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民族聚落为田野考察点,以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7个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生存与传承等问题。研究发现:民族聚落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场域和主体实践空间;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传承表现为“血—地—业”交织而成的多缘并存的承继状态。具体而言,贵州麻江县龙山镇的苗拳、贵州黎平县觅洞村的黑虎拳和广西平果县春德村的春德壮拳以“血缘”为主导,河北沧州市孟村的八极拳和贵州独山县塘香村的布依拳以“地缘”为主体,云南盈江县喊撒村的孔雀拳和四川宣汉县天台乡的土家余门拳以“业缘”为主干;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师缘关系”是维系其多缘并存的纽带,“德行礼仪”是其文化品性的律令,而“功有其法、舞有其套、击有其术、拳有其理”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技理意涵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F0002-F0002
河北是名副其实的武术大省,我国渊源有序、拳理明晰的民间武术有129个拳种,其中50多种发源或振兴于河北,如八极拳、迷踪拳、形意拳、杨式太极拳等等。河北境内很多区域都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河北体育学院《河北民间武术》课程充分借助地域资源,依托体育院校优势,大力弘扬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武术文化精髓,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套路拳种纷呈的特征从审美趣味、审美需求以及审美风格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认为:武术套路拳种纷呈,一方面是缘于不断地融入了创拳者主体的情感与智慧,对套路动作根据个人的才情、主观意向与认知水平进行了“有意改造”,是创拳者艺术个性和审美趣味的能动反映;另一方面,武术套路拳种纷呈满足了传承者不同的审美需求,是传承过程中的主观遴选和再次创造;另外,所创编与传承的套路拳种在审美风格上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保证了武术套路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在扬武与抑武的交替下仍然保持着拳种纷呈而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徽州武术分布现状及文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徽州区域内共有21种拳种流传,其中歙县和黄山市区分布拳种最多,歙县分布有18种拳种,占拳种总数30%,黄山市区分布有13种拳种,占总拳种数22%。从拳种分布范围来看,徽州地区内分布较广的是太极拳和徽派武术,其中,徽派武术以板凳花、腰带舞和楸担为代表。这些拳种都具有典型的徽州文化特征。徽派武术拳架低、起腿少、重防卫,以自卫为出发点,强调后发制人。习武者抱拳礼让,并相互退步以示尊敬。徽派武术具有徽州文化典型的"归"、"闭"思想。  相似文献   

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运动实践等方法,研究了武术套路竞赛单对统一的历史、特征、方法等问题,经过分析目前武术套路竞赛中存在的技法缺失和劲法失真问题,以及单练套路与对练套路严重不匹配问题,以及对“打练结合”理解的误区,深刻认识武术套路本质与特征,最终提出了“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单特指套路演练,对指套路式的对练,统一是指技法结构一致,实用劲法真实。强调套路“拳势”,单练与对打统一反映了武而文化、体用合一,重视过程,和合中庸等一系列思想,从比更高、更快、更强模式中解放出来,进而比和谐(单与对统一性)、巧妙(拳势结构复杂性)、修养(攻防转化柔化性),形成重体能更重技巧,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比赛更重修养的一种充满东方智慧的比赛模式。结论:1)武术套路构成基本单位是具有攻防技战术特征的——拳势。拳势不是随意的拼凑,必需具备战术意图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可用性即攻防实效,能表现为“对打”。拳势攻防性是套路本质特征所在。 2)遵循套路结构的逻辑,如,路线结构是符合格斗“阵形”布局,动作衔接是遵循攻防转化规律,整体套路符合拳种要求。3)不同拳种的单练套路必需包含该拳种的若干主要拳势,同时,还必须使用主要拳势完成回合式、串联式等的对打形式。4)套路比赛是单练与对练统一的形式,单和对形式都要在“套式”模式下进行,评判主要标准在于对拳势合理性、多变性、艺术性等综合的整体性以及单练与对练的高度一致性。建议:单对统一是体用兼备的真正反映,是打练有机结合,是未来套路发展方向。建议首先在一些拳种比赛中采用此模式,不断完善本模式,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10级武术专项训练中做了小范围的实践运用,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以模因论和文化结构层次理论为依据,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四大拳种的典型技术动作为主线,以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的功法、套路、格斗形式为载体,以与武术“技术”特征和“攻防”特色相关联的文化因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组学量化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田野调查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专家甄别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提取、筛选、凝炼对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体系形成、发展、演变以及不同拳种拳理、拳法、拳路、拳势(式)等形成起统摄作用的文化基因,建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理论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结构模型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拳理基础”“技击思想”“德行思想”“审美情趣”六个维度所涉及的24个文化基因组成。六维度结构模型既能鲜明的体现出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也可为解释中国武术的文化特色提供较为满意的答案。对认识武术文化基因,彰显武术文化特色,守护武术文化家园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共同文化基因和特色文化基因、武术文化基因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摘要:拳种是武术的基因和核心,对拳种的认知并透视拳种所具有的价值和诉求与依存的关系,是当下我们重新认知武术、发展武术的基础和前提。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整体与个体”的角度透视武术与拳种的关系,研究认为:拳种以个体的身份存在于武术发展的空间之中;武术与拳种存在着共性与个性、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拳种是整体的武术发展的核心部分,其未来的走向应遵循共存与平衡、创新与发展的双向原则。只有正确认识拳种和武术存在的轨迹,透视其表达及未来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并寻求拳种与武术合理关系的建立,真正实现拳种的存在与价值,才是个体的拳种与整体的武术繁荣发展的共同诉求。拳种的未来要以“非遗保护”为前提,坚持共存与平衡的双向原则;以“非遗保护”为基础,坚持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路线。不仅有利于拳种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拳种个体身份的重视与认同。  相似文献   

