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人不仅要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往往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现状调查,探讨其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为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叛逆心理量表》,对桂林市131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更多地表现在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应,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心理相对较少;男生的叛逆心理较女生更明显,高一学生的叛逆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的叛逆心理越明显;独生子女在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和城市学生对依从性的逆反反应表现明显;学习表现越差的学生,其叛逆心理表现越明显.结论:内心的叛逆是中学生的一种成长经历,是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与家庭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3.
<正>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它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过渡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会让父母感叹:"这孩子真长大了,连我们的话也不听。"其实这句听似平常的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中学生在心理完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我产生一种负的感觉;你本想叫我向东,我却偏偏产生一种向西的要求;你不许我这样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学生要学会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偏重知识传授,注重语法翻译,追求卷面成绩,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口语练习中的心理障碍同样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实际效果。一、中学生口语心理障碍的表现1.从众心理。中学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发展阶段,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口语学习上表现为:当他们看到周围人都不说英浯时,心安理得地随大流,不愿意花精力练习口语。2.定势心理。英语句法结构严谨,句中各个成分都用适当  相似文献   

5.
<正>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心态往往会影响学习英语的情绪和态度。学生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两种:第一是畏惧心理。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语言知识容量增大和语言训练难度的加深,学生学习上碰到困难后动摇了学习的信心,甚至放弃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来.笔者所教的学生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受环境局限,不少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思维不太活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没有掌握,或是一知半解,反复训练过多次的方法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这是学生的问题吗?其实不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挫折承受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失去自信心;成长问题的困扰.导致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缺乏了解;教育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注重,教师缺少教育心理学知识;家长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学校心理氛围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陆小林 《教育导刊》2002,(10):15-16
1.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1.1 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这是导致中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阶段,这一时期正是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时期.他们的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在处理问题时容易顾此失彼,不计后果.尤其是目前青少年较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滞后的情况,各种心理矛盾困惑就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数学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我觉得指导学生编写作提纲和重复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学生作文,往往看到题目后,稍加思考就动手写作.成文后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丢三拉四,语无伦次;或者层次不清,内容空洞,中心不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作文前没有周密思考,没有编拟提纲,一边写一边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于是我结合初中课本第三册的知识短文《阅读提要和写作提纲》,向学生讲清楚编写提纲的意义和重要性,指出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速度极快,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有的原本活泼开朗,却变得郁郁寡欢;有的原本学习优良,却不知为何一落千丈;有的原本遵规守纪,却突然在课堂上起哄闹事……中学生心理问题之多,往往使家长发愁、老师无奈.那么学生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当代中学生的发育提前,而相应的心理准备却呈现滞后状态。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身高已经接近成人,但认知结构仍有待发展,心理上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一方面,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成年人产生内在的反抗心理,  相似文献   

13.
高一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有两面性。他们在心理、行为上有如下特点:一、心理定位失衡,学业焦虑。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往往是受冷落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篮球技战术意识的培养是篮球训练中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训练不科学不合理等现状,提出在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以及作风训练等多种训练方式中加强培养学生篮球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弱;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缺少意志、毅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书籍,是人们的精神粮食。课余读读书,能启迪思想,扩大视野,陶冶性情,活跃身心。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的:『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是什么书都『开卷有益』。有的书虽好,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不深,知识肤浅,往往难以理解,这样的书就不适合中学生阅读;还有的书有副作用,中学生缺乏鉴别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其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有的书是坏书,看了就会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对这个话题,我想说三点意思:一是学生虚假作文的产生往往是被逼的;二是中学生作文不应排斥文学性;三是作文的理想追求应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一.学生虚假作文的产生往往是被逼的关于中学生作文的真实性问题,常常会出现几个认识的误区:一是认为学生作文不写自身的生活,就不真实。其实,在我们看来,不管学生是否写自身的生活,只要作文中的内容能  相似文献   

18.
运用诚信心理问卷,对1008名中学生在诚信倾向、诚实认知、诚信监控、诚信体验、信用认知等五个方面的诚信心理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诚信心理发展特点是:在年级、性别、学校所处位置、学习成绩等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民族变量上,中学生的诚信心理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生的诚信倾向和诚信体验两个维度好于女生,而诚信监控不如女生好;高二年级的诚信水平最高,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三五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诚信倾向明显好于城镇学生,但诚实认知和诚信体验不如城镇学生好;优秀学生的诚信监控优于非优秀学生,而信用认知不如非优秀学生好.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闭锁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由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所造成.中学生由于第二特征的出现以及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由于担心被人“小看“,往往羞于在成人面前暴露内心世界的稚嫩,而产生闭锁心理.……  相似文献   

20.
以291名藏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施测,探究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其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族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上水平;藏族中学生倾向选择的应对方式依次为:忍耐、问题解决、退避、发泄、幻想和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多元回归显示,藏族中学生积极的心理韧性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