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就以"爱满天下"的思想,为中国的幼教事业开创了一片新大陆。在与孩子们接触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中体会到了"爱的教育"重要性。爱,就像空气一样,它存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但常常因为寻不到踪迹而被我们忽略。  相似文献   

2.
男女中学生之间常常产生一种异常强烈的渴望与异性在一起的依依不舍之情,这就是中学生最初的恋情。作为教师,我们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视之为洪水猛兽,轻易认定为恋爱的范畴。要正确地处理好学生之间的"恋"和"爱",积极地引导和帮助他们,是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正>算两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也被称为富比尼(G.Fubini)原理.学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同学们一定知道,"为了得到一个方程,我们必须把同一个量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波利亚),即将同一个量"算两次".算两次的典型做法是选择一个适当的量,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它,"一方面,另一方面,综合起来可得".好像三步舞曲,这种舞曲常常在求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听到.本文中仅从近几年江苏高考数学题中举出几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深赞赏一句话——我们既不能"跪着听课",也不能"骑着听课"。我们在听名师的课时常常丧失了自我,因为是名师就盲目崇拜,失去了辨别力;而在听青年教师的课时,往往是看缺陷多,看错误多,提意见多,挑刺多,是骑在人家脖子上去听。抱着这两种心态去听  相似文献   

5.
两解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解题观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习惯去考虑什么样的情形会出现两解,而一旦出现两解是否取舍,怎样取舍,相对关注得不多.在三角计算中,两解问题常常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检测项目,侧重的正是"取舍"问题.学生常常能顺利解出"两解",但又往往忽视对"两解"的存在性进行检查、判断,或者即便加以检验,也时常是从表面现象出发,而未作深层次的挖掘与探析,导致错误层出不穷.三角题中的两解问题之所以显得  相似文献   

6.
<正>一、被动的教育现状回顾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社会,当初都是充满了美好的希冀与憧憬,自信满满的。可如今,我们已经相伴走过了十多年,扪心自问:课程改革之路究竟走了多远?学校教育究竟有多大变化呢?学生们仍然常常处于一种"被学习"状态中!我们常常在追寻,也常常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自己不想学呀!我们这是在逼着他们学习啊!……其实,我们早就找到了造成学生"被学习"状态的症结所在,只不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98-103
在京海两派领衔人物沈从文和施蛰存都市书写的笔下,主人公常常以"漫游者"的姿态出现,用一种漫游的形式观察和打量都市,形成独特的审美经验。在沈从文作品中,都市是其主人公借以逃脱居室逼仄的一个场所,但主人公常常被都市拒绝而逃回住所;施蛰存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漫步于繁华的街头,此时,都市成为一个催化剂,催化着人的欲望。两派代表人物的都市书写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常喜欢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或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殊不知,有一些名言警句是被人们用"歪"了,以至于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我们不妨从中找出几句  相似文献   

9.
困惑一:职称困惑教师职称评定作为一种激励工具,目的是通过职称评聘,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是,现实生活中这种激励工具的作用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王老师年近50岁了,2008年申报高级职称时在区教育局初评过关,但在市教育局评审中不幸落选。2009年,王老师通过反思对比,买了两本书,发表了两篇论文,弄了两个荣誉称号,结果在区教育局的初评中落选。2010年,经过"高人"指点,继续努力,又弄了两个证书,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体育课堂的教学是一种艺术的展示,那么这场艺术的展示是由一幕幕细节组成,体育课堂多姿多彩,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们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  相似文献   

11.
大侠 《大学生》2013,(24):28-29
正"我是神仙,猜你会来"大爷50多岁的时候,老伴得癌症去世,有两个儿子,没怎么念过书,靠开出租车和送快递为生。如今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偶尔大爷会抱着小小的重孙子来到村委会,那一天,小院会特别热闹,因为大爷会比平常更加兴奋。每天下午五点以后,村委会的阿姨们陆续下班回家,大爷把大门一锁,这小院就剩下我们祖孙两个,我常常在大爷关上大门的那一个刹那,产生一种恍惚的错觉,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爷爷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一年开始,我们充满憧憬,充满期待,又充满信心。那是因为我们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过那么多的惊喜,那么多的振奋,那么多的鼓舞。这一年将作为一个新的时代的开端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豪迈地跨入新的一年。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将要以丰硕的成果向世人呈现,然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十三五"规划大幕的拉开。中国将站在新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它独特的精神"场",让班级精神成为一种文化渗入学生心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常常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柔性教育对待学生,然而为使教育直抵学生的心灵,有时候我们不妨采用一种更为震撼的方式来唤醒学生的灵魂,可以通过"极致行为、高峰体验、相反预期"等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师,你在习惯处行走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然而一个人的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乃至生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在习惯处行走吗?我们需要时时反思.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常常被师长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学校的语文老师也常常每个学期末都给我们开列一份长长的书单,叮嘱我们要认真阅读,有时还要写几百上千字的读书报告或者笔记;但我们从未被告知为什么要读书和如何读书——这也是让我困惑了许久的问题。现在,借"世界阅读日"的机会,我不揣冒昧尝试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读懂父亲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懂"的过程——学习一种知识,了解一种事物,掌握一项技能,理解一个道理、一种情感、一个人物,明白一种心意、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人懂得多了,便长大了。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很懂事;有的人年纪一大把,仍然很不懂事。年轻的你,正在试图弄懂这个世界和你自己。在懂与不懂之间,常常会有故事发生,有情感碰撞,有心灵振荡。请以"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千字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7.
白纯舵 《辅导员》2013,(18):47+32
我们常常在听课后,口中蹦出一个词"这节课挺自然的"。听比较心仪的优秀教师的课,我脑子里不断浮现出一个形容词——"自然"。什么是自然?大的方面讲,是理想,是追求;小的方面讲,是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细节。自然的语文课是一种追求,一种整体美,一种境界。一、教学语言的自然教学语言的自然是一种不做作、不虚伪的自然,语言流畅,觉得前后逻辑连贯,自然而然就形成这样  相似文献   

18.
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甚至认为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一直以一种较单一的方式存在着,既促进着我们的教学也限制着我们的眼界。虽然大家都认同考试并不是评价教育教学的唯一方式,但一种更合理、更人性、更可操作、更有效的评价方式也一直是大家在探讨和摸索的方向。既然我们都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那我们就用我们的方式去尊重这种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期快乐大考场的题目是"我发现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常常把"书本"与"生活"视为一个人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其实,有时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五彩斑斓的大自然和精彩纷呈的生活常常会给我们以豁然开朗的启迪,而这种启迪给予人的力量是书本中的文字所无法企及的。所以,宋代大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自然似一幅画,色彩鲜艳;生活就像一首歌,美妙动听。当我们留心自然,或者用心感受、品味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大自然与生活都是一本意蕴无穷的书——  相似文献   

20.
<正>炼字,也称炼词,顾名思义,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对所用字词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的一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常见诸诗歌。古人为了炼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熟知的贾岛"推敲"的典故,也是炼字的典范。其实,不仅诗歌需要炼字,任何文学体裁都需要炼字,人物传记也不例外。高明的作者总是通过炼字,让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熠熠生辉,神采飞扬。在此,笔者以人教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