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不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义更加重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差强人意。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属性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从而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活动日益流行,而旅游开发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现代旅游活动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同时也对其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在介绍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辨证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必将对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图书馆学逻辑体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内在统一性。理论图书馆学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决定了图书馆传承人类历史文明的责任。应用图书馆学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具有工具性价值。图书馆学在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得以拓展、延伸,丰富了图书馆学知识内涵,引发了关于图书馆职能新的诠释,促进了图书馆学应用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中国影视剧的繁荣,带来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新一轮的发掘和利用,促进了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和保护,使影视剧拍摄场景的选择利用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互补功用,是摆在影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欧洲文化遗产多元保护的理念、内涵及方法等方面,对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进行解读。认为其中的从单一到多元、从物质到非物质、从保护到再利用、入手法制到公众参与以及从对历史遗迹保护到对历史环境保护、从保护历史留存到价值再现的种种经验,将对指导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汉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历史维度很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对武汉市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思考,将城市规划,旅游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加强武汉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整体提升武汉市城市建设和都市旅游。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人的主观意愿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人的主观意愿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在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人类社会不同的主流意愿,导致了文化遗产的损毁与保存。通过我国历史上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典型事例的分析,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成败的关键是人的思想,提出尚处城市化初期或加速阶段的国家,要借鉴外国(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法律,完善本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法律体系,以制止文化遗产的损毁。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6,(3):80-85
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引入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将促进旅游相关人员对文化遗产价值和作用的了解,树立和加强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结合历史和时代文化精神推进文化遗产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文章以兴安灵渠文化遗产为例,探讨了创意旅游视角下灵渠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主题和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宁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的7个问题,提出了宁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战略新思路及若干对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根据民族文化的信息特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及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修复和再现,还原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文化形态,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古城遗址、古寺建筑和出土文物,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旨在重点介绍张掖古城的形成与发展,以突出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够的现状,提出开发与保护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如何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核心环节。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古城为例,调查分析当地居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感知及参与行动的意向,结果表明:澳门居民对文化遗产有较强的感知,重视文化遗产的非物质价值,但是对参与保护的行动并不强烈;公众期待澳门政府在旅游、博彩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古城文化遗产宣传、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多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认识和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活动范围及价值,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健全保护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及科学研究,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世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分析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工...  相似文献   

15.
砚台在文房四宝当中历史最为悠久,歙砚作为徽文化的代表,其发展备受关注.伴随着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歙砚制作技艺在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基础上,歙砚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其在近现代的发展史是文章梳理的重点,在掌握历史的前提下才能为歙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哈尼语言就是其重要民族文化遗产,是哈尼族进行思维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本文从哈尼语文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困难和未来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探讨哈尼语文与哈尼文化的发展关系。同时,呼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忻州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传习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传承人在减少,而且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基于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针对性地从保护规划、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对策,从而为深入、科学地开展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形态,让人们见证了历史,得到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针对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濒危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明确,指出宿迁地区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的意见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文化活动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诸多问题,很多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当下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渗透到生活和教育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加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些与智力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有关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呼吁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法律的保护,尤其是对其智力产权的保护。国际社会关注对民俗进行智力产权保护的可能性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它实际上正是世界被西方裹挟进入全球现代社会的整个历史之产物,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智力产权的保护这一想法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现代社会的无形文化“财产”。如此,再来考虑如何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智力产权维度的保护才可能做到心里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