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所谓“文章四友”即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是活跃于武则天当政时期那一特定政治,文化情态下颇具典型意义的文人集团。本文即希图从考察“四友”其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及诗歌自身的艺术进程出发,理清此四者在诗歌创作上的时代烙痕及新变质素,俾于初唐的诗歌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号称"嘉祐四友",他们在嘉祐中结交游集,熙宁中同时进入朝廷权力中心,因政治立场的对立而产生分化。"四友"具有素朴简淡、不慕纷华的文化性格,在科举改制问题上,均属取消诗赋一派,但司马光等人对荆公新学之专断与驳杂则持批评态度。"四友"在诗坛的交游酬唱始末与其政治上的进退分合轨迹正相吻合,可以清楚地分为嘉祐、熙丰两个阶段。汴京的文学生态因新党专权而恶化,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及范镇退居洛阳、颍昌等地,却获得了难得的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他们优游山水园林,诗酒雅集,闲吟代替了讽谕,林泉高致掩盖了朝堂纷争,仍曲折透射了政治干预文学的阴影。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声律、风骨、兴象三个方面,对活跃于初盛唐之交的“文章四友”这一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伤进行考察,论述了他们对“盛唐气象”形成所作的贡献。四人近体诗五七言兼备、长短体威宜,平仄调谐,粘附切合,已臻成熟境地,在审美内涵方面,已经突破了梁陈浮靡诗风,表现出明快跳荡、境界宏阔的风貌,应制之作大都气象高华,典丽精工,表现出对盛世的由衰赞颂,与齐梁应制诗言不由衷的阿谀异趣;边塞诗描写边塞风物,发建功立业豪情,立足现实而充满惶憬,偶有 怅而仍明快,已见盛唐端倪,在诗歌意境-“兴象”创造方面,一些佳作高远的情感基调与和谐声律完美融合而形成“格高气畅”的诗境,更显盛唐风姿。  相似文献   

5.
尹明 《考试周刊》2012,(40):148-148
高校的"三育人"体制指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这是目前各高校的主要培养方向。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和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探索出新的方法体制,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综合型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号称"嘉祐四友",他们在嘉祐中结交游集,熙宁中同时进入朝廷权力中心,因政治立场的对立而产生分化。"四友"具有素朴简淡、不慕纷华的文化性格,在科举改制问题上,均属取消诗赋一派,但司马光等人对荆公新学之专断与驳杂则持批评态度。"四友"在诗坛的交游酬唱始末与其政治上的进退分合轨迹正相吻合,可以清楚地分为嘉祐、熙丰两个阶段。汴京的文学生态因新党专权而恶化,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及范镇退居洛阳、颍昌等地,却获得了难得的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他们优游山水园林,诗酒雅集,闲吟代替了讽谕,林泉高致掩盖了朝堂纷争,仍曲折透射了政治干预文学的阴影。  相似文献   

7.
由于日语中"四"的读音与"死"相通,日本人十分忌讳。本文以日本各历史阶段日本人的"四"字忌讳为主题,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求这一忌讳出现的历史渊源和日本人的生死观等。  相似文献   

8.
9.
郑方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试探先秦两汉文、文学、文章之关系》中分析到:“文章”即指写作且有文采,与今日所谓“文学”有关,但仍不等同今日之“文学”。因为当时“文章”所指范围甚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包含在内。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博士生教育质量与拔尖人才质量密切相关。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是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博士学位授予质量内涵进一步扩展延伸。高校要做到“四抓四结合”,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主线,把博士生能力的提升、科研创新力的增强、服务社会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参考因素,构建与博士学位授予质量内涵相匹配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我国数学"双基"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并提出将"双基"发展为"四基",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能",由原来的"两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四能"。本文以两个教学案例为例,旨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曾汝芝 《中国教师》2008,(12):58-59
<正>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灵魂"作用,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发展趋势,其作用不可低估。而校长在学校发挥的"灵魂"作用,又取决于他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校长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增强校长的凝聚力、影响力呢?本人结合自己工作的一点实践和思考,认为一  相似文献   

13.
“四基”与“四能”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章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为例,分别从“情境创设,发现问题“”揭露课题,引发探究“”概括抽象,理解新知“”数形结合,实现迁移“”例题训练,巩固新知“”回顾总结,设计作业”六个方面展开培养学生“四基”与“四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文章学理论在唐代以前就初具规模。“言志明道”说明了社会生活乃至阶级属性对文章功能的干预作用,“缘情尚文”则显示了文章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纵观整个古代文论,“言志”与“缘情”、“明道”与“尚文”始终处于对峙发展之中。本文试以秦汉隋唐文论的状况分析为基础,找出文章理论双轨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其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文章开篇的“大道之行也”一句中的“之”字,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在一次讨论时有了不同的看法,大致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教师感到习作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会解决作文的“难”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陶行知的“艺友制”思想进行了评述,认为“艺友制”对我国当前农村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巨大启示:在职教师的有效培训和在校师范生的专业技能训练都可以借鉴“艺友制”,国家要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幼教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也可吸收一部分农村已婚知识女青年、民间艺人担(兼)任农村幼儿园教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农村幼教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的骈文并不是六朝骈文的简单回复,其中包含着自中唐古文运动以来文章变化的特点。其文章的特点是"骈中运散",首先是有意识地区分骈散,有意识地将骈散加以对立;其次是注重抒情性,改变过去骈文矫情的特点,继承了六朝时期徐庾骈文和韩柳古文的抒情传统,抒发真情,注重"写心"。李商隐文章对晚唐文章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9.
在废名的诗论中,新诗质体现为“当下性”和“诗的情绪”,由此衍生出新诗的“切实”、“质直”以及见之“性情”。这与废名所倡导的“文艺复兴”有着内在一致性。而这些正暗合了新诗的“真”、“诚”要求,并且这一要求逐渐鲜明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问:从“双基”到“四基”,在课标修订中明确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说具有某种里程碑的意义,“四基”成了课标修订的一个标志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您怎么看待这种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