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独的吸烟者我不吸烟,没有中外烟友,也就难以比较中外"烟文化"的差异。偶遇想要吸烟的外国人,他们总会先征得旁人的同意。我没有遇到过主动敬烟的外国人,倒是遇到过"大大方方"讨烟的人。一天中午,我们在纽约中央公园门前等车,走来三个中年  相似文献   

2.
于丹 《文化博览》2007,(6):36-37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兄弟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做我的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没有手艺,索性一横心一跺脚,留在纽约,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学习的是地质学和冶金学。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陶陶     
孙芗 《生态文化》2005,(4):21-24
陶陶是只小狗。陶陶是张师傅的爱犬,爱到什么程度?用张师傅的话说“比闺女儿子还亲”。张师傅是修自行车的,前年在马路边租了一间小屋,挂了昼夜修车的招牌,就开了张。因为打的是昼夜修车的招牌,好义乐施的张师傅就吃住都在小屋里。他说,其实夜间来修车的没有,可保不准谁走夜路,又赶上自行车出了毛病,住在这儿,说不定能帮上谁的忙呢。一个人住着,张师傅觉得有点冷  相似文献   

4.
空空的书架     
从洪堡大学的主楼出来,发现马路斜对面是图书馆,便觉得应该去看看。图书馆靠马路的一边,有一个石铺的小广场,我正待越过,却看见有几个行人停步低头在看地下,也就走了过去。地下石块上刻了几行字,是德文,便冒  相似文献   

5.
半拉子人生     
"唉,我这辈子就算了,剩下的时间好好用在孩子身上就行了。"又一个人在我面前这样说,我的眼前,仿佛又多了一幢半拉子工程——不,是"半拉子人生"。进入中年之后,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同窗旧友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了。都说是为了孩子。那口气听来既悲壮又无私,既痛苦又欣慰,还有一种大彻大悟的味道,叫人不由得这样想:嚯,这下他们的孩子就有指望了,就能成才了,就会有出息了。可是往深处一想就叫人疑惑了:他们的孩子真的需要爸爸妈妈用半拉子人生为他们铺路呢,还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打着孩子的名义来遮盖自己的半拉子人生?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我  相似文献   

6.
野灰菜     
好大一片灰菜,是一大片野生的野灰菜。这一大片野灰菜长在马路边,是我每天上班下班的必经之地。马路边秀宽阔,原先是一家种植厂,专门种植各种蘑菇。去年冬,这家厂子搬到了别处,腾出了这大片的空地。空地从去冬闲置至今,春天时长出了些芨芨菜和婆婆丁,接着又长出许多杂草。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必须依赖食物的维系。于是,杂草间便时不时地就有人弯腰哈背地挖些芨芨菜、婆婆丁回去尝个鲜儿。因这儿地处偏僻,公路上少有车辆,附近也没有工厂,吃这里长出的野菜,也算是“纯自然”和“纯绿色”了一回。等芨芨菜把白的花,婆婆丁把黄的花都绽放了时…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19日,旅居纽约的美籍华裔作家、评论家董鼎山先生,在纽约去世,享年93岁。董鼎山,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通过在《读书》《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撰文和出版等身的著作,开启人们对当代世界文学的认识之途。甬沪外滩:从商帮家庭走出新锐报人1922年的宁波江北岸老外滩是一个华洋杂陈、中西文化碰撞的处所。每日大型轮船装载客货,一片拥挤繁忙;百货公司林立马路两边,有大小报关  相似文献   

8.
挪开暖瓶     
刘心武 《文化博览》2006,(10):44-45
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那回事。他和她,三十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旁,说说笑笑,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着  相似文献   

9.
说狗论狗道     
在以前,我一听到狗肉就想吐,因为腥味太大了,我讨厌这种味道。现在,狗肉成了个别饭馆的重头大菜。我想,原因可能就是许多的人就爱吃腥,他们吃狗肉就冲着腥味而去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国内的市场是一个只有20年的市场,美国是一个有着200年的市场,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市场还是一个小孩,美国市场是大人.如果我们站在小孩的角度来看大人,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这中间发生的故事,对于我们思考这个行业非常有意义. 5岁时想知道拉手以后的事 大概在9年前,"9·11"被拉登"强拆"之后,我们参与了重建,在纽约世贸大厦中建设中国中心项目.2002年下半年我去了纽约,开始研究能不能参与重建,前后去纽约50多次,因此跟所有的地产公司有了深度的接触,我发现有几件事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的,于是我就认为那是我们的未来,因为这是大人身上的事,相当于我们在5岁的时候看到哥哥姐姐拉手,不知道他们是恋爱,更不知道会造出弟弟妹妹来,只有长大了才知道,所以我们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早点知道拉手以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文章《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春节,父亲带我到福州与中国亲人一起共度佳节,让我感受一下中国春节真正的传统文化与习俗。除夕那天我们便到达福州,来机场接我们的是爸爸的堂哥。到了他们家,我发现亲人们都急切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看到我们,他们马上将我们请进屋里,一边寒暄问候,一边将上等好茶端出来让我们品尝,使得这寒冷的冬天都变得温暖了起来。当晚,伯伯家准备了一大桌菜肴点心都丰富的年夜饭。我知道中国人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此连载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雅虎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个别懒得去判断我讲的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可以获益匪浅。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话题吧!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  相似文献   

15.
看看美国这一世界头号强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去年随山东省新闻电视考察团赴美考察,圆了我的了解美国之梦。我们在美国停留时间短暂,可以说是走马观花,谈不上深入了解,所以只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美国人创造了高度的社会文明。由于经济的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硬件”文明可谓之现代化。在纽约、洛杉矶、华盛顿的机场,每几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纽约到华盛顿的绿荫大道上,单向4~6个车道几乎排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但交通井然有序。城市建筑风格独特,新颖别致,摩天大楼与豪华别墅相结合,纵横  相似文献   

16.
疲于奔命     
我的一个朋友一人身兼了三份工,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单位上班,晚上七点到十点兼一份家教,每到双休日他还得辅导他带的学生学画。我对他说,你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他一边叹息,一边摇头地说,不是我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而是我不跟自己过意不去,我就活不下去。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关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名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普通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文章《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