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一年级湘版美术教材中有一课内容为<折纸动物>,这是一堂集折、剪、撕、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一张普通的纸,能变成小狗、长颈鹿、斑马、老虎、狮子等不同种类的立体动物,以此来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生态的意识.这一课的内容虽然简单,却给了笔者很多启示.美术教育的探索之路也许是没有尽头的,每一次的教学,孩子们都会给老师带来新的惊喜,把这些"惊喜"积累起来,加以总结合理运用,也许就能培养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纸折的书     
《初中生学习》2010,(6):40-41
将纸8等分对折,画圈的地方不要留下折痕,这样做出来的书会更美观。  相似文献   

3.
杨舒渝 《幼儿教育》2013,(10):42-43
材蚂:蓝色、紫色、粉色、红色、橘黄色、黄色、绿色长方形纸片若干。其中红色纸片多一些工具:白胶、丝带一根、玩偶眼睛一对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积极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美术教师运用自然材料与校园环境进行美术教学.对于此时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染纸无疑是一种现成的、富有美感的美术创作媒材。  相似文献   

5.
染花布     
漂亮的花布可以自己做呢,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或是其他小朋友一起做这个手工游戏哟。  相似文献   

6.
杯中纸     
这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寻常的现象。 将一张纸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杯中,这张纸便会被水一点一点地浸湿。当它被水浸透后.就会慢慢地沉入杯底。看着杯底的纸,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纸会沉入杯底呢?  相似文献   

7.
秦佳依 《科幻画报》2022,(8):150-152
草木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其取之自然且用之自然,清新淡雅的自然之色使合成染料黯然失色,纯天然的提取方法更与绿色环保理念不谋而合,其所具有的教育性、艺术性、工艺性,对幼儿的审美教育有着重要价值。将草木染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实现草木染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同时还全面扩充了幼儿美学教育资源。基于此,本文对草木染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实施展开研究,旨在对幼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让草木染在幼儿心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纸钵     
周月 《孩子天地》2013,(3):22-23
  相似文献   

9.
浅谈草木染     
文章通过对草木染概念、风格特点、染色方法和特殊效果的概述,浅论了草木染的审美风格和我们生活中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自然柔和的草木染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的环保生活理念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相似文献   

10.
胭染青衣     
于是萧文夜亲眼看到,那对相爱相伴,却十数年无法相认的恋人,拥抱在一起,最终化成了一堆尘土。  相似文献   

11.
有一对小姐妹。姐姐叫文文,非常懂事,不论做什么,处处都让着别人。妹妹叫闹闹,很调皮,一肚子馊主意,一有机会就想占便宜。  相似文献   

12.
    
恩妈招呼克莱儿说,有一个女友来找她,要她教刺绣,这使她很不耐烦。克莱儿去后,保罗叔叔在喻儿和爱密儿的请求之下,继续讲下去。他知道喻儿会很高兴把他说的话转述给他的姐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纸的制造流程,详细阐述了纸有酸碱性的原因。分析了纸张中酸性成分带来的危害,碱性纸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纸上的暑假     
在烈日的逼迫下.校园里升腾着的是一股“考气”。  相似文献   

15.
纸上少年     
书多了未必是件好玩的事,现在我常常要对着满架的书发愁。不仅架子满了,桌子上也满了,头从书桌上抬起来,才看见一个人的脑袋。高高堆起来的书摇摇欲坠,让我在抬头的那一瞬间发晕。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书?什么时候我又能看得了这么多书?没书的日子里眼巴巴地想书。想到了的都来了,两眼开始发直了。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6.
切不破的纸     
一个生土豆、一张薄纸,谁能挡住锋利的菜刀? 材料:水果刀、纸、生土豆 步骤:1.将纸对折后裹住水果刀的刀刃。 2.用裹住刀刃的水果刀切开土豆。 3.你会发现,水果刀把土豆切开了,纸却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17.
纸和剪刀     
纸和剪刀在聊天。 剪刀对纸说:“你的身材方方正正,没什么特点,让我给你改一改吧。” 纸问:“你行吗?” “放心,看我的!”剪刀自信地回答。  相似文献   

18.
石头磨成纸     
大家都知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毅力,不要半途而废,铁杵真能磨成针吗?我不知道,不过我却看到了石头磨成纸。  相似文献   

19.
渲染之法同白描手法一样,是古以有之。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方法,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被运用于民歌的创作之中,不过它不像“赋比兴”笔法有一个明确的命名和内涵。就现有的文献考证,把渲染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命名的,始见于北宋时代画家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一书中。因此,有论者说,渲染之法肇始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人物塑造、描写的方法之一。到了近代,这一方法又从文学移植到新闻写作中,在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人物新闻的写作中,常常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景物的描写、渲染,对人物心理、行为的刻画形容…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苗族侗族靛染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黔东南苗侗民族靛染工艺流程,研究了每道工序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并给出化学反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