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来说是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75):186-187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受到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早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产生的积极作用越大,而且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受益终生。而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与行为培养的重要阶段,正是进行养成教育的黄金阶段,为此我们要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学前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学会基本的交往技能、养成良好的交往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选择、架构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互动交往式学习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构建更加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需要的伙伴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幼儿阶段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大脑结构和身体机能旺盛、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工作的重点内容。幼儿工作者应当多角度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此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的起步阶段和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一、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教育家叶圣陶则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倍重视,在学前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锻炼,为其今后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和分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希望给其他幼儿老师和家长培养学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光靠灌输形成的,主要是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步感知形成的。我园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从环境建设、日常活动、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时期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生涯中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一个阶段,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乐观心理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教学资源,采取适合幼儿成长的教学措施来展开幼儿园教育,进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对幼儿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改正,同时也应该做到言传身教,在相互合作中,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家园合作的意义出发,对家园合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支撑。  相似文献   

15.
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助于一个人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都有良好的裨益,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必须按照幼儿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有目的地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将德育融入幼儿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从以上的目的出发,讨论将德育融入幼儿生活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阶段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注意事项、方式方法,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倡导教育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汤晶洁 《教师》2013,(26):80-81
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对于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在幼儿阶段是非常容易形成的。幼儿的年龄小,接受能力更强,所以这个阶段进行行为习惯的塑造是非常有效果的。幼儿在注意力方面难以集中,通过游戏的方法能够较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幼儿阶段是培养、发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应善于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各个层面入手,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培养策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其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0.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