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前几天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拍的是一群帝企鹅趴在雪地上。照片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这是一位摄影家在南极拍到的画面,企鹅们正在哀悼刚刚死去的幼仔。”事实上,这个解释只是这位摄影家的想象,我们并不知道企鹅们为什么趴在雪地上。  相似文献   

2.
诗人邵燕祥在他的《赠给18岁的诗人》一书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诗人。"邵燕祥本人就是从中学时代,十三四岁起开始诗歌创作的,18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也是在皇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的。在一次考试中,他朗诵自己用爱国颂体写成的《皇村回忆》,使得作为贵宾在场的当时俄国最有才华的诗人杰尔若文激动不已。这位老诗人眼里含着泪水,冲出来想吻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晚清诗人黄遵宪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既是这个转折时代的一面镜子,又是这个时代主导潮流的杰出代表,而且是处于这个时代中国对接世界浪潮最前沿的珠江文化的杰出领潮诗人,堪称为近代珠江文化诗圣。  相似文献   

4.
李轻松的诗歌创作因其独特的个人经验及其个性化的写作技巧,强烈地贯注着她本人生命的温度和血液的浓度,深刻传达着诗人内心的破碎感和紧张感。如果联系9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来看,便可认识到,李轻松诗歌中的紧张感和破碎感更是一种社会化的情绪。所以李轻松的诗歌不仅表达着诗人个体内心的隐秘,更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心灵震颤。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听米凯兰杰里的《肖邦玛祖卡》,是在一个失眠的晚上。起床,翻出唱片,放进CD机,听着音符如溪流从耳机里汩汩流出。肖邦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属于夜的,他的音乐旋律宛若在月光下飘散着花香。这位钢琴诗人似乎与生俱来地带着文弱阴柔的元素,但他的这一性格特质在我们这个歌舞升平的时代被无限放大了,仿佛肖邦只是一位无病呻吟的沙龙音乐家。  相似文献   

6.
刹那永恒     
我有一张照片。我很喜 欢。 照片的主人公是我初中 时代的几个男同学。在初中 毕业前夕他们几个拍了这样 一张照片,然后送了我一 张。其实,照片很普通,他们 一群人挤在一张课桌上、或  相似文献   

7.
吴非 《中学教育》2005,(4):11-11
我喜欢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有位教师说起一位高中男生,这位男生平时不大爱说话,有一次班上组织活动,大家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来,每人说一段自己的事,他拿来的竟是幼时光屁股的照片,大家都感到好笑。这位身高一米八的男生举着照片,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起母亲怀胎如何不易,分娩如何不易,当年父母如何艰难,自己从小如何备受呵护,父母如何寄希望于自己,以至自己能到这样一所名校读书学习……同学们都被感动了,  相似文献   

8.
感恩之心     
我喜欢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有位教师说起一位高中男生,这位男生平时不大爱说话,有一次班上组织活动,大家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来,每人说一段自己的事,他拿来的竟是幼时光屁股的照片,大家都感到好笑。这位身高一米八的男生举着照片,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起母亲怀胎如何不易,分娩如何不易,当年父母如何艰难,自己从小如何备受呵护,父母如何寄希望于自己,以至自己能到这样一所名校读书……同学们都被感动了,有的老师还落了泪。  相似文献   

9.
这是“5·12”四川特大地震救灾现场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这位小女孩被困在了废墟之中。在等待救援的时候,女孩发现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她。  相似文献   

10.
这个时代喧嚣着饿死诗人的声音,诗人作为夜莺歌唱的浪漫时代远去了。而一个叫余乐平的年轻人突发奇想,居然以卖诗为业,不仅把诗歌作为商品直接换成了金钱,也为这三百六十行又多添了一行。“中华卖诗第一 人”,生意火爆  大连胜利广场地下旅游一条街,偌大的地下商场人来人往挺热闹。  一打听“卖诗的余乐平”,很多摊主都笑着给我指路,他们都叫他“诗人”。  余乐平的柜台不大,柜面上整齐地摆放着写诗的专用纸张、派克钢笔和墨水。柜台前竖起一个三角形广告灯箱,上面写着“中华卖诗第一人”“真名赋诗”等字样。上方挂着一个…  相似文献   

