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在这种意义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作者对话。因此,在每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反馈的学情,时间的支配应该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让学生学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课文很长,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们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地阅读,迅速地捕捉文中所传递的信息。第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既做到以学生为主,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精心处理教材,紧扣文章主线展开教学,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3.
"阅读链接"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特有的学习栏目,它以教材中的某篇课文为出发点进行辐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材料中相关联的语段或语篇,挖掘其他文本中与课文的相似点,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链接"栏目的出现,成为学生开展广泛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课堂上学习"阅读链接"栏目时,通过拓展阅读、比较阅读、检索阅读等有效策略,可以开阔阅读视野、汲取丰富营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4.
《趵突泉》(“九义”教材第八册)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写“泉”景,让人从中受到启发.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特点抓好学生阅读和思维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多方面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地理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安排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据统计 ,上下二册共出现 35篇(包括自学园地中“阅读篇”的文章 ) ,约 15 835字。各单元阅读材料用绿字套色加框线编排 ,阅读篇是用黑字套黄色加蓝竖边编排 ,色彩、字体醒目美观、引人注目。阅读材料是教材编者在课文之外设计编排的一个“板块”。其出发点有两个 :一是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 ,使教材更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的内容 ,激励学生探究新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加强思想教育。教师对这些阅读材料如果处理运用得当 ,则能收到异曲同工、事半…  相似文献   

6.
向守万 《学子》2012,(2):48-48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一篇课文一课时是往往上不完的,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划分为几课时来教学。有效进行课时划分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从学生学情入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从教师教读"这一篇"文章到学生自读"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教学跃升,让统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真正落地生根?文章以教师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课文为例,基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体例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框架,来寻绎学生自读《朝花夕拾》"这一类"散文作品的方法,让学生的"1+X"群文阅读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8.
多角度整体反复,是语文教师研读课文的一种方法.如将一篇课文研读8遍,研读10遍,每读一遍都变换一次视角. 多角度整体反复,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活动方式.如对于一篇短文、一首诗歌,或者某篇课文中的一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地阅读品析. 多角度整体反复,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深入地钻研、品读,表现出教师充分、实在地利用对课文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处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首先是一种体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体验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然而,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以教材、课文为中心的观念依然在主导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能力水平,把理解、读懂一篇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急于把关于课文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坚持先学后教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每节课都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认记生字,去朗读课文,去感悟语…  相似文献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是不太好教的。既要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百草园的乐趣;又要让他们了解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并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少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都会精心设计好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这样的课的确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接近真实的阅读,而且抑制了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首先是一种体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体验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然而,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教材中心、课文中心的观念依然在主导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能力水平,把理解、读懂一篇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急于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手段把关于课文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过程与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汉堡港的变奏》是国家教委中等专业学校八五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里的开篇课文 ,是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柯岩。在备课的时候 ,我发现这篇课文无论是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 ,还是从语法修辞、布局谋篇等方面 ,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于是 ,我便决定把这篇课文作为一篇专门让学生挑毛病的例文来组织教学。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 ,我深感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养成认真阅读、用心思考、不迷信名人的良好习惯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讲这篇课文时 ,我采取让学生自由举手发言的方式进行。出乎我意料的…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一篇课文时,首先要看作者写的是什么,随后观察其结构,分析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行文结构。最后观察其语言风格以及语言特点。只有让学生对所写内容了解了,才能做到通过鉴赏来了解文章中的语言智慧以及内容情感。《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近年来的教材更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改变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阅读教学诸多目标任务,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的是一整套小语教材的教化,而非一册教材、一篇课文。如果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必须突出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时间  相似文献   

16.
《军神》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主人公刘伯承坚强如铁、意志如钢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崇敬之情。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感受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意志,并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朱瑛 《辽宁教育》2012,(3):24-25
小语教材将课文分为讲读、略读和选读三类。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册均安排了5-8篇选读课文。其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由于课程标准对该类课文没有具体的实施建议,配套的教师用书对此类课文既没有统一要求,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教学指导,致使老师们对选读课文视而不见。为什么同为小语教材组成部分的选读课文在课改实践中遭到如此冷遇?究其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相关研究的缺乏外,教师认识的偏颇也是导致这一现成课程资源无法发挥应有功效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处理选读课文?使其充分发挥在教材中的应有功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对选学课文的认识与处理两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篇课文,在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确立之后,其实是过程的顺畅与否,决定这课堂的质量和效率,部编教材力图在语文学习的知识能力之间建构体系,让教师之教有章可循,让学生之学有法可依。课外篇目的单篇教学,置于学生学段,参照学生学情,也能实现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19.
翻开《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教材》)的任何一册,在《教材说明》中都有这样一段话:“自读课文×××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学能力。每课一般用一课时。少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文的自读提示中所提的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课文后的练习,可灵活掌握,不要求全做。课文注释从简,有些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这就告诉我们.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的阅谈课文(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是“九义”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张丽娟 《河北教育》2013,(Z2):21-22
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如何处理才能将教材内容与培养学生能力有机融合,而又不陷入精讲课文的范式呢?【教材简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第二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叶文玲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的影响。作者的读物从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不断增加。在阅读中,由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