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但就现在的情况看,城镇的家庭教育并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家庭中部分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盲目的现象,甚至出现责任的缺失,这造成了当前城镇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性。该文围绕城镇父母教育责任的缺失这一现象展开研究,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父母教育责任的缺失对孩子身心的影响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旨在呼吁家长强化孩子教育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父爱缺失.有调查表明: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挡一面,父亲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不到三分之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现象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父亲教育缺失?父亲教育缺失的后果如何?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现代家庭教育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家庭教育内容和功能发生缺失和异化:父母因为工作生活节奏的变快而无暇对孩子进行教育,把孩子交给了老人或保姆;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变化也使家庭教育发生许多误区。当今家庭教育的变化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上,  相似文献   

4.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个性发展也得到了限制,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干预。箱庭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它运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一)社会因素导致包办过度。父母甚至祖父母一手包办了孩子的吃穿用行,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这严重妨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是中国广大农村里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几乎没什么概念.长期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供孩子上学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为何物,认为孩子在学校受教育就行了,自己都没读什么书,拿什么教孩子啊.我的父母对我们是如此,我们的祖辈对我们的父辈也是如此,可以说世世代代都是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学生造成的影响,家庭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孩子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同时也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做到松弛有度。  相似文献   

8.
雷健红  卢静 《中学文科》2009,(12):127-128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现实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校在多年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家庭教育的现状,研究探索了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感受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 ,而且家长也不配合……这正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钩的表现。须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绝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孩子身后 ,都有着功不可没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 ,班主任在加强班级管理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 ,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而班主任要想获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更新意识有的家长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 ,认为只要供给孩子吃穿就算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什么品德培养、智力开…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遇到的特殊困难。统筹城乡教育大背景下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因素包括政府、社会、学校、父母和孩子等诸多因素,但在整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父母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民工父母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对子女的良好教育。父母的责任主要体现在要坚定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责任、给孩子营造相对固定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以自身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良好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54):7-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中父母属于重要的教育引导者,对于孩子日后的性格养成以及智力发育、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同,特殊群体隔代家庭教育也在不断涌现,由于隔代家庭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探讨隔代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相关原因,并分析针对问题如何有效改善,提出隔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管理对策,希望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因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异等原因,山区小学半数以上孩子存在着完全隔代教育现象。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由祖辈承担。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这些完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辈对“双减”政策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其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教育的责任,部分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如果利用祖辈自身的优势和山区特有的地理优势等对学生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培育,可以改善当前完全隔代教育的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郭建平 《甘肃教育》2009,(23):12-12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只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每个成员尽到应有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孟母三迁"是古  相似文献   

15.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及其成年人对其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包括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优化孩子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分享。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缺失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上出现缺陷。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注意把握家教的特点和方法。一、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1.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人的成才由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重要因素促成的。先天遗传素质给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发育,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给后天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典型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一个缩影。父母是孩子重要的启蒙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中“先入为主”的原则,父母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将给孩子的后天教育打下了深刻的印痕,孩子的素质往往成为父母素质的映象,许多身边的教育现象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勿毋置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社会环境范围内的部分,更有其独特的和起关键作用的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长期性。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是贯穿自孩子出生之前的“胎教”直至自己“呜呼哀哉”之后的相当长期的过程。每个父母对子女的影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关心家庭教育的同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丰富家庭教育理论。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小学生对家庭生活、对父母言语行为的满意程度;家长教育孩子感到最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先得"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