11.
附庸风雅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朋友的段子,讲的是一个名诗人评价另一个现在已经有名气的更年轻一辈的女诗人。别人间,这人以前是干什么的?名诗人一愣,继而不屑地说,她?以前不过是和我们一起伙着写诗的。诗歌很崇高,名诗人语言也很吝啬,这个年轻的女诗人哪怕是自己独立创作写诗,名诗人也不能轻而易举就呼了这些无名小辈为诗人,而只能是——伙着一起写诗的。伙着写诗,有点像伙着做生意开饭馆,自然我们是主体,股份要在51%以上。也就是说我们是老大,你是附庸。  相似文献   

12.
提起高原的名字来,也许并不为许多人所熟悉,但是提起省城一个“破烂王”、一位垃圾堆里成长的诗人,显然并不为人们所陌生。高原,这位“破烂王诗人”,已被几十家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炒作得十分热门。鲜花、掌声、喝彩声……多种形式的采访,一次又一次的报告会,的确很有诱惑力。然而高原,这位35岁的“破烂王诗人”,并没有为那些虚无飘渺的光环所搅乱头脑,那年,他却走进了山东师大办的自考班,埋头于读书自学中……从“破烂王诗人”到一位自考生,高原就这样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3.
王震 《学语文》2011,(3):10-11
【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的抒情诗都包孕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诗人通过自我感受和个性的张扬揭示民族、时代的苦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的诗篇。浸透着诗人深沉的忧郁、执着以及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14.
俄国著名诗人茹科夫斯基在担任彼得堡的《欧罗巴导报》主编时,收到一个15岁中学生写的诗《致诗友》。茹科夫斯基非常喜欢这首诗,不仅决定立刻发表,还亲自到学校去拜访这位少年诗人,并把自己的一张照片赠给他做纪念,照片上题着:"赠给胜利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樊华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157-161
在东晋那黑暗的年代里,陶渊明是那寂静文学时代的一颗晨星,他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也是那个时代的命运悲剧者。他这样一个年少即有抱负的诗人最终却退隐南山,其思想历程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本文力图通过陶渊明的时代、少年理想和中年几次出仕,以及晚年的归隐躬耕于田园,去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悟诗人那原想拯救苍生到最后的自我拯救,脱离樊笼,灵与肉的共同回归自然的真正洒脱和逍遥。  相似文献   

16.
孤独的诗魂     
李贺是中唐诗坛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他以自己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为诗坛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位天才诗人短暂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深刻的孤独感伴随着他的一生,并进而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2005年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推荐诗人。推荐语中这么写道:“诗人梁小斌,一个磨难时代的诗歌童话,他坚韧而坚强地持续写作,在生活的边缘依然把诗歌完全融入了生命的状态。新时期文学启蒙时这位诗人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诗句,在中国所有城市的旷野呼啸而过,他朴素而寓意深切的诗歌依然影响着现在的人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朦胧诗人”梁小斌。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与模仿     
李阳波 《初中生》2010,(7):30-30
有一个人问一位知名的诗人:“怎样才能把诗写好呢?”这位诗人反问他:“那你读过几本诗集了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新诗会”作为一个左翼的诗人群体,发挥着自己独特而巨大的作用,在这个群体中,海南籍诗人征军由于早逝,长期处于评论界的视域之外,而他所创作的诗歌在他的时代确实有着其过人之处。分析征军诗歌的艺术特征,展现和发掘其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诗歌队伍在时代巨变中进行着分化。此一时期占诗坛主导地位的是"解放区"诗人、"青年诗人"、"工农兵"诗人和一批"超级作者",现代文学中的"五四"老诗人和"资产阶级"诗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这种重组过程中充满着异声与悖论,反映出特定年代政治对文学规训的复杂与艰难。《诗选》(1953—1958)作者队伍的构成典型地反映着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