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交替的战火以及继之而来的干旱和瘟役,使得素号“天府之国”的四川,人口死亡殆尽.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四川大饥,民互相食”;顺治五年,富顺、巴县等产粮大县,也  相似文献   

2.
通过武平话、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简称“武平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儿化词的比较,找出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中对儿化词的处置情况,从而揭示“武平普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光第年谱     
刘光第年谱曾宪辉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晚清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衷圣斋文集》、《介白堂诗集》。1980年,巴蜀史研究会收集其遗著,辑为《刘光第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祖籍福建汀州。刘氏先人,“忠于宋,耻仕元,由江西瑞金避地汀州,居长汀者...  相似文献   

4.
四川南部,沱江边上的千年古城——富顺,自古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城内有远近闻名的西湖,夏至荷花怒放、垂柳依依。湖上建有红蕖榭、碧波亭、九曲桥等景观。其中红蕖榭柱上镌刻有一副别致的楹联。引来无数游人的品评。联曰: 红荷耀日绿柳迎风物象尽收明镜底; 水绕三弯桥连九曲游人俱入画图中。细心的读者读后会产生疑惑,“红荷耀日绿柳迎风”怎么能与“水绕三弯桥连九曲”相对呢?  相似文献   

5.
我省中学、师范本期使用白恢语文乡土敬材,已由教育厅委托四川师范学院中国斋言文学采选出(共23裸,裸文后附有注释栋督)。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香店四川分店敌行(活直木,分八辑印出)。供各校选用。篇目如卜 1毛主席冒司塌言方隆昌气矿(白丫)195:年4月灯日。四川旧报”,J;奇同志在邪县拖拉机站(于竞郁周屈佑) 1958年5月3日“人民日报l. 2四川民歌(五首)集集集集集””一一二一一报报兑歌 _一天变作两天务巴山铁水(袁嘴) 召四川民歌选,第 右四川民歌选”第 洲四川民歌选”第 “耀进民歌”第 叫习川民歌选”第19淤年9月2乃日“人民日衡星田…  相似文献   

6.
1911年12月22日(清宣统三年十一月三日),清政府署四川总督赵尔丰,被四川军政府派兵捕杀,一时人们拍手称快。因为逮捕保路运动的领导人、制造骇人听闻“成都血案”的这位“屠户”先生是以镇压保路运动的元凶而载入我们的史册的。但是,对于赵尔丰在署四川总督以前的经历,对于赵尔丰在保路风潮中曲曲折折的态度变化,人们或忽略或知之不多。本文谨愿把赵尔丰在川活动的概貌以及在保路风潮中的实情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南征以后,“南抚夷越”既定民族政策初有成果。张嶷继承诸葛亮遗业,在西南方积极贯彻执行“和”“抚”方针,完成了诸葛亮未竟之业,获得了很大成就。张嶷(约公元194年—254年),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部县)人。史称“嶷出自孤微,而少有通壮之节”。他起初是马忠的部将,在平定少数民族叛乱中,既能带兵临阵,又能运筹帷幄,史书言其“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延熙三年春(公元240年),张嶷出任越巂郡(郡治在今四川西昌)太守,直至延熙  相似文献   

8.
四川白莲教起义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中叶四川白莲教起义,对清政权打击甚大,但始终未能形成一支统一的力量而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应如恩格斯所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本文试从四川经济的发展变化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清中叶四川的社会经济清初虽然经过一百多年的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但封建社会晚期固有的各类社会矛盾依然发展着,特别是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四川的情况也是如此。除清政府的“科派需索”外,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也非常典型。嘉庆年间,四川威运农民陈文发,《租种罗淳红田一分(份),年年约乾租钱十八千文,租谷十二石二斗。”地主阶级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早在雍正五年清廷已颁布法令;“奸顽佃户拖欠租课,欺慢田主者,照不应重律论杖(八十),所欠之租勒追给主户”。  相似文献   

