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函 《课外阅读》2012,(19):38-39
她出生在江苏南京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两岁时,她还不会走路,父母吓坏了,以为她得了什么病,就带她去医院检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她发育比较慢而已。虽然三岁的她走路还要搀扶,吃饭也得喂,但母亲仍为她的健康而开心。后来,她渐渐长高了,可以自己走路  相似文献   

2.
孩子1岁左右开始学步,从父母牵拉到独立行走,步态自然多是摇摇晃晃,两条腿呈八字形分开,形同醉汉;两三岁后的孩子走路较自如,但动作不协调,速度不均匀,呈头重脚轻的样子;三四岁后的孩子已掌握行走的动作要领,虽步伐尚不均匀,但动作协调,步子也稳健多了。此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行走时的步态,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一般来说,3岁后的孩子出现以下步态,应视为异常。鸭步。孩子行走时两脚距离很宽,身子左右摇晃,肚子前腆,上楼梯要一只脚先上去,另一只脚再往上提,颇为费力,走路的姿势像只鸭子,应怀疑为进行性肌营养…  相似文献   

3.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有了汽车,出门能开车去的地方就绝不走路。曾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得知我都是带孩子走十几分钟路上学时,表示敬佩和难以做到。我说:"你也试试吧,带孩子走走路,是个很不错的亲子体验。"从孩子一岁半上托班时,我们就开始了上下学的走路时光。  相似文献   

4.
小雨 《中华家教》2011,(4):38-39
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都会想把爱全部交给孩子。爱往下走,为了自己的最爱的女儿,她辜负了最爱自己的母亲。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照顾她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从独生女儿两岁半时就开始对她进行“早期教育”。她给孩子念各种绘有图画的书,还自制日文的假名卡片,教完平假名,又教片假名,然后再教汉字。就连走路,她也要教孩子认读各种招牌。她参加烹饪演讲会,也不忘带上孩子,以让孩子掌握有关食物的营养成分方面的常识。就这样,在母亲的“精心”栽培下,孩子到了3岁时,已具有相当的读写能力。然而,好景不长,孩子从3岁半开始,就常常半夜里哭闹起来,一直持续了一年多,而且这种状况还越来越严重。无奈,母亲只好停止了过热的  相似文献   

6.
花好不在盆     
梅芬 《小读者》2011,(1):16-16
自从8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小译2003年出生,先天性聋,无遗传。两岁时,妈妈因她是个聋孩子而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爸爸此后对她也不管不问。小译家庭非常贫困,她还不会走路时奶奶就背着她去厂里干活赚取生活费,六七岁时奶奶就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去厂里干活,八岁送到聋校读书。二、问题陈述小译的性格非常偏执,她想  相似文献   

8.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相似文献   

9.
《快乐阅读》2008,(4):48-48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女孩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相似文献   

10.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  相似文献   

11.
张鸣跃 《教学随笔》2013,(9):10-11,23
许淑玲,洛阳人,婴儿时就是小儿麻痹,无法医治,定型了。幼年,站起来和走路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她能看懂别的孩子走路的那种幸福,也能看懂妈妈的眼泪和愁苦,所以她就沉静少语,静静地看,咬紧着嘴唇。三岁那年,突然有一天,在妈妈不留神的一瞬间,她脱离了小推车,爬向正在玩闹的幼儿群体。妈妈根本不知道她是怎样脱离推车的,尖叫着去抱她,她头一回惊天动地地哭叫起来,发疯地挣扎起来,  相似文献   

12.
《家教指南》2008,(6):33
一要让孩子走路回家。离开家人一整天,孩子见到家人往往会有“撒娇”的表现.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家长在接到孩子时,可以给孩子温暖的拥抱以示爱意,但如果离家不是很远,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走路回家的体力了,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也是给孩子“已经长大”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公园草坪上,一位母亲弓着腰,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汗流浃背地教孩子走路。有母亲的搀扶,孩子挺着胸,夸张地向前迈着大步。母亲一松手,孩子马上歪倒在草地上,母亲顺势躺在孩子的身旁,逗弄得孩子咯咯咯地笑。熟人跟她打招呼说:"你孩子还未学会走路啊?"她抬起头,一脸坦然地微笑着回答:"是啊,我孩子学得慢。"随即又抱起孩子继续学步,笑容依旧荡漾在脸上。多美好的画面!三年前看到的那个画面,让我警醒:晚点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旦掌握了要领,他的表现不比别的孩子逊  相似文献   

14.
每天上下班途中.都会看见一位“学走路”的老妇人.老妇人大约60多岁.典型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眼歪口斜.脖颈僵直。扶着她学走路的.有时是和她年纪相仿的老者,有时是年轻男女.想必是她的老伴和儿女吧。她的身材高大臃肿.开始时需要两个人搀着.每挪动一步都非常缓慢艰难.她大汗淋漓.搀着的人也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5.
公园草坪上,一位母亲弓着腰,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汗流浃背地教孩子走路。有母亲的搀扶,孩子挺着胸,夸张地向前迈着大步。母亲一松手。孩子马上歪倒在草地上,母亲顺势躺在孩子的身旁,逗弄得孩子咯咯咯地笑。熟人跟她打招呼说:“你孩子还未学会走路啊?”她抬起头,一脸坦然地微笑着回答:“是啊,我孩子学得慢。”随即又抱起孩子继续学步,笑容依旧荡漾在脸上。多美好的画面!  相似文献   

16.
有个叫茜茜的小女孩,和我做了三年的同学。这个有着特殊命运的女孩,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据说,所有健康、美丽、聪明的孩子在降生时,都被上帝亲吻过。但在小茜茜降生时,上帝一定是睡着了,忘记去亲吻她。她出生后的三年都在小车上坐着,站不起来。一双细小的眼睛视力只有0.1,还是斜视。现在她已经12岁了,但看上去只像个三四岁的瘦弱小孩。更可悲的是,医生断言,她永远也不可能长大了。在茜茜终于学会走路后,她的爸爸妈妈把她送进了学校。她背着一个和她个头差不多的书包,开始面对这对她来说甚至有点残酷的校园生活。学校里有很多调皮…  相似文献   

17.
苇笛 《家教世界》2008,(2):12-13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普通的相貌普通的衣着普通的成绩……但不普通的,是她的自卑,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清晨上学,她第一  相似文献   

18.
彩色的时光     
正我记事是在3岁左右,我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记忆,这让很多人惊奇。3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母亲不在家。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饼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到外面和街道里的一帮孩子疯玩。他们玩捉迷藏,玩丢布袋子,玩跳格子,就把我扔下了。我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于是我独自上路。穿  相似文献   

19.
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她走路一瘸一拐的,但眼睛亮晶晶的,充满自信和欢乐。在她心中,她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一样。但在我心里,她是特殊的。于是,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总是竭尽所能关注她,照顾她,帮助她。我认为,这样会使她快乐,直到有一次……那天户外体育活动后上楼回教室,我像往常一样,向她伸出手想牵着她的手一起上楼。可这一次,她推开我的手,独自扶着墙壁走了上去。我想她是生气了,而且一定在生我的气。但我哪里做得不够呢?空班时,我翻来覆去地回忆上午带班时的每一个细节,从来园活动到户外活动,她一直很开心,为什么户外活动以后…  相似文献   

20.
这学期送女儿上学,我陪她当"走学"族,不论风吹雨打,每天来回走路1小时。6岁的她渐生不满。那天下雨,一辆小车从她身旁极速驶过,溅得她裤子上开满了"泥巴花"。她突然委屈地对我嚷嚷:"凭什么人家的孩子小车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