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是自为的,不是自在的。如果重视人与物的形式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就会以形式逻辑认识问题,把认识和实践的指向性作为标准划分主客体,笼统地把作为对象的人与物都当作客体。如果重视人与人的本质联系及其与物的本质区别,则会以哲学思维思考问题,把思想作为划分主客体的标准,把作为认识和实践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都看作是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与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别。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单项和强制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对立和主客体对立的规律,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和谐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也不同于在师生主客体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建构师生主体间关系应该遵循自我确认、指导学习、研究性教学、人文关怀、独特共在和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影像的传播中,传者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传者中心,传播者与接受者形成二元对立。而在新媒体视频传播中,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在"关系,传播主体、接受者通过各自的视域与对象主体进行对话、交流,从而理解作品,获得视域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该地区少数民族久远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元素,研究和分析其传播过程中主体的多样性便于拓宽对该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视域,这也是本文选题立意的主要目的。笔者认为重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其传播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本文从其传播背景、主体姿态、传播主体三个方面对传播主体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作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复杂性科学视域对高校校园文化主体进行重新审视,在重新界定高校校园文化基础上强调校园文化中所有的人都是主体,并进一步得出校园文化主体集合的复杂性、主体与符号体系互动的双重性、主体角色建构的动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关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主客体关系的研究.经历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双主体”等各种讨论,似乎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然而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对学生有着一种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获得相关体验。如何才能做好引导?  相似文献   

7.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从哲学意义上看,农民与农业、农村属于主客体的关系,农民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农业、农村则是客体对象。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双方的相互统一,要受种种限制,其中主体自身的限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正确认识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中的主客体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又都互为主客体,这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当然也基本上符合上述规律,即德育的主体既是教  相似文献   

9.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哲学价值定义基本上都是按照"主体--客体"模式建构起来的,有关价值定义的争论大体上是围绕着主体或客体问题展开的.但是,价值定义分歧的根源并不在于"主体--客体"模式本身,而在于人们在这一模式下采取的具体思维方式.价值既不能存在于单独的主体或客体之中,又离不开主客体,具体地说,价值存在于实践关系形成的主客体的一致性之中.价值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实践,价值的本质就是实践性,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属性非对象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审美关系是审美活动发生的重要条件,划清审美的对象与审美对象的边界,将有助于认识审美关系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对象离不开对象中的潜在的审美元素,更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审美的对象到审美对象的转向依赖于审美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参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体现了审美对象的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简论中国诗词中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我国古诗词意境有其鲜明的本质和特征。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是:意境是意象的空间,意象是意境的载体。营造意境的方式为:融情人景,借景衬情和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论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相关要素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念、优化传播方式、创设合理的接受环境、提高教育者信息处理的能力等相应的对策。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视觉素养,不是简单的看的能力,而是后天形成的一种观看与理解视觉信息的人文修养[1],是能够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传播学理论与视觉素养理论的有机结合对于探讨视觉信息的生成、交流与共享、重构与创作等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视觉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可从视觉思维、视觉表达、视觉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视觉信息重构及视角信息的创造五个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15.
浅谈网络沟通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沟通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网络的本质就在于沟通。网络沟通方式的主体是真实性和虚拟性兼具的矛盾统一体;网络沟通方式压缩物理时空的同时却增加了“心理时空”;网络沟通方式下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矛盾统一体;网络沟通方式通过改变社会分层标准而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网络沟通方式的以上特点通过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而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文艺美学有了较大发展,由最初的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性探索,到系统性研究,再到独立学科的提出,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取得较大成绩的学科。部分学人有明确的学科建设意识,为推动学科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研究方法也从早期的单一走向多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歌唱中的联想与想象,是表达歌唱艺术形象、丰富歌唱艺术作品、提高歌唱技能技巧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并强调了歌唱中的联想与想象,是歌唱艺术深化的重要因素,是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必要条件。证明了歌唱中离不开联想与想象,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没有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东晋画家顾恺之所提出的"迁想妙得"的审美观点,阐释了审美创造中"迁想妙得"的实质,即在创作中,审美主体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所见、所写、所画的对象进行联类想象,进行形象思维,并艺术而又创造性地表现出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21世纪人类的交往实践格局 ,呼唤类主体的出现。类主体是 2 1世纪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类主体不同于个人主体 ,个人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一种以占有为目的的单子式主体性 ,类主体表现为以存在为目的的主体间性。前者的产生诉诸于主—客二分模式 ,后者的产生诉诸于主—主交往模式。当今研究主体教育 ,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主体间性 ,同时用交往的精神审视和改造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兴"的基本意义是"起"。它的其他义项都是由"起"的意义引申发展而来的。"兴"用于文学鉴赏活动中,既指主客体交流融会的二元建构,也指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还与读者静观、熟读、想象等鉴赏方法有关,因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