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写随笔     
套话=假话 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罗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罗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 实际上,“套话”的实质就是“假话”。编辑之所  相似文献   

2.
套话=假话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实际上,“套话”的实质就是“假话”。编辑之所以把通讯员的“假话”说成“套话”,不过是一种委婉说法罢了。比如:动不动就给主人公加上一句口头禅“谁叫咱是党员(干部、×长等)呢”,这话是否主人公说过,使人怀疑,纵然说过,也不必非写上不可。因为,此话用滥了,反显得不真切,这是其一;用上它,未必能看出主…  相似文献   

3.
我当报纸编辑多年,对附稿件来的信起初不重视,认为信上无非说一些“关照”、“扶助”之类的客套话。一次,一位老编辑对我说:“附稿信疏忽不得,它是编辑了解通讯员和作者写作动机的重要渠道,是对来稿的有益的补充和旁证,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的一个来源。”他的话使我开始注意阅读附稿信。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新闻界,都把积累资料当作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曾经担任过美国《纽约时报》总编辑的卡尔·范·安达,重视学习和收集资料,学识渊博,工作出色,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编辑”。他说过:“一位合格的总编辑,首先应当是一位合格的资料员。”套用他的话,我觉得可以说:“一位合格的通讯员,首先应当是一位合格的资料员。”这里谈一谈我个人在搜集和使用资料方面的体会,供通讯员在成才路上参考。1957年,我调进报社作编辑不久,就发现:自己在采、编、写方面为什么点子这么少呢?观察和  相似文献   

5.
我当报纸编辑多年,对附稿件来的信起初不重视,认为信上无非说一些“关照”、“扶助”之类的客套话。一次,一位老编辑对我说:“附稿信疏忽不得,它是编辑了解通讯员和作者写作动机的重要渠道,是对来稿的有益的补充和旁证,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的一个来源。”他的话使我开始注意阅读附稿信。在我们报社,附稿信每天有几十封,我把这些信分成四类:第一类,诚挚的表白。这类信大都是表明为什么写稿和对编辑的期望。我选择有代表性的及时回信鼓励并提出努力方向。第二类,可靠的依据。这类信写的是稿件的一些旁证、数据、来源等,很有参考价值。我将这些信和稿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业余报道工作中,我有这样一条经验,即通讯员除了具备刻苦精神外,还要具备“编辑意识”。编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编辑思想。即报刊编辑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宣传思想和计划。通讯员如果缺乏编辑意识,就不可能写出一碰即响的稿子。那么,如何提高通讯员的编辑意识呢? 一、站在“点”上,想到“面”,点面结合出佳篇基层通讯员,大都是在本单位寻找材料写稿子,这在客观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据一位老编辑说,在选择稿件时,首先要把它放在社会这架天平上,去掂量它的价值。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既要看“点”上(指拟选用的这篇稿件),但想  相似文献   

7.
要善听(下)     
本文上部分,讲过记者和通讯员采访时要善听,现在再来谈谈善听还要辨真伪的问题。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和通讯员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采访时听到对方的谈话,哪些话可信,哪些话又不可信,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不好,会把不可靠的话当成可靠的话听,甚至会把假话当成真话听,如此写出的新闻报道,其后果是轻者产生片面性,重者会造成浮夸失实。在聆听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记者或通讯员要辨别出采访对象说的哪些话可信,哪些话又不可信,或者是哪些话有夸大之词,哪些话说出了真情……对  相似文献   

8.
20余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连队战士报道员,到团、师、军新闻干事,再到《解放军报》的记、编辑。回顾这条虽不辉煌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成长之路,我有一条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越是同行、越是同吃一锅饭、同揭一杆旗的“自家人”,越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否则,就越容易出现“一家人常说两家话”、“最陌生的人是自己人”这样的滑稽和尴尬。2001年元宵节刚过,《解放军报》年度记会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一个记的凳子尚有余温、编辑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的“老”记、新编辑,我发现不管是会上还是会下,编辑、记之间,最热切的渴望、最迫切的期盼,是希望彼此能够有更多的沟通、更深的理解。联想起平日里经常听到有的作抱怨“真不知道编辑是怎么想的”,而编辑又常常感叹一些作“说了那么多还是没领会我们的意图”这样的“残酷现实”。我更加感觉到通过《军事记》这个桥梁,加强记与通讯员队伍沟通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我谈了上述感想并提出上述建议时,《军事记》的领导和编辑们非常重视,当即决定推出《编辑心语》这个小栏目,并厚爱加错爱地让我来先开几炮。面对记、通讯员队伍中的如林好手,面对编辑阵容中的方家硕儒,我战战兢兢地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唉,不多罗嗦了,反正是聊天,聊得大伙觉得中听,我就多聊它几回。如若大家听得乏味,不妨直吹“口哨”,我会赶紧闭嘴,另请高明。  相似文献   

9.
有些通讯员队伍的稿件,尽管写得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文笔也相当流畅,但如果仔细一看,则美中不足——不是这个地方有错别字,就是那个标点用得不正确,等等。这些同志或许会认为,稿子有点小缺点无关大碍,编辑会斧正的。这种把“文病”甩给编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一些通讯员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想法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没有与编辑将心比心。编者们每天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通讯员们如果把“文病”甩给他们,势必会给编者们增添更大的工作量。编辑一旦没注意漏下了你文中的小毛病,就会影响稿件质量和宣传效果。二是有些通讯员还没有理解“好…  相似文献   

