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有千金     
当我家的电脑从“奔3”升级换代成“奔4”之后,我也由儿子升级成了父亲。记得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孩子的男人不是完整的男人”,所以,当妻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千金时,我不禁振臂高呼,仰天长啸,为自己的完整而无比自豪,更为自己荣升一级而万分骄傲。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你看过这么一个广告没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躺在婴儿车里,父亲一推婴儿车,他就笑,一停他就哭,婴儿车推的越快,他笑的越高兴一可怜这个父亲累的大汗淋漓。这时话外音响起:“纯真的驾驶乐趣”……呵呵,也许你会说这只是广告,现实里哪有这样的事情呢?不过当你坐在飞驰的汽车上,看着身边的景色快速倒退,或是看着屏幕上赛车选手比赛的主视角镜头,是不是也有血脉贲张的感觉呢?没错,这就是速度带来的快感,于是赛车自然而然受到大家的欢迎。不过我们今天说的,可不是在赛道上跑的赛车,那个一般人玩不起。我们要说的是屏幕里的赛车,游戏里的赛车,在咱们国家汽车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时候,也只有游戏能让我们过过干瘾了,呵呵。  相似文献   

3.
“导向”是个使用频率很高又非常年轻的概念。《辞海》里没有这个词。与“导向”相近的词有两个,一个是“导”,一个是“引导”。“导”有四个义项:引导,疏导,传导,开导启发;“引导”有两个义项:带领、向导,导引。据此,可以把“导向”概括为引导,即引领指导;或指向,即指引方向。从这里可以看出,导向有着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明显的倾向性、指向性。 谈到舆论导向,从传统新闻学的角度讲,我以为可以据此概括为: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之上的某种意见表达、思想倾向或政治倾向;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则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赛车类网站的工作人员。这是我在2005年参加北京金港国际赛车节——宝马方程式大赛时所摄。有一名16岁上海小男孩引起我的注意。他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国车手。这是他首次参加这一比赛,自然也备受中国媒体关注。这张照片就是赛前几分钟拍下的,请专家从体育新闻图片的角度给点评一下。  相似文献   

5.
得知“网络暴力”这个词,是在“虐猫事件”发生之后。作为一个对新闻和时尚不太敏感的人,这个词跳到我的眼睛里,并且不断地跳来跳去,我觉得它不那么简单。果然它威力非凡,在另一个“铜须事件”里,它声势浩大得把央视也裹挟了进去,不仅要“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在天涯网站贴出《江湖追杀令》,继而指责央视“支持骗奸人家老婆”,有悖八荣八耻教育,最终引发《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海外报纸的严重关切。事情发展到这里,不免让人疑一心这桩事件的始作俑者,难道仅仅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婚外情事?而这些正义凛然的卫道士们,隐身在虚拟的网络背后,莫非一个个都能保证自身清白无染?  相似文献   

6.
看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这个主题方程式不由联想起数学课里,有时为了简约书写,会把表示“两边相乘”的乘号“X”在括弧前之间省略了。如果这样来看这道方程式,博物馆和括号里“(记忆+创造力)”是在做乘法。或者说,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沿革在当时的放大镜、功放器,人类社会的思想汇集和进步经过“博物馆”的整合,其产生的效果是可以为社会变革提供更加积极有力的支持和佐证。  相似文献   

7.
“扎根”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个政治名词,但是在韩东的同名小说里,这个词的历史和政治意义都被过滤掉了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的《读者论坛》办得很活跃,可是也有为文而文的形式主义现象。这里举一个“自相矛盾”的例子,供贵刊编辑同志研究。去年《新闻战线》第10期第30页,登了《“词”和“词汇”别混淆》一篇短文,指出“词汇”是一种语言里的全部的词,它和单个的“词”的概念不同,不可混淆。这无疑是对的。然而到了第33页,贵刊在刊登老舍同志那篇《记者的语言修养》一文时,就置前文的议论于不顾了。请看:老舍同志文章在第19节里说:“文章单调,是因为只知道那几个词汇,没有办法选择。”这里的“词汇”不正是“词”的误用吗!我认为,老舍同志偶然出现的笔误,本不值得大  相似文献   

9.
“中”这个词在河南方言里是个核心词,它的使用频率极高,河南人时时刻刻都在用它,犹如“贼”是东北话的标志一样,它显然成为了河南方言的标志。与普通话里的“中”相比,河南方言里“中”意义比较复杂,而且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也非常特殊。本文旨在对河南方言里“中”的特殊用法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理论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当然.至于真的能否“创新”.其“新”是否为“原”又如何来“创”.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事。表面上看.把原创性与高校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见过不少学校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论文封底上都印着作者保证论文观点具有原创性的承诺。  相似文献   

