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什么是"听觉训练"?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听觉训练和言语训练是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这里单独提出"听觉训练",主要是为了介绍听觉训练的步骤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学习主要依靠人类的听觉能力,听觉是较早发展渐进成熟的,3岁前是听觉发展最易受外力影响的时期,此阶段听觉经验对日后语言发展有极大影响.聋儿由于听觉通道受损,听觉发展较健听儿童滞后,因此必须对聋儿进行听觉技巧训练,越早干预,听能发展越好,听觉技巧能力也越高.做好0~3岁聋儿的听觉技巧训练是聋儿康复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聋儿听觉训练是指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和助听设备的作用,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提高聋儿的听觉能力。其训练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聋儿的残存听力,尽量减少耳聋给聋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之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培养聋儿感受、辨别、确认和理解有声语言的能力,把他们带入有声的世界,促进其抽象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聋儿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合理的康复训练内容的安排,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的运用,是否严格遵循康复训练的原则,一些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家庭康复教育的正确认识都直接影响着人工耳蜗术后的康复效果.植入后患儿需对人工耳蜗提供的声音有一个熟悉、学习过程,需要结合训练逐渐适应,这其中家庭支持、期望值及科学训练对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成功与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使聋儿最终达到语言交流,术后康复训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有的聋儿虽然经过一个阶段的语言训练,仍然存在着发音吃力,吐字不清,说话不自然不流利的现象,旁人很难听明白他说的话。究其原因,聋儿说话缺乏四声的变化,显得呆板,平铺直叙,语言苍白,使人不易正确理解。因此训练聋儿辨听四声,将有助于他们有声语言学习。也就是说,单纯教会聋儿说话还不够,还要教会聋儿说话时有声有调。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聋儿家长没有想到或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听觉技能训练。这就需要让家长重视听觉技能训练,传授训练的方法和技能,指导家长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优势,依据聋儿的发展规律和现有水平,将听能和其他领域整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及时对家庭康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 ,推进中国聋儿康复“十五”方案实施 ,让更多的聋儿回到有声世界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聋儿康复工作的现状 ,并就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了加强聋儿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建设、培养专业队伍 ,实施早期干预、救助贫困聋儿等对策 ,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聋儿康复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聋儿早期康复教育事来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在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课程的建设、教材的编写、教法的改进、现代康复技术的应用诸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命名约20%的受训聋儿达到了三级康复的标准,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一直从事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聋儿康复效果出现两种情况:听力损失重度以下、智力状况中等以上的聋儿成效明显,康复后进入普幼、普小率达到35%以上;极重度聋儿口语语言康复效果很差,只能学会简单发音,不能理解句型和故事,更不能表达连贯性语言。因  相似文献   

10.
融合教育理念已在中国的特殊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并推广。言语能力的发展及思维水平的提高是听觉障碍儿童有效融入社会的关键。本文旨在对部分听力没有得到康复的听障儿童的言语及思维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对残障儿童日益增多的关注,因此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治疗也逐步重视起来,然而人们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异常情形及言语矫治方法的认识仍存在些许问题。本文拟从听力障碍儿童言语异常的产生、原因及其矫治方法的角度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聋童智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人们普遍认为聋童获取信息的听觉渠道的损伤,会使其语言活动受到限制,造成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低下。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智力机能是独立于语言的,因此耳聋并不能直接导致智力发展的落后。一系列研究表明,聋童非言语智力测验的成绩与健听儿童大致相等,使用手语的聋童在各种视觉空间任务上显示出优于健听儿童的能力;聋童智力测验的结果和测验工具、测验实施方式有关;遗传、社会、教育等因素也对聋童的智力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听力正常家庭和聋人家庭中聋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聋童能否正确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已有研究表明,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童心理理论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随其语言发展和年龄增长而逐步提升。聋人家庭中的聋童心理理论处于正常水平,并随年龄增长而成熟。尽管存在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迟滞,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童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图片对于现实的错误表征。研究结果提示正常的社交情境可能与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强化理论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该研究将该理论运用于国内普通高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基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构建能有效实现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目标的听力与言语康复实践课程体系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17名有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的初中聋生为被试,考查手势表征对于聋生语音提取 的影响.被试判断同一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是否相同.结果表明,聋生的语音判断受 手势信息的干扰.在聋生的语言表征中,语音表征同手势表征联系较强.初中聋生的语言 表征符合修正的层级模型.  相似文献   

16.
积极创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是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评估班主任对班级心理环境建设的成绩?本文用问卷调查作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与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呈正相关,对班级心理环境现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业负担与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呈负相关,对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江光荣的《班级环境》量表可作为聋校班级心理环境建设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在快速和慢速两种呈现条件下对复杂视觉图形信号的认知绩效。结果表明 :( 1 )组别变量对视认知绩效的影响比较显著 ,聋人组的反应正确率较高而平均反应时却较长 ;( 2 )呈现速度变量对视认知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 ,慢速呈现条件下的反应时较短 ;( 3 )正确反应时比错误反应时短。  相似文献   

18.
离群聋儿自创手势与中国手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名农村离群聋儿自创手势的调查分析,得出聋儿自创手势的表达特点:(1)模仿事物的基本外形特征;(2)模仿事物的典型动作和神态;(3)表达事物的用途或功能;(4)直观模拟动作行为;(5)指代现场的事物。本文通过比较离群聋儿自创手势与中国手语后得出:聋儿具有发展手语的先天的生物学基础,具有获得手语的潜能,离群聋儿的自创手势是对生活经验的符号化,但他们的自创手势有局限性,抽象程度不高,是一种前手语(Pre-Sign language),中国手语的构成不完全是任意性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11名聋人与11名听力正常人作被试,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通过操纵注意负载变量,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拓扑性质知觉的错觉关联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低注意负载还是高注意负载条件下,被试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错觉关联效应,且随着注意负载的增加而急剧加强。(2)聋人和听力正常人不存在注意负载条件下视知觉加工过程中的错觉关联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