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他性格品质中最美丽的华彩在于其自由生命意识,这使他成为梁山108位英雄好汉中为下层人民争得自由的代表。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境界,使人们能在自身的生命历程中发现生命本身的光彩和生气。  相似文献   

2.
唐寅生命意识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寅的一生在人中具有典型性,他的诗歌透露出潜藏的内在情感矛盾和生命意识的涌动。壮志的难酬使其诗歌中充满了“时光易逝,人岂永存”的紧迫意识;仕途的不幸导致了其佯狂自污的叛逆生活方式的选择;但对世俗享受的执着和永不放弃却是其人生追求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生命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自身的重要话题,但在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却不被重视。生命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巨大区别:其一,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令学生感到即使他不能成材,他仍然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用的人,生命教育不认为为了遥远的未来,就应该牺牲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其二,生命教育塑造有个性魅力的人。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拜伦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以自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死亡、生存、生命价值等个体生命的自主意识进行了阐释,以其独特的见解及其实践而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拜伦的生命意识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5.
拜伦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以自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死亡、生存、生命价值等个体生命的自主意识进行了阐释,以其独特的见解及其实践而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拜伦的生命意识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62):22-23
伴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国女作家首次以女性文学的姿态登堂入室,开始中国女性生命意识、价值探讨的"发声"。这一"发声"便不再中断和停止,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连续的独特的女性文学景观,也从中感悟到中国女性对于理想、事业、爱情的追寻,对于生命意识和觉醒,对于本我价值实现的自觉。"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实现价值"的女性执著地寻找属于自己"本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期待,这一发展脉络,体现出我国现当代女性生命意识和价值追求觉醒与探索的不断深入及遇到的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张红运 《天中学刊》2005,20(6):29-33
人们习惯于"老庄"并提.其实,在生命意义的哲学层面上,老子与庄子的生命意识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老子追寻的是本源意义上的生命的自然而然,是一种纯粹的自在状态;庄子的生命意识源于老子而又别于老子,他从更高的理论视角将生命的意义定位于超越自然而然的精神自由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高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可以从儒、道、佛三个角度解读教材中的生命意识:儒家是执著人生,追求不朽;道家是超脱通达,渴求自由;佛家是一切本空,顿悟成佛。文章还对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的苏轼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作了具体分析。最后探讨了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鲁迅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陈子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来自于他的诗歌理论而非诗。但是,他的一首小诗《登幽州台歌》却似洪钟巨响般地奠定了他的诗名。此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正是在这种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的碰撞交织中,凸显了中国古代文学“士不遇”的传统主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以小为大的审美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推行使之在久被遮蔽中得以澄明。教师应当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开掘生命和体验生命,养成一种恒久的生命情怀。”反思我们现在的诗歌教育,多“术语”化解读,缺少深入细致生命体验,忽略对作家深入的体察,也就发掘不出作家个性化所在。诗人袁宏道在诗中戏言:“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可谓一语命中。  相似文献   

11.
自由的实践是教育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新转变。作为一种自由的实践,教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关注每一个人的生命完整性、主体性的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了当前以人为本的应然向度。作为一种自由的实践,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培养其实现自由的能力,关注其自由的走向引领,使其学会正确运用自由的能力,并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受教育者的自由,发挥教育应然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口头文化是相对于书面文化而言的,是广大劳动民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众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是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来创作和流传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由散文的或韵文的叙事作品、诗歌、神化、戏剧、谚语、谜语等组成,在其产生及其发展的过程中,在广大民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自由何以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正是通过实践发现真、达到善、创造美,并使真、善、美统一起来实现人生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庄子美学与自由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自由     
自由与控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的发展需要自由也需要控制,无论是自由还是控制,其合理性的标准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教育自由的实现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教育者自身要具有自由,培养学生自由能力,提高自律水平,通过建立公正的制度保障自由。  相似文献   

16.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西方近代哲学中的自由观念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勾勒出这个历史进程背后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的出发点是常识自由观念,中介是理性自由观念,归宿是德国古其哲学中的本体论自由观念。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各种自由观念都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自由概念。  相似文献   

17.
规范与自由:关怀生命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是一种充满紧张关系的双重生命体,时刻处于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伦理纠缠之中,他们需要道德规范来守护生命的自由发展.但在规范至上的传统社会中,道德规范获得了绝对化的权威地位,道德教育充满了精神生命对自然生命的蔑视与压制、群体生命对个体生命的支配与控制.在规范与自由之间,生命化德育强调的是群己相依、身心相宜的生命状态,以期从规范至上对生命自由的僭越中走出.  相似文献   

18.
人格智慧与价值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自由表明了人作为主体改造与建造活动及其成果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人格智慧就在于推进这一状态使其扩展;价值自由的获得反过来加强和提升了人格智慧。  相似文献   

19.
生命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并不完全与自由本身相对应,只与自由的目的即自由的超越本性相对应。生命美学把对于必然的超越这样一种建立在自由的客观性、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自由的主观性、超越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生命美学看来,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类才能创设出一个自由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20.
自由,既是人发展的前提,又是人发展的结果;既是人发展的目标,又是人发展的手段。自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自由、理性与民主,这既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本质,又契合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自由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哲学关注,在于从尊重生命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出发来培养“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