在作品中发挥出独特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4.
又要考试了!每次到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四肢无力,脑袋像糨糊,而且越到后面越没心思看书;平时不怎么喜欢的电视剧、闲书,现在倒看得欲罢不能……老师说这叫“拖延症”,妈妈说我“磨洋工”。其实我也想赶快集中精神复习起来,一鼓作气考掉啊!可我怎么就是忍不住想“一拖再拖”呢?  相似文献   

5.
又要考试了!每次到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四肢无力,脑袋像糨糊,而且越到后面越没心思看书;平时不怎么喜欢的电视剧、闲书,现在倒看得欲罢不能……老师说这叫“拖延症”,妈妈说我“磨洋工”。其实我也想赶快集中精神复习起来,一鼓作气考掉啊!可我怎么就是忍不住想“一拖再拖”呢?  相似文献   

6.
听“老板”说他要去外地参加一个座谈会,临走时把班里的事务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同学们表面上一脸的严肃,像是依依不舍,其实个个都是严在脸上,乐在心里。“老虎不在家,猴子成大王”,我们就像没了紧箍咒的孙悟空,还是看看我们的表现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二”是“二百五”的简称,通俗说就是傻蛋。比如有人在大街上被狗咬了一口,于是勃然大怒,张开嘴跟狗咬作一团,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这人真二!”这个说法中的“二”并无深意,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二”也是可以“二”出境界的——  相似文献   

8.
林森  杨松 《教师博览》2008,(3):56-57
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至今流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过人们对此话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学而时习”当然是指学习新东西之后的反复练习.“不亦说乎”则是指学到了新知识的愉悦和高兴。其实,如果就这句话所隐含的学习机理来看,还应当对“时习之”中的“时”做出解释,即这个“时”的长度是多少。“时习之”的“时”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轻声词趣谈     
汉语以其特有的声调系统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独具魅力,这其中有声调的一种特殊音变一轻声的一份功劳。老外说汉语,大都听起来生硬艰涩,主要原因在声调上。以轻声为侧,造这样一个句子——“先生,您的孩子真漂亮”,其中“生”“的”“子”“亮”都读轻声,老外可能正相反,都读成重音,由衷的称赞听起来好像滑稽的调侃。让人忍俊不禁。人们给孩子起名喜用叠字,如“乐乐、瑞瑞、贝贝、笑笑”,正是得益于后一个字读轻声的美好动听。由此可见,轻声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0.
张萌 《八小时以外》2014,(9):102-107
在这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时代里,仿佛最不缺少的就是个性,但其实我们恰恰生活在一个最没有个性的“个性”时代。从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一样,大众传播媒介空前繁荣,每个人的生活被裹挟其中,看似选择很多却没得选择。  相似文献   

11.
《管子·权修》云:“终生之计,莫如树人。”“百年树人,着力于根”。人生就像一棵树,有根方可成栋梁。这个“根”便是教育,而养成教育正是这个“根系”中最发达也最重要的部分。有道是先做人再做事,先成人后成才。一个人要自立于世间,凭的就是这个“根”。  相似文献   

12.
杨启亮 《江苏教育》2006,(2B):10-10
“有育人智慧.含爱生情怀”.说的是教育的情智: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说的是情智的教育。两种情与智交融起来。就生成了北京东路小学实践素质教育的主题:“让情智的阳光充盈师生的心灵。”这个诗意的主题。主张以情感引领智慧,还主张以“师”的情智引领“生”的情智,追求完整性的情智“共生”。这里的“共生”,就体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3.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以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14.
启蒙的现代主义把上帝拉下宝座,提出“上帝死了”,把人构造成至高无上的主体。后现代主义批判这种“人”的主体性,更进一步宣称“人之死”,人们在不停地寻找人的意义,生命的主宰和本质。  相似文献   

15.
半“生”不遂可悲可叹——浅谈孔乙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但是,在仔细研究这些内容的同时,笔者又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正可谓是半“生”不遂,让人可悲可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姓名让人半懂不懂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他的姓名来源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他作为在封建社会熟读《四书《》五经》的知识分子,却连一个像样的、好听的名字都没有,说明他社会地位低下,是个有姓无名的人。作者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他的名字,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这个人物迂腐可…  相似文献   

16.
胡泳 《学习之友》2012,(10):20-23
关于“说话”的“话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说”。在中国,尤其难说。  相似文献   

17.
“无瑕”和“无暇”这对小兄弟啊,让朋朋同学特别头疼!怎么啦,老是弄混呗!也难怪,它们长得太像啦! 先说大哥“无瑕”。大家可要记住“瑕”字引以为豪的“王”字旁。在字典里,“瑕”字解释为“玉面上的斑点”。所以大家一写到它的“王”字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玉”字少了一点,不就正是一块无瑕的美玉吗?  相似文献   

18.
裴志平 《湖南教育》2005,(24):19-19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就要明白语言“表”的什么“情”,“达”的什么“意”。“情”不知,“意”不明,便不能很好理解和运用这个工具。要讲出“情意”,当然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教学情感。  相似文献   

19.
街头常可见“录相厅”、“录像厅”的招牌,细心的同学也许要问啦;到底是“录相”还是“录像”?如果这里的“相”与“像”能互换,那么“照相”不就是“照像”了?其实,“照相”的“相”与“录像”的“像”是不能互换的,至少,目前不能。  相似文献   

20.
一、宜“活”不宜“死”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点出了课堂教学的要害。那么怎样才能“活”化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