9.
蛇拳     
《蛇拳》是四川峨嵋派武术的一个拳种,而峨嵋派又是与少林派、武当派并列的中国三大武术流派之一。随着武术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流派的拳种和套路相继出现,可是峨嵋派《蛇拳》却到1981年才由万县云阳梁守渝提供出来。 峨嵋派《蛇拳》系梁守渝祖父梁蓰箱(已故)所传。梁蓰箱年轻时跟一和尚学得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拳种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的中国武术(传统武术)基本上都是以拳种为模式存在的,而各种风格独特的武术拳种,可以说是中国武术最显著的特征.拳种在内容构成上有"拳势"与"拳路"的二元结构特征,其中以技战术合一的拳势为用的基本单位;以程式化拳路演练为体的展现形态,拳势与拳路就是体用的二元统一.拳种在技击元素上呈现单一性特征,单一技击技法是拳种的技术源头,拳种在表现形式上以套路演练为标志,套路是技击技术艺术化的表现,拳种在训练过程上以求劲悟道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峨眉罗汉拳     
中华武术瑰丽多姿,少林、武当、蛾眉各派同源分流,但都是历史的产物。峨眉罗汉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而成的一种以法为主,以形为辅的拳种。早在明代流行的《峨眉道人拳歌》中就包含着一些罗汉拳动作,峨眉罗汉拳便是在继承这些动作的基础上,加上“十八罗汉”形态和蛾眉拳法而形成的法象拳术。  相似文献   

12.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比较等方法,对甘肃境内内武术文化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典型拳种的地域风格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甘肃“西枪东棍”农牧两分的地域分布特征,是由于历史时期的甘肃地处农牧交汇地带,受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以八门拳、天启棍、壳子棍为代表的本土武术拳种较好的保留了古代武术元素,呈现出原始、古朴的地域风格特征,是由于历史时期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条件、封建保守思想、及经济落后等原因阻隔了武术间的交流与传播,形成武术的封闭性,其原有的传统、质朴的风貌得以保存。为中国鲜明的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3.
洪拳是岭南五大名拳之首,也是岭南武术拳种中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的拳种,其他岭南拳种大多与洪拳有着密切的联系或受其影响,洪拳与清代洪门天地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洪拳在传承及其发展演进中,不同的时期其技术风格从早期的追求象形、中期的追求神似,到晚期的形神兼备,刚柔相济,与中国武术体系整体演进几乎同步.通过对三展拳及铁线拳的图谱研究,提炼出传统洪拳的技法特征.  相似文献   