10.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写的文章竟然会被新闻网采用。那几天,我先后接到特约通讯员刘业林、冯作平打来的长途电话,非常高兴的告诉我说:陈大姐,您写的那篇“军中百灵鸟——记军旅歌唱家耿莲凤”一文我们在“千龙网”和“天讯网”里见到了。他们的兴奋之言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我立刻把这则消息告诉了《工人日报》“国防巡礼”版和《光明日报》“军事版”的编辑。他们在欣喜之余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作为一名基层业余通讯员,此时此刻那种幸福感是可想而知的。我由衷的感谢通讯员朋友为我传递的这则信息。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有一位报道员向我诉苦说,现在通讯员写批评稿很难,特别是写批评顶头上司的稿子更难。他说他们乡的领导每逢上级机关来人,必搞大吃大喝;自己满腔愤慨,就是不敢写,怕写了领导给穿小鞋或丢掉饭碗.此类事情我也曾遇到过,但也没敢去写。请问,对这类事情,我们通讯员应该怎么办?又该怎样写呢? 辽宁北镇县安春英安春英同志: 你反映的情况很实际,的确,通讯员对写批评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人和事的稿件。还愿意去写;但一遇上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劣迹或本单位的“家丑”,就不敢写了,这其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通讯员——人民事业的积极分子遇到该批评的而不  相似文献   

12.
渴望好稿     
好稿太少了,这几乎是所有编辑同事共有的感受。一些通讯员朋友可能不理解:我不是投了许多稿件,也没见编用,你怎么说“没粮没米”呢?确实,每天案头都有一大摞稿件等待处理,但有时候一天也难选出一篇象样的稿子。你说,能不让人心焦吗? 从大量被淘汰的稿件来看,不能用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类:  相似文献   

13.
近来常听到有通讯员、甚至相当老的通讯员问:“记者和通讯员是什么关系?”老实说,提问的人未必丝毫不懂,所以明知故问,是因为“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乃至“裂痕”。  相似文献   

14.
当年,焦裕禄为治理兰考栽下的第一棵泡桐,随着年轮的扩展已长成参天大树,被兰考人称为“焦桐”。我这篇文中的主人公“栗家五兄弟”就成长在这棵树下。他们致力于党的新闻事业,尝尽了辛酸苦辣终有收获:五年来,他们采写的新闻稿件被中央和省市报刊、电台采用1800多篇,并被县、市新闻单位连年评为先进、优秀通讯员。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多少年来,这句话激励着无数奋发有为的青年,同样也鼓舞着老大栗志启。他脱下“国防绿”回到家乡后被分配到县机械厂工作,厂领导得知他在部队是个“笔杆子”,就把采写新闻的任务交给了他。从此以  相似文献   

15.
从事了十来年的报纸新闻采编工作,接触过很多通讯员,其中不乏文采飞扬者,但更多的通讯员则是在稿件采写上很勤奋,稿件的量也很大,但却往往因为刻意宣传的味道太重,提供不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稿件。有时偶尔也会出现不错的题材,但因为采写者太急于表现单位领导在新闻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所以往往会导致稿件文字程式化,领导说的话似曾相识,并且以空话套话居多。虽然在编发过程中编辑也会努力去扭转,但因为这些稿件太过于生硬,所以即便有修改,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听一个官儿在大会上讲话,或亲切地握着你的手讲话,一下子就有了感觉:官话!为什么一听就能听出是官话?这就是因为官话与平常话不同,官话就是不实际的话、虚话、套话、假话,模棱两可,瞒天过海。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记者采访就像蜜蜂采蜜一般。我说:编辑也和蜜蜂一样,同样在采粉酿蜜。不过,记者要“飞”到很远的“山野”去,编辑却在身旁的“花园”里,这个“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就是通讯员用脑汁和劳动写出来的稿件。蜜蜂飞织在万花丛中,哪怕是一朵小小的花儿,只要有点点花粉,它都要去采集下来酿蜜。编辑呢,也应该如此。只要通讯员来稿中有几句可用的东西,都应当摘编发表。一九五八年秋天,正当陕西全省播种小麦的时候,有关这方面的稿件像雪片一般,纷纷而来。但是,这里边有些稿件不好,无法见报;就是能够见报的稿件,也要经过去粗留精的编写。这时,我们的编辑,就在这片秋播稿件的“花园”里采起“蜜”来。经过一番选择,在通讯员巴山人、蒲兴华两  相似文献   

18.
编辑工作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了,有的人还没有解决。我想还得把鲁迅请出来解答。在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里讲到他第一次见鲁迅时,在谈到出版编辑工作时鲁迅对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过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短短两句话就  相似文献   

19.
编辑桌前,时时有热心的通讯员对坐恳谈,或商量稿件,或传递信息。这种沟通和联系,无疑对双方都有裨益。但也有少数例外的情况。有的通讯员朋友虽频频送稿。可取性却不大,只想靠编辑的“帮助”把稿子发出去。这既难为了编辑,也无助于通讯员自身的提高。有直言不讳的通讯员告诉编辑,自己单位正在评定职称,要争取个政工师,就必须有省市级报刊上发表过的论文,事关前途,请开绿灯。与此相类  相似文献   

20.
据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4月2日载:该报一周统计,接待送稿人员90人,寄给私人稿件105件。“送稿热”令编辑们很伤脑筋。作者写稿,都盼着发表。但要想做到“弹无虚发”,根本是不可能的。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不能保证篇篇精彩,如不适用,祈代扔掉。”鲁迅先生每每投稿,也不指望倚名必登,更不盛气凌人,并表示:“决不认偶一不登而放笔也。”这种正确对待用稿和尊重编辑的胸怀,是多么地难能可贵。然而,有的通讯员投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