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后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正是运用这一方法,对文坛上或“左”或“右”的偏颇进行不懈地拨乱反正。使其文艺思想闪烁着哲学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而只能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扬”的本体论意义。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的实践概念有很多不足甚至自相矛盾之处。彰显实践的同一性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的各种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盎格鲁-萨克森和德国两种哲学传统的影响,维持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借助语言分析的途径,力图为“神秘之域”求得避难之所,量是却造成了可说的世界与不可说的“神秘之域”的分离。其后期哲学一改前期哲学的立场,不再对语言进行形而上的玄思,而是注重考察语言的日常用法。维持根斯坦正是通过“语言游戏”说与“生活形式”论,抹平了可说的东西与不可说的东西的界限,“神秘之域”也因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而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或“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是近来“中国哲学”界争论较多的热点话题。究其实质,探讨的是相对于“哲学”或“西方哲学”而言,“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是否成立,及成立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以作为概念的中国哲学的三个负面效应作为切入点,并采取一一对治的方式,试可对隐含在这一问题背后的深刻内涵,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化史上,“童心”始终作为一个哲学观照的名词存在着,其至真,至诚,至善与儒家的一脉仁心相契,而其“万物有灵”的童心底蕴,则恰和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深思相通,儒道互补,共同形成了中国人的人格底蕴,构筑了共通的民族化的诗心,“童心”即诗心。  相似文献   

6.
哲学意义上的马克思是始终带着对人的高度关注开始其哲学探索的。“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不在人之外,而在人自身,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生成的现实表征。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过客》篇中通过塑造“过客”这一独异的“精神界之战士”形象,郑重审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哲学关系,从而揭示出“向死而在”的哲学意义和“反抗绝望”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梵澄     
徐梵澄青年时深受鲁迅影响。在鲁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下,他改变了偏执任性、好走极端的“乖张”性格,走上了平和淡泊、潜心治学的人生道路,以毕生精力将古代和近代印度的许多宗教经典与哲学名译成中出版;同时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古代哲学与宗教思想,成为中外化交流的杰出使,被誉为“现代唐僧”,也为中国学术思想界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子之学,以诚为本。”“诚”是宋代理学开山周敦颐在其主要哲学著作《通书》中反复阐述的哲学概念,有着极其丰富和精微的宇宙观和道德观的内涵。研究和探讨“诚”的真实含义,揭示“诚”这个古老的精神文明精粹之要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周敦颐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而且对于搞好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甫长于侧面描写,即从与主体事物具有某种联系的客体事物下笔,以揭示主体事物的特征。杜甫应用此法十分广泛;或用已知的客体高物来显示主体的高度,或从他人的泪眼来映现个人的不幸,或借观的反应来表现技艺的精绝。杜甫注重侧写,其哲学依凭是儒家的“天人合一”和“人性本善”。在其精神世界里,天地间的万物无不具有灵性,皆能与人发生感应,进行情感交流;而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则是杜甫人性观的基本点,它使杜甫具有一颗同类相悲的心灵。认识和总结这一表现手法,对于繁荣当今的学创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弗雷格、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指称理论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说明了分析哲学具有一种实在的、“物”的认识的基础,后现代主义则使语言与物的界限消解了。但从逻辑上看,这种基础也是后现代主义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它所要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偏见概念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伽达默尔在对海德格尔“先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偏见”的概念,他对偏见的重新梳理和定义构成了他的阐释学的基础,对偏见概念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对伽达默尔阐释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姜向东 《韶关大学学报》1992,13(1):0035-0039
戏剧中的静场,是戏剧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剧作家都注重“静”的形态的布置。《雷雨》中静场的出钯表现在:(一)具有审美功能。戏剧的审美特征在于它的同步性,因而,剧作家便在冲突与冲突之间,巧妙地安排静场,使观众既有时间来进行审美活动,又使戏不失美感。(二)蕴含着强烈的动势。静场不“静”,是寓动于静,是以一种蕴味深刻的含蓄,表现着剧中人微妙而陷晦的情感搏斗,传达着剧作家的思想和哲学。(三)是无声的独白。静场是人物的心灵解说者,是无声的倾诉,是“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张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智慧。而从实际出发,坚持两点论,反对走极端,注意一个向掩盖着另一倾向,则是这一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作从三个方面(即一是重点论,二是两点论,三是适度论)展开论述,阐明坚持“两点论”力戒走极端,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则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态势进行评点,相对于21世纪哲学的演进,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历史新时期“人”与相对性的结合。构成哲学的主题与主导理性精神。在此引导下,中国哲学出现了大分化的景象。从哲学的兴奋点或“三大形态”来看,“人学”、“实践唯物主义”、“价值哲学”,既引起了哲学的活跃与发展,又存在深刻的理性缺失。就哲学思维方式分析,“回到马克思”与“哲学现实化”,各存有方法上的片面性,二者的结合,才是哲学发展的应有之途。  相似文献   

16.
“哲学基本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中一直被当作一个肯定的主题,并且认为它在恩格斯那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表述。但是根据恩格斯的主要思想和论证方法以及马克思的有关旁证,我们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仅仅是恩格斯对以往哲学的一个总结或终结,并且这个“基本问题”最终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中被彻底扬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扬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等旧唯物论的超越是同一个问题。借助谢林的先验逻辑方法,有助于探讨实践概念之所以能够扬弃“哲学基本问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自西化运动开始的一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为中国哲学寻找合法性根据的过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除少数一两种属于传统中国哲学的方法以外,绝大部分方法的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观念体系。这种以西方哲学的立场、流派、思维或方法对传统中国哲学进行解析和批判,实质上是以西方哲学框架体系剪裁和定性中国思想从而给中国哲学观点贴西方哲学标签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中国哲学的原生状态视而不见,传统中国哲学的生存性价值和超时空意义遭到了否定,因而中国哲学获得的“合法性”是被判定了“死亡”的“合法性”。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了某种外来的规范或标准,而在于它自身是否在现实社会还具有创生新思想的能力。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只能从中国哲学自身在现代社会的创生能力中得到证明,这应当是确认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创生能力的根本标志就是新的中国哲学诞生——一种既不同于传统中国哲学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是对两者超越的哲学;是能够与两者对话的哲学。一方面它必然表征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值得全人类思考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具体标志则应当是出现了可以与《论语》、《老子》、《庄子》等相媲美的哲学著作,出现了像孔、孟、老、庄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可以与当今世界强势哲学对话的新对话者。  相似文献   

18.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讲道理的科学,这门科学研究的是讲道理的技术或艺术。”“哲学一端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另一端接着形式化的框架。”这是陈嘉映先生在其 《思远道》中的两小段论述。对于哲学是什么,一百个哲学家可能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说法。陈嘉映的“讲道理说”很能服人。任何学问深究到底、任何感觉提升到顶都是哲学。尽管“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但人总难兔思考。“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 的一端,正触在一根网线上,这个网便是既包罗万象又淡若游丝的哲学。“让上帝发笑”,是因为“哲学”中有“从来不面对民众”,“总是通…  相似文献   

20.
现行哲学教材中的关于“形而上学”的解释是有误差的。本文提出的否定意见是:“形而上学”不能称之为世界观、方法论,而是一种思维方法,否则,就会走向旧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形而上学”者并非只讲解静止而不讲运动,而应该用“凝固”或“僵硬”来取代“静止”一词;“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是直观性,极端性,“形而上学”的一切错误和缺陷都是由于其直观性、极端性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