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张慧 《早期教育》2006,(1):30-30
近期,我班幼儿的兴趣点从四季更替的气候变化转移到了城市中的各种建筑,我们就顺势开展了“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以此主题为线索,幼儿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分组——选组长——制定计划书——研究、准备——展示交流(下面介绍的活动只是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活动)。之所以尝试这样一种新型的主题活动模式,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2.
3.
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递进式的全方位的主题教育,使小学德育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和长效性是学校近年来一直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5.
《家长》2011,(5):4-4
在上海浦东机场,一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因学费问题与前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留日学生拿出水果刀,刺伤了母亲。  相似文献   

6.
《学习之友》2011,(4):40-41
全世界都存在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形可能更加严重。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方面找到中国人滥用抗生素甚于他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伟大的民族团结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百年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团结奋斗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精神内核之一,团结奋斗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古代团结观和奋斗观的当代样态,能够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动性。回瞻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团结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的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为重要抓手,努力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8.
电影《东京审判》2006年9月1日起在全国公映。该片一下子将人们尘封的记忆重新拉回到60年前那场正义对邪恶的东京大审判。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中华民族的抗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然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由于国力弱小,在东京审判开始时并未受到他国的重视。不过,经过一个中国人的奋力抗争,中国才在那场耗时2年7个月、历经817次庭审的艰难审判中,最终将东条英机等7名主要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这个中国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梅汝璈(1904~1973年)。在东京审判那个特殊的战场,他用自己的智慧、学识和勇气,为我受苦受难的中国人伸张了正义,也因此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敬。(左侧照片即梅汝璈本人)  相似文献   

9.
安妮 《陕西教育》2014,(1):119-120
不久前.一场引发无数人关注的“李某某强奸案”,让大众看的看,骂的骂,却不知会不会让一些人醒悟,父母对孩子的爱,怎么会成为摧毁孩子一生的爱暴力?作为父母,自己该如何避免这种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计台词·施耐庵:吴宇森太不像话了,竟然盗用我的人物形象,你看那步战的张飞,压根就是李逵嘛。吴承恩:这算什么,你去看看李少红,她的宝玉如若插上两根翎子,和我的齐天大圣有啥两样?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本是近现代企业中一种颇为先进的资本组织形式,但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积习,使得整个近代企业家的思想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时代烙印。反映之于企业,就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股份制。这种企业行为杂糅东西化的现象,显示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一种特色,也是社会发展客观条件使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追溯中国“近代性”的发生与“近代化”之艰难历程,具有反刍历史和启迪现实的双重意义。史学新著《魏源与西学东渐》,将魏源思想纳入中西方发展对比的历史坐标,诠释了中国以“西学东渐”为路径走上“近代化”、“现代化”道路的必然;同时,基于中、西双向维度上对魏源思想的透彻理解,该著以日本“近代化”历程为参照,主张超越“体用之争”.促进民族传统与外来先进文化的双向结合、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