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书院从唐朝发端到清末改制的一千二百多年之间,虽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但相比较而言,南宋时期的书院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管理水平都处于鼎盛阶段。尤其是经过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理学大师及地方官员的卓越运作,使书院得以步人制度化发展阶段,包括书院建筑规制、职事设置、教学管理、藏书、经费、祭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为封建社会后期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4.
主持人语     
本期书院专栏发表的马友斌与邓洪波、赵国权与吴莹、陈元与谢义发等先生的三篇论文,是一组以评述考辨为基调的研究成果,读后获益良多。《2008年书院研究综述》对该年度大陆、台湾等地书院研究的论著、论文、文章进行了统计,并对一些有特色的成果进行了评价,分类精当,取舍中肯。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学问,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它起始于民间讲学.有学者将其源头追溯至汉代私家讲学之精舍与精庐;然就藏书条件、建制以及习业风尚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始于唐而盛于宋,这几乎是上世纪以来的定论.  相似文献   

6.
朱熹是我国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在闽北创设了云谷、紫阳、考亭这三所很有影响的书院,进行了一系列成绩卓著的讲学、研究、育人活动,推动了闽北地区书院的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宋的官学与书院都是为封建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两种并存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思想各有所重。官学的学科齐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书院则注重道德修养与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和书院之间互相影响。南宋中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学说,理学家们讲学的书院也成为官学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书院肇始于唐,而发展于宋、元、明,至清代而达到鼎盛时期.在清王朝存续的260多年间,全国各地修复和兴建了大约5000所书院,这些书院分布在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问,遍及全国城乡,成为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教育及学术研究中心,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及文化的传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清代书院的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乾隆以降,清代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官办书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以广东地区最为繁盛。从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发展、广东书院与清代广东学术源流的关系、清代广东书院的教育特色、清代广东书院的社会影响、清代广东书院人物研究等五个方面梳理清代广东书院研究文献,发现以往对清代广东书院的研究多是片段、零碎的,缺乏系统、动态的研究,对清代广东书院的地方特色研究也不够深入。今后可尝试多学科研究法来研究清代广东书院,使之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局面。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模式,自宋初至清末,存在千年之久。河州地处西北,书院兴起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制度与学术上的建树有限,但其在区域教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清康熙以后,河州兴起的凤林、龙泉、爱莲三大书院,对河州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田制度在清代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此制度下的奖、助学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一方面适应了清代政府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书院文教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这为当下我国高校奖、助学体制的推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清代湖南书院的功能日趋完善,书院建设和管理重视对书院内部的管理,在教学、祭祀、经费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地促进了书院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刘琪在《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清代书院的膏火奖赏制度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养士观念和供禀制度的变化,是一种以地域为中心的公共性教育资助,且是对“寒士”的一种“补偿”福利,保障了科举选士的公平性。清代书院是明代书院“供给”和“给赡”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并经过了一个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记载来看,明代之前,辽东没有设置过书院。明朝建立以后,特别到明代中期,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书院,作为边疆地区的辽东也不例外。弘治年间,辽东设有3所书院,嘉靖年间又增建4所,总计7所,辽东的文化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书院之名起于唐,一是官方修书的机构,二是私人讲学的场所,三是虽有“书院”之名,但对其内容与性质尚无法判断之书院。吴洪成、刘园园两位先生的《唐代河北书院考论》认为张说书院、西豁书院、棠荫书院是唐代书院,为我国的书院研究增添了色彩,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具有注重德育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文,谓<诗>、<书>六艺之文.孔子的话很明确,德行为本,德育居先.俗说:"道德文章,德才兼备,都是认为德比才(包括文章)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书院兼具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多种教育功能,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的瑰宝。书院自唐代在石家庄开始漫长的发展,历经唐、宋、元、明的曲折历程,到清代,石家庄书院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历朝之最,而且从规模上来看也是空前的。清代石家庄书院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课制度等方面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研究清代的石家庄书院,对于推动石家庄市的教育事业、社会文明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主持人语     
一国权先生致力河南书院史研究,硕果累累。今又从学规这一领域入手,详勘细察,搜爬整理,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了古代河南书院的昌盛繁荣。正如文中所言,北宋著名应天府书院的前身是戚同文所建,史  相似文献   

20.
白鹭洲书院创建于南宋末年,在宋时长38年,此间,历代<白鹭洲书院志>中记载的书院山长仅有欧阳守道和黄嘉两位.然本文则以史料为据,就此期间陈著和方善夫也曾担任过白鹭洲书院山长再作论证,以益于山长补遗,乃至书院志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