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重庆邮电学院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具体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因素,并提出培养良好体育习惯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问题(包括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的分析,揭示出下降原因,指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训练,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大学生体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机抽样495名西南民族大学2002级少数民族学生,按照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有关内容测试其身体素质,并对照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资料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揭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结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民族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谢崑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81-82,87
通过对2005年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改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措施和方法,为扭转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欠佳的现象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跟踪测试,对我校6000多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作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探索出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变化特征。从纵向分析.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呈倒"U"型变化;而横向对比.说明大学生5项身体素质变化具有不均衡的特征,男女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等方面。功能性力量训练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实践意义,值得在高校体育课普修教学中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健身运动锻炼,本研究制定以发展人体柔韧、耐力、力量、灵敏、速度、增重、全面发展及瘦身为主要内容的八类共15套健身运动处方,并在大学课外活动中进行处方锻炼实验,探讨各类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定的各类健身运动处方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而且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大学生体能测试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质水平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体质较弱的影响因素,并在实际教学中总结找到合理有效的锻炼方法。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学生个人兴趣以及个人的体质状况相结合,并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来选择,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体育锻炼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应用于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有价值,对于提高当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及其核心优势,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具体论证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借助功能性体能训练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湖北普通高校554 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约有20% ~25% 未达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是对大学生具有明显主观倾向的身体素质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对身体素质的认知表现良好,但这仅仅反映其在相关知识方面的受教育程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达标”锻炼等同于身体素质锻炼的现象,锻炼也表现出相当的随意性,难以保证锻炼的效果。缺乏兴趣和惰性是影响大学生进行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此,针对性地提出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95级大学生4年身体素质的追踪测试,经过微机数据处理,与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纵同比较和与全国邮电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横向比较,展现了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差异。间接反映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教学诸方面的效果,从而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心理量表SCL-90,对藏族内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心理亚健康对身体素质所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指标的实地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并与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公布的2000年黑龙江、吉林、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比较;为全面了解黑龙江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有重要意义,也为我省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与保证。  相似文献   

16.
王满秀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5):53-53,56
将心理咨询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心理咨询不仅能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增强大学生自信心,能提高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5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我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和发展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肥胖体型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这一问题一直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河南医科大学对体育课教学进行改革,从实际出发,对身体肥胖及体育达标不及格的大学生开设了以身体素质锻炼为主教材的体育锻炼课,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确立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日趋增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因为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强大的重要力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本文试图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探索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快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问题(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及中国计量学院19~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趋势的分析,揭示出下降原因,并提出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