11.
逛街的一项“益处”就是可以看到一些自以为前卫叛逆与众不同走在潮流前列而自称“新新人类”的人,逛咖啡屋鲜花店歌舞厅之类浪漫里藏刀的地方更甚──就我而言。 我不知“新新人类”原意为何,大约同“作秀”一样是源于香港的舶来词,在逐渐流传中变了味儿,似乎言行怪一些样子坏一些就成了“新新人类”。 一对头发枯黄服饰怪异的“新新人类”从咖啡屋走出,我早已见怪不怪。头发是不能落伍的,于是“新新人类”们纷纷易黑为黄或棕。枯黄的头发配上一张因各种原因而苍白的脸,乍一看,还以为是哪里来的难民把头发里的营养和水分拧拧吃喝了…  相似文献   

12.
在历经了诸多坎坷与曲折后.我们终于在游戏的指导思想上回归了原道,提出了“健康游戏”的观点,这无疑是指导游戏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重大突破。此次征文的主题是“我是一个健康的玩家,我健康的玩着游戏”,道出了游戏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玩家源自Player一词,自此词被引进以来,某某玩家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某一行业或业余爱好高手的代名字。  相似文献   

13.
“民情”,是一个人们熟悉的名词,但又是一个摄影人长久疏远的一个词。“民俗”,却是摄影人熟之又熟的一个词,但又恰恰是熟“过”了,熟“迷”了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都属于实词的结构助词。在语言文字中它们经常附着在词和词组后面,帮助所附着的词和词组同别的词结合在一起。在口语里“的、地、得”都读轻声。如“祖国伟大的母亲”、“我轻轻地呼喊”、“这首诗写得好”。在句子中,“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在一般情况下,它后面的词大都是名词。例如:参观团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28日,国际汽联把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F1)的商业开发权以2.1176亿英镑的超低价继续卖给英国人埃克尔斯通旗下的“一级方程式管理集团”,而且一卖就是100年,这种超常规的做法说明F1把自己的未来完全交给了这个68岁的英国男人  相似文献   

16.
“客里空”一词对老通讯员并不陌生。说白了就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或加油添醋,移花接木,不择手段以达到欺骗读者和编辑的目的。近日.报刊透露:原来英雄徐洪刚钟情打工妹的这篇报道党是杜撰编造而成的故事。此事揭露已多日了,而今天(5月10日)我在邮局取报纸时还看到《检察日报》赫然刊登该文哩。说怪也不怪.国度之大.报刊林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几乎天天有。一些报纸的编辑。你真真实实的东西他不感兴趣,而对这些“客里空”的文槁却爱不释手。说这话也许编师们觉得委屈.来稿公章(审稿)红彤彤,难道不相信一级党组织?然而有些…  相似文献   

17.
“决定性瞬间”一词,是来自十七世纪法国神学上的一则条文。原文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看一个决定性的瞬间”。1951年,法国著名的摄影家亨利·卡特·布列松,在出版他的摄影专著《抓取的形象》一书的前言里,引用了法国德·瑞茨红衣主教的这句话。美国出版家狄克·西蒙,在出版布列松这本书的英文版时,他挑选了“决定性瞬间”这个词,并以它作为书的标题。现在,在新闻摄影中,“决定性瞬间”这个词已经成为大家极为熟悉的,甚至被用滥了的词了。在卡特·布列松的序言里,他并没有给这个词下确切的定义,他  相似文献   

18.
起初,对于媒体上“一流”这个词,我是怀着崇高和敬意去领略的,且那种高度我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但到现在,“一流”一词早已频窜于媒体及新闻报道的各个角落,而且是那么“平易近人”,什么“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机器设备”、“一流的效果”等等,并且常常有“一流的人才”蜕变为“下流”的大贪特贪,“一流的产品”诱发“一流”的官司。这样我就越发糊涂了:一流难道还分几类?一流到底是什么标准?“一流”一词的泛滥及贬值,我们终究不能去怪罪汉语语言的广义性。但“一流”终归有个度,不至于每天出露于报端的“一流”却如星…  相似文献   

19.
在西沙,有一个仅有八百余册图书、一名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她就是“海岛图书馆”。如今,回首守卫西沙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海岛图书馆”的朝朝暮暮,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是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是她把我领进了写作的课堂,是她圆了我的军事记者梦!  相似文献   

20.
制服诱惑     
中文里实在有很多语义双关且暖昧的词。比如“制服”.既可以解释成“按照规定样式做成.具有普遍社会身份认定的服装”,也可做“使用强力使之驯服”解。“制服诱惑”,说到底是人类抛弃动物性向社会属性进阶过程中一抹绚烂的思想附丽!照我看来,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如果没有那么一点点的“制服诱惑”观念,几乎等同于不认同社会发展、对生活的美没有领悟力、对阶级观念不敏感云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