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学能力弱—降难度,搭架子1.精心设计预习思考题通常的做法: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规定的内容,或简单给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方法,对于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必然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学生根本不预习,二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知难而退,效果很差。教师  相似文献   

2.
“质疑导学法”实验简介浙江嵊县实验小学钱新友,佘月轩一、实施“质疑导学法”课型的操作程序实施“质疑导学法”课型的操作程序是“预习─—质疑─—择疑─—解疑”。这里的“预习”与一般的预习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求学生适当倾斜于“质疑”。考虑“读这篇(段)课文...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课教学中应采用何种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笔者通过比较试验对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发现采取教师编制预习提纲和预习思考题并分发—要求学生预习—提倡自带实验材料—独立动手操作—布置课后作业的模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以及动手能力 ,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4.
抓住五个环节优化教学结构山西/张健民,高德喜在小学命题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不少教师的指导程序一般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教师指导学生听─—学生奉命作文─—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会下笔,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的题;学生不会积累,...  相似文献   

5.
引探教学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学(探求),教师后帮(归纳),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引探教学"有三个层次.一、初学.是引探教学的准备阶段.上课时,教师以预习思考题为根据,引导学生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并讲解引例,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作好知识上的准备.二、再学.是"引探教学"的中心环节,由五个步骤组成:1.教师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6.
预习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预习做得好,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认真布置预习的内容,还要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提问解答法。布置预习时,教师先按照课文的脉胳,设计一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较好地预习课文。设计的思考题,一要新颖,能体现课文的重点;二要符合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一定的顺序。不要出一些晦涩难理解的题目,免得学生在预习时走入迷途。我在指导学生预习第七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设计  相似文献   

7.
刘庆丰 《辅导员》2010,(10):45-45
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预习的重要性愈加明显,预习的高效性愈加引起众多的学者、专家的重视。"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充分不上课"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的共识。研究探讨高效的预习方法、策略已成所有教师的当务之急。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能否有效地把握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化劣势为优势,是决定预习的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利用人们善于窥探的心理引导学生预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但很多学生不愿发现问题、懒于发问,教师只能“孤独地教”.本文将以数学中的《函数奇偶性》为例,围绕“问题”展开研究.一、质疑:预习工作的核心要想能够发现疑问,并且能够做到提出疑问,学生就必须做好预习的工作.如果是教师设计好相关的提纲及其思考题,学生带着这些既定的提纲与问题去预习,还是属于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预习思考题的设置作探析,旨在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预习,为学生的整体阅读感知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充分的准备,更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效果的准确把握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突破难点七法许万明一、预习法新授课前,教师可结合教材难点,设计思考题让学生预习。如:“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教学这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再求和的两步应用题时,应注意题中只出现两个已知数,而其...  相似文献   

11.
有关调查统计表明,经过预习的知识当堂消化率可提高40%。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所谓预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先自习新课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直接影响听课效果。从时间与内容上分,预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课前预习——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阶段预习——预习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期预习——在开学前的假期里,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通常情况下,预习的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自学能力。课前预习一般是学生自己独立接受新知识,需要学生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2.
一、抓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能力。 预习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有关教学内容的开端。要求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思考题,让学生能按照老师的布置,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明确学习要求和知识重点。如预习“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时,教师就可拟出以下四个问题作为思考题:①用什么数除?②除到什么时候为止?③怎样才算  相似文献   

13.
思考题前置教学法即是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在讲课之前交给学生预习,将学生激发到主动学习状态,使学生带着问题学。通过扩充预习空间和变通预习时间,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引探教学法自1983年春创立至今,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锤炼,已日臻成熟完善。其基本待征是以思考题为教学主线,以自学课本为基础,自我探究为教学核心。运用引探教学法教学,要想使学生能够主动的适应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老师就要设计好学生的初学(预习),再学思考题,这是备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因此,思考题的设计,是引探教学实施成功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设计思考题呢?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自学能力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着重运用“引探法”分阶段、按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阶段,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预习,如在教学第七册第 96页例 3“ 35乘以什么数是 420?”前,设计预习思考题: (1)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要求的数用什么表示 ?(2)怎样列式 ?怎样求出 x?解出 x过程中每步的根据是什么 ?(3)怎样检验 ?让学生提前一天认真看书、勾画。通过预习,学生提前熟悉了要学的内容,做到…  相似文献   

16.
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这一学习过程中,毫无疑问预习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准备。对于学生而言,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向"会学"转变,上课时游刃有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一节课的重点在哪,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对于教师而言,学生预习后,上课的氛围是大不一样的。学生不预习的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鸦雀无声,教师"一言堂",师生无法互动。学生上课提心吊胆,毫无兴趣;教师也觉得索然无味,满腹牢骚。相反,学生听课的目的明确,可以和教师积极配合,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预习—交流—品评"教学模式是在国家新课改"建立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的理论指导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以有效完成语文教学识记、理解、运用、评析的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且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一、"预习"环节的设计与优化预习,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它的成败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教师的前置工作至关重要。(一)常态化预习1.三读。一读:每篇文章要求学生在课前  相似文献   

18.
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这一学习过程中,毫无疑问预习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准备。对于学生而言,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向"会学"转变,上课时游刃有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一节课的重点在哪,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对于教师而言,学生预习后,上课的氛围是大不一样的。学生不预习的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鸦雀无声。教师"一言堂",师生无法互动。学生上课提心吊胆,毫无兴趣;教师也觉得索然无味,满腹牢骚。相反,学生听课的目的明确,可以和教师积极配合,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9.
邓沂沂 《广东教育》2002,(10):38-3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指导学生提问,最后达到让学生独立自如地提问的最佳状态?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一、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好的问题固然可以由教师提出,但若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其价值就更大。因此,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1.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上阅读课之前,我常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在疑难之处作好记号,设计问题,上课大胆发言,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例如:学生在预习SEFC教材BOOKⅠLESSON66《PAPER》时,提出以下问题:①WhendidtheChinesebe-gintomakepa…  相似文献   

20.
某地中学政治特级教师研究班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教师正在上课,一只小鸟突然飞进教室,课堂秩序随之大乱。你作为任课老师该怎么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