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丰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情感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意传授的知识,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其中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时,就会开始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就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秀霞 《考试周刊》2011,(90):90-90
语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存在于知识传递的全过程。可以说,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以及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接受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洁 《福建教育》2011,(10):36-39
科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儿童在科学探索、体验、发现过程中师幼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儿童的个体或集体中加以传递并获得反馈,同时也包含儿童将信息、思想、情感传递给教师并获得反馈。它是儿童科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存在于儿童科学学习的每个环节,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这就意味着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如何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更意味着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指导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怎样的指导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就教师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使用有效的指导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芳 《新疆教育》2013,(12):138-138
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地对自身的活动以及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如环境、情感、观念等)进行持续性、批判性的审视、思考、探究和改进,力求调节并完善自身的学习,达到学会学习目的的学习活动。它具有自主性、批判性、发展性、迁移性、探究性、创造性等特征。1反思性学习的特点和意义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该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生的发展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他人的经验和知识,而是要把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身心,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传递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情感的传递。缺乏情感的知识,没有情感的观点,必然是生硬的、是空洞的,也是学生不愿接受的,即使教师强加给学生,学生接受也是暂时的。语文学科更是富含情感的学科,知识的传递必然要以情感为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融入情感,则语文课堂是一潭死水,了无生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学习。我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提升教师素养,丰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并不需要创造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他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知识;教师并不需要研究,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他人研究出来的成果。于是,课程常常就只被认作是一套由外部专家设计的内容纲要和行动程序,教师只要通过理解、诠释和执行,使预设的课程变为实际的活动即可。今天的学校教育,对教师已经有了新的专业要求。因为今天的教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更是一个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以及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这就意味着对教师来说,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出发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授课和学生认知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情感和意志的交流过程。人们惊奇地发现 :知识传递的渠道日益拓宽 ,但情感联络的大门渐渐关闭。我们要知道 ,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富有理性的知识 ,而且要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富有情感的精神世界。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如列宁所说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选择作用。人们愿意接受情投意合的理论、意…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概念。阅读教学活动是通过阅读教学过程来进行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语文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并与听说写诸种教学过程共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性格、习  相似文献   

10.
张丽 《文教资料》2009,(28):73-7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一定要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和教育活动一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认识和发展的程度来衡量。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传递与接受的关系,还有感情的交流、道德品质的渗透、思想上的共鸣等诸方面的联系,这种情感上的联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把这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情感,称之为课堂心境。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人有七情六欲,孰能无情。"情感是一种伴随着人成长,与生俱来的体验客观事物的态度。通过传递情感的方式可以让知识更具丰富性,而相反的在传递知识中,如果缺乏情感的灌输,则会显得空洞、生硬,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就算勉强接受了,其记得也不牢固。特别是语言类学科更极富情感,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引入情感。没有融入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生命的激情,更无法让学生体验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总之,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渗透情感教育,要充分利用情感,从而营造更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朱迪 《生物学教学》2004,29(3):16-17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和载体。整个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的反馈情况、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赖语言。教师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课堂教学的语言美,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中学  相似文献   

14.
“情”,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这里讲的“情”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投入,对学生的爱、尊重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学生在学习情感总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逐渐萌发,进而进发出对教师的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种相互依赖的生态式存在。儿童和教师作为学校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成长发展的。教师会以他的知识、情感、人格影响儿童.儿童也会以其经验、情感、个性反作用于教师。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双方“共生”“共荣”的结果。教师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反向思考一下,儿童也未尝不是教师再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甚至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实行着对教师的文化改造。然而,回到教育的现实中,儿童和教师相比,在制度化的教育范围内终究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对于占据制度高位的教师,儿童能对教师进行文化改造吗?有哪些具体表现?改造的方式和过程如何呢?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教育过程中,师生间融洽、和谐的情感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的教育氛围起着重要作用。一、情感是教学工作的动力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在知识、技能上的传递,也是师生在情感、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效果。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师是人师,而不是教书匠,真正的知识传递是包含着思想感情的传递。”教学实践的大量事实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张颖 《成才之路》2010,(20):45-45
看了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使我深有启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课堂那么富有生机,学生的兴趣那么高昂?而有的课堂却那么沉闷,学生总是在被人牵着走。完全失去了学习主人的地位。一方面在于教师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包含信息双向传递及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规律的运用,而且还应该重视情感、意志、个性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精辟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讲到:“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特别是对特殊教育对象——聋哑学生的教学,单纯传授知识往往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重视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尤其要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师生的心理沟通是教学的成功之道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爱的需要适度满足,可使学生自尊的情感得到发展,由此可以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学习、智能发展的过程.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促使学生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也就是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贯彻《纲要》精神,落实科学教育目标,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让幼儿真正地"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