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1938年2月至1940年9月,共产党员谷牧及"112师工委"潜伏在国民党57军112师开展了一系列地下工作,以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发展党的力量,推动57军112师官兵积极投入抗日洪流,促使57军部分官兵向革命军队转变,帮助苏北恢复、重建了地方党组织。  相似文献   

2.
王燕 《语文知识》2009,(4):92-95
本文通过对先秦文献的考察,从共时平面分析“开/启”这组同义词的异同,并对沈锡荣的观点进行补正。“开”与“启”的本义都是开门,先秦时期,两者涉及的对象都有了扩展,但“开”涉及的对象不如“启”多。除了具有共同的基本义,两者还在一些引申义上相同或相似,如“引导、启发”,“开辟、开创”,“开通、打通”,“开发启用”等,但在这些意义上两者使用都不频繁。  相似文献   

3.
关于“舟、船”的辨析 ,前人虽已有过讨论 ,但都未能尽意。本文试图将此两字置于先秦这一语言发展的断代进行穷尽式的考察 ,尽可能详尽地反映“舟、船”在先秦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皇、帝、君、王"是一组同义词,但学者历来对此有不同理解。古汉语同义词同中有异,本文试图把本组同义词以先秦至汉作为共时层面,上溯下联,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在一个词义的系统中运用多手段、多角度、多侧面、综合型的方法,精确地辨析该组词义。  相似文献   

5.
「私は旅行は嫌ぃだ.ても旅は好きだ.」针对此例句,若要清晰明白地区分两者的不同,即使对于多年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旅行」和「旅」都是很常见的词,而且查阅辞典对两者的解释都是"旅行、出远门",更有甚者解释仅为「旅行=旅」、「旅=旅行」,很难分辨它们的差异。另外,「旅行」和「旅」都可做名词使用,有时亦可互换使用。因此,日语学习者常常感到困惑:两者的词性、词义、用法等是否完全相同呢?以下本文将试着从五个方面探讨「旅行」和「旅」之间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著作中的“君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君子”这个词是先秦诸子著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词 ,它的本义是指君王的儿子 ,随着君王的儿子的封号不同 ,分别指王位的继承人、诸侯国国君、周王手下的卿大夫 ,又引申指诸侯手下的卿大夫、品德高尚的卿大夫、泛指统治者或官员、指贵族或贵族子弟、女子称丈夫或情人、特指品德高尚的卿大夫、儒家对思想品德和才能达到较高程度的知识分子的称呼等。  相似文献   

7.
"诚"的概念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的范畴,在知人论世和对性与天道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字来源于古代战争,后来被引申为真实无妄的情感,表现人的内在本性。"诚"的概念不仅作为一种本体论贯穿于儒家尽心—知性—知天和知言—知礼—知道的思想体系中,体现在个体修身以及天人关系上,还影响着儒家的思维模式,即以主观内省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以"天人合一"为原则的整体性思维,以自身作为实践和思维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知识进路。  相似文献   

8.
王灿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31-133,135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很全面地描述了当时楚地各方面的风俗文化及其特点,其中亦涉及到了饮食方面,因而笔者将以"楚辞"中关于饮食的描写来分析探讨先秦楚地那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先生后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究了"先生后师"教学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师设置阅读任务,使学生自主阅读,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把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们称秦代开凿灵渠的工程总指挥为史禄,其实在汉代,史书只称其为监禄而不称史禄的。监是官职监御史的简称,禄是其名,而其姓失传。直到晚唐才有人称呼其为史禄,这使后人误以为其姓史。不过唐以后许多人仍然称其为监禄或者监御史禄。  相似文献   

12.
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录》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录》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识,其故事和题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耳闻和朋友相赠、借鉴和利用前人的著作和作者自己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结合传世文献与古文字材料来看,赵国郡级职官的记载相对缺乏,目前仅能搜集到郡守、强弩后将、司寇三职。赵国县级职官的设置较为复杂,现可推定有令、尉、司寇、司工、司成、工师、冶尹、宗正八职。赵国郡、县职官系统的不均衡特征可能是由郡与县在主要功能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赵国县级职官系统的复杂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代官僚制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探讨苏轼《杂书琴事》中的琴学观点,揭示其中体现的琴学思想对后世文人琴思想形成和古琴音乐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萧军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萧军在为人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的提携下成长为杰出的革命文学家;他不仅对鲁迅独立的精神人格深为钦仰,且在人生的一路独行中秉承鲁迅人格之独立精神并将鲁迅的侠义质素发扬光大;同时萧军还在文本实践中与鲁迅精神中的流浪气质遥相呼应,并在杂文创作中继承鲁迅杂文现实主义的文风。  相似文献   

16.
陶陶 《培训与研究》2006,23(4):1-4,7
先秦两汉诗学相当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阐释接受活动的理论话语建构,它一方面指向功用接受与阐释思想,一方面指向诗歌文本意义的审美价值的接受与阐释思想。本文论述的是后一种接受言美话语。  相似文献   

17.
胡适与鲁迅     
从胡适与鲁迅生存的时代、家世、所受教育作比较,探索其相同及相异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对鲁迅、胡适有着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二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还是其个人人格的形成都与他们的传统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共有表高程度的副词7个:“极”、“最”、“至”、“太”、“大”、“甚”、“殊”。所用副词不多,但用例情况复杂,小类齐全,已非常成体系。在句法功能方面,《吕氏春秋》中表高程度的副词与其他先秦同类程度副词没有很大差异。但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三家《诗》研究的成果,可以分三个部分全面探讨《鲁诗》在先秦时期的形成渊源及其特色:一、通过《毛诗》、《鲁诗》与《左传》中的“引诗”相对照,说明《鲁诗》最接近先秦诗义古貌;二、从《鲁诗》诗说本身的特色,揭示班固“鲁最为近之”之说;三、从仅有的保留材料中,分析《鲁诗》诗篇、诗句存在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