14.
社火拳是一种流行于我省陇南一带城乡别具风格的地方拳种。每逢春节至元宵节,在闹花灯,扭唱秧歌调的社火节目中它以武术形式出场表演,为节日增喜添色又活跃气氛。这种拳术或器械的武术形式表演统称社火拳。亦称秧歌拳。 社火拳多演于晚上。同其它社火节目配伍。从内容上看,社火拳包括刀、枪、剑、棍,长短软兵,软拳(拳术)等。但其套路结构确与一般武术有较大差异。它的套路动作慢而冗长,有时一个套路可长达十余分钟。动作多以左右对称,也有前后左右的四方对称。当地人称其曰对环子或曰走四门。故套路结构布局多为正方形。社火拳讲究“拳打一叶蓆”,即在一张芦蓆大小的场地上演练。也就是无论刀枪拳棒任何套路,只能在  相似文献   

15.
查拳是中国武术运动中的一个优秀拳种,构成中国查拳体系的项目有:弹腿、查拳、器械、对练、查拳技击方法五个部分.本文对每个部分都简要地介绍了各自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这篇文章是对我国文化遗产——武术运动挖掘整理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比较等方法,对甘肃境内武术文化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典型拳种的地域风格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甘肃"西枪东棍"农牧2分的地域分布特征,是由于历史时期的甘肃地处农牧交汇地带,受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以八门拳、天启棍、壳子棍为代表的本土武术拳种较好的保留了古代武术元素,呈现出原始、古朴的地域风格特征,是由于历史时期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条件、封建保守思想、及经济落后等原因阻隔了武术间的交流与传播,形成武术的封闭性,其原有的传统、质朴的风貌得以保存。为中国鲜明的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8.
源远流长的武术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优秀遗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军事战争的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发现和总结了徒手攻防的科学规律,创造了我国武术宝库中流派众多,各具特色的拳套。尽管各种拳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但在运动技巧上对“动”与“静”都有具体的要求。我国著名的查拳非常强调“行如风,站如钉”,华拳则要求“动如奔獭,静如潜鱼”,而包括查、华等拳种的长拳运动,其最鲜明的技术特点之一就是“动迅静定”。鉴于“动迅静定”对武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选取5所体育院校套路专项课作为调查对象,对“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武术教学提供一种模式与参考。分析认为:套路专项课教学内容拳种化,拳种独特功法缺失;体用脱节,套路动作拆解实用教学不足;以技术传授为主,忽视了武术本质和学生个性品质教育;教学评价单一,主要是套路单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出现套路专选人少,学习兴趣低,遗忘率高,难以传承拳种精华等问题。为此,依据武术本质特点和教育原理,经过经验总结,提出“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回归实践应用效果突出。主要结论:1. “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教学指导;由武术功能决定教学内容结构,以全面教学目标引导教学方法,形成的一个教学体系。2. 该教学模式以拳种主要技术为主体,以套路学习为主线,形成功法、套路、用法三位一体教学结构。3. 纵向掌握拳种核心技术和技能,了解拳种完整技术和知识结构;横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群体凝聚力为教学目标。4.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主观能动性,运用“三体”法感知“内外合一、体用兼备”的魅力。5.模式操作程序,由功法入门,由套路求法,由实用求真。  相似文献   

20.
"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一个常被提及、充满神秘、让人想象的概念。内家拳概念需要进行梳理,由于内家拳概念模糊,特征不明,由此可能滋生传统武术神秘主义以及反对玄学进而忽视传统武术理论研究,而这些都将成为武术健康发展的障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助牛顿经典力学对内家拳概念的产生及演变、内家拳劲力的意义和作用、内家拳特征展开探讨。长期以来二元对立观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局限了对内家拳的视角,言"内家"必提及"外家",甚至认为内外家是武术一种分类方法。应该说传统武术有内、外家之说,而内、外家的武术分类并不严谨。内家拳的最初概念,指的是王征南一系的浙东内家拳;而其后内家拳概念转移到清朝影响深远的三大拳种,并沿用至今,这是内家拳概念的演变过程。内家拳劲力相对稳定,与内家拳概念的演变相比,劲力是贯穿内家拳体系关键"基因",不受拳种盛衰、流派增减、风格变化的影响。内家拳的特点主要有:哲学式的表达方式;主静处雌内家拳整体风格;后发而先至内家拳技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