9.
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富顺教授是台湾著名的成人教育学专家。下面我们将黄先生为“2001国际经济学习研讨会及亚太经济学习论坛”(澳门)提交的“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一文的后丰部分发表出来,以飨国内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一纪闻1.杜氏女子家塾&;#183;四川女子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旅京川籍名宿杜德舆的夫人杜黄,在北京丞相胡同寓所,创办“杜氏女子家塾,自任塾长,聘秋瑾担任国文、历史、地理诸科教习,日本女子服部繁子、尾崎衿子、高洲虎子教算术、图画、音乐、手工等课。学生一律免费,来求学者甚众,打开了女子求学的风气。办了两学期,成效显著,逐渐取得社会信任。杜黄又说动了‘四川旅京同乡会’诸大佬,拨出会款,在北京四川营开办了一所‘四川女子学堂’,招收川籍女儿和一些关系户的姑娘”[1]。这时,“杜氏女子家塾”和“四川女子学堂”两张牌子,一套人马,杜黄与秋瑾在忙忙碌碌之中,初圆了“振兴女学”之梦。这所四川女子学堂一直存在到光绪末年[2]。后来,秋瑾参加同盟会,旋邀杜黄入盟,从事反清革命。杜黄受命创办《中国妇女会报》于北京,开我国妇女报刊之先河,秋瑾在上海办《中国女报》与之呼应,二人又在“女权革命”的旗帜下合作,终成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2.南充小学附属女学&;#183;端明女塾&;#183;南充女子师范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表方先生张澜留日归来,创办“南充高等小学堂”,招收“应过科举考试的童生,延聘县中正绅有才学德者:胡德宣讲地理,邓克钦教数学、图画...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04,(6)
最新公告热烈欢迎下列朋友加入我们↓最新公告姓名会员号地区姓名会员号地区戴孟言0099四川昭觉周劲松0100四川金堂宋威仪0101四川大邑郭冠兰0102四川巴中王若冰0103重庆北碚关文静0104四川成都向春姝0105重庆涪陵杨巧玉0106四川崇州宿李丹0107四川崇州同乐园本月小寿星:陶静(6月1日)、包学灵(6月2日)、周(6月2日)、高玲(6月6日)、况宛(6月7日)、聂丹(6月10日)、赵俊(6月11日)、关文静(6月14日)、李阳(6月15日)、王婧羲(6月18日)、易然(6月25日)本俱乐部祝以上会员:“生日快乐!”向你们的妈妈道一声:“您辛苦了!”并送上了一份生日礼物,注意…  相似文献   

12.
“杨状元替主充军”的故事在云南和四川百年流传,家喻户晓。历史上的这位杨状元,名慎、字用修,号升庵(1488—1559年),四川省新都县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世宗即位,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1年),以“议礼”得罪,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71岁客死异乡。半生谪戍生涯中去来行役,“往复滇云十四回”,多次奔波在川滇古道上。  相似文献   

13.
陶研史上的一座丰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全集》(12卷)第2版(以下简称“新版全集”),在2005年5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陶行知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是陶行知研究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她受到了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和陶研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荣获2006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的殊荣,被称为“辉煌巨著,泽被后世,教育经典”。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武平话、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简称"武平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儿化词的比较,找出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中对儿化词的处置情况,从而揭示"武平普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由本刊编辑部与四川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合作主办的“2002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长暑期研修班”于7月21日至26日在四川成都市举行。这次研修班的中心议题是“广泛交流,推动阅读教学课深入开展;与时俱进,促进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迈上新台阶”。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图书馆长(员)及教育部门主管图书馆工作的负责人共140多人参加了研修班。  相似文献   

16.
焦点设计     
“焦点访谈”节目之所以收视率居中央电视台各栏目榜首,是因为什么?从形式的角度来看,标题具有文采美:或古朴雅致(如1998年3月20日揭露成人高考作弊现象的《为者如此,师道焉存》),或通俗明快(如1998年6月28日揭露土地使用违法现象的《上有土地法,下有土办法》),或平仄相同(如  相似文献   

17.
四川方言中几个语气词的语法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四川方言中祈使语气词“口火”、“哈”、“吼”的语法化问题,讨论“球”演化为语气词的问题,分析其虚化的诱因(尤其是“脱落—替代”和“停顿取消”的表现),并谈及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中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职工教育(成人教育)学术研讨会9月6日至7日在福州召开。台湾成人教育学会秘书长费富顺教授,杨国德教授一行3人应邀到会交流。福州市职工教育课题研究组集体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不能不刺激和促进中国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四川出口以生丝等为大宗。1871年川丝进入国际市场。1882年,“从重庆输出的生丝和丝织品总值达四百二十八万两”猪鬃、牛皮也出口运销到申、汉等地,然后转卖给外国洋行。 江、浙境内一些原不植桑养蚕的地区,由于洋商大量收购生丝,如无锡、金匮两县的“荒田隙地,尽栽桑树,由是饲蚕者日多一日,而出丝者亦年盛一年”。“素不饲  相似文献   

20.
汉中最早的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十八年(1813),汉中知府严如煜主持重修的《汉中府志》卷十三“书院”篇载:“汉中旧无书院,乾隆初年(实为乾隆四年,1739年——笔者注),郡守朱闲圣(浙江山阴人),偕南郑(汉中附郭首县)令侯天章(四川涪州人),就北城废祠,创斋舍,缮门垣,集诸生讲习其间,额之曰‘汉南书院’。”即今汉中平学的前身。迄今2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