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天怡 《文教资料》2007,(32):13-15
毕飞宇带着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将日常生活场景重新安排、整合,表现自己心中真实的生活,弥漫着淡淡的但无法摆脱的宿命色彩,使其小说罩上一层令人抑郁的悲剧气氛,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诠释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安妮宝贝最擅长描写是绝望却深刻的宿命爱情,笔下的人物在对爱情的追求中都难逃某种宿命。每个作品的女性主人公在她的笔下呈现出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和抑郁冷淡的内心世界。她揭示着爱情在现实社会中赤裸本质,让读者看到那些有着空洞眼神、寂寞手势,在后现代的水泥森林中浮动,迎接宿命的女性,内心是怎样的流离失所。这种爱情描写,使得她的作品化作一把刺入读者心灵的匕首,迫使他们和女性一起疼痛,在引发读者共鸣和审美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命运和灵魂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食指是一个悲剧性的理想主义者,统一又分裂的多重矛盾始终交融在其人生实践及诗歌创作中。其诗作执著地抒写苦难与宿命,其中又充满了对苦难与宿命的抗争。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使他在实现理想之时,精神陷于痛苦并终被撕裂。  相似文献   

4.
何俊 《初中生》2009,(4):14-15
无论在遥远的西方,还是我们居住的中国,都有宿命学说。它相信人所要经历的,冥冥之中都有命运安排。就像孙悟空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不管你多么努力,也无论你如何挣扎,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掌控。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女主人公的一句话意味深长:寻找一份工作,比寻找一个家容易得多。与亲人在一起的短暂性、时效性教会人们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宿命     
我靠在昏暗、潮湿的小矮墙上,我正在思考我的人生——我是一只猪。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宿命,宿命。我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日复一日……看着同伴们渐渐膘肥的身材,我却始终壮不起来,我有着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在国际国内文坛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一生发表了几十篇小说和专著,从不同角度刻画出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在各种环境下的生活。其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思想及命运的安排等所体现出来的佛教哲学观无疑印证了作者林语堂本人的哲学观中的佛教的成分,折射出其东方宗教哲学体系中的佛教观。  相似文献   

8.
当代小说家方方通过对知识者生活的描写,对人的存在和命运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她笔下的知识者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各自不同,却有着相近的精神血脉,呈现出具有家族谱系的人物类型:即祖父辈,父亲辈,我辈三代知识者.在他们看似不同的生命形式里折射出三代知识者相似的宿命悲剧:无处遁逃的生命定数.宿命,在方方笔下表现为一股神秘的力量,她形象地描绘出在宿命之手操纵下代际轮回的宿命悲剧,发出一声声宿命的叹息.  相似文献   

9.
对于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的散文名作《那树》的主旨,曾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环保意识”、“生命意识”、“亲情意识”、“文化意识”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当是“环保意识”说,因为人教版教材对“那树”这一形象寓含的主要价值有一个指导性的定位——“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辗压下,它倒下了……这一切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宿命     
G大旁边有一条街,街上开满了小餐馆、旅馆、发型屋、音像店、网吧、KTV等学生喜欢的场所,价格都很便宜。这条街永远比校园里热闹。尤其是傍晚的时候,除了这些小店,街上还会摆起一些小摊,卖一些女生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世界》2012,(2):150-151
玛雅的世界末日预言只是个传说,但对于有些星座的人来说,2012的感情世界将面临“末日”般的劫难。“科技紫微星座网”的星象专家为你指点迷津,带领各位走出这一劫难,凤凰涅檗,浴火重生,迎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2.
她用坚毅的目光看着我,没有说话。已经是六月了。那天日光强烈,太阳像一个巨大的淋浴头,哗啦啦地倾泻着灼人的火舌。那些日光让我们皮肤沸腾、血液澎湃,像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的花瓣,摔在身上。这就是一场成人礼么?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现当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和三毛同为才女,且都爱情不幸,又以自杀身亡,本文将对两位女作家的独特性情及宿命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常春藤,在希腊神话中代表酒神,象征着忠诚、活力、友谊与青春。常春藤叶给人以亮丽温馨的感觉,并蕴涵无限生机。在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所有这些寓意都得到生动而深刻的体现。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通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歧视的店员、经济拮据的办事员、一筹莫展的医生、走投无路的小偷,等等。脍炙人口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铁凝两部重要长篇小说<玫瑰门>和<大浴女>中的两位主要女性人物苏眉和尹小跳为研究对象,揭示她们在女性精神探索过程中逐步突破女性宿命的怪圈,寻求自我解放和心灵的升华以及铁凝为女性营构了一个希望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刘恒作品的一个常见的人物的结局。表现死亡也似乎成了刘恒的一个手段,表达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质疑和思考的手段。对于每个人来讲,死亡是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7.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史中第一个必经阶段,其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但“伤痕文学”的生命是短暂的,思想是浅显的,它的命名是一种悲剧宿命,其结果必然为其它文学阶段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卫毅 《云南教育》2014,(11):36-39
因为父亲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中清从小就想摆脱父亲的影响,选择了历史学,但他最后是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依然逃不开父亲的影响,就像孙悟空逃不开如来佛的手掌。  相似文献   

19.
宿命观念在哲学和文学中源远流长,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对是错,尤其在文学中,“宿命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生发点。它赋予了文学以哲学的高度,而哲学高度也正是拥有终极关怀的人文学者、作家、诗人们的一种最高追求。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为神秘感、对自然的崇拜以及或强或弱的偶然性。这些现代作家在处理宿命题材时大都保持从容淡泊的心态,同时造就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这显然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宿命观念的作家大多数都是独立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主流话语之外的,且多具有哲学背景,但作家个体在宿命观念的理解和表达方面有很大差异。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品格,值得当代文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认识滕司屿.缘自我想写本温暖治愈的爱情小说。 剧作大师说.要写好作品,你得先爱上自己笔下的人物。动笔之前我坐下来.安静地揣摩这个人物:他是怎么样的人.他的侧脸是什么模样.他喜欢穿黑色吗.他大约有多高.他穿几码的鞋.他爱吃什么.他的口头禅是哪句.他偏爱什么样的女孩.他有事业心吗.他是聪明人吗,他专情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