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伟大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三大向全党提出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要求,以便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无疑地要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2.
何登科 《大观周刊》2013,(12):49-49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实践角度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网络协商的特征、现状、问题、对策的思考,试图让大家意识到自媒体时代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意识到公民通过自媒体有序参与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而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应该顺应自媒体时代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谈话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角度切入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研究。协商民主指的是政治公共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过程,提出自身观点并充分考虑其他人的偏好,根据条件调整自己的理由,实现偏好转换,批判性的审视各种政策建议。本文论证电视谈话节目具有实现协商民主的可能,并探讨电视谈话节目实现协商民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两会”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典型代表和充分体现,而互联网则可以成为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试验田。“协商(deliberation)”一直被西方视为“民主”的象征,是民主的“途径”和“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界重新开始关注“协商”与“民主”,尤其是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开辟了“协商民主”研究的新思路,引起了我国不少学者的关注。通过新的“协商民主”理论,我国的民主实践与西方有了对话的语境和渠道,这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民主与西方对话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我国自身的民主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1,(6):4-12
在数字时代,新闻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基于自由代议民主取向与协商参与民主取向的分野,成为当代新闻业的两种主要范型。本文(1)运用第二轮世界新闻业研究(2012-2016)数据,建立了包括39个国家的17,926个记者样本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新闻记者的民主取向与各影响要素的关系,并在国家层面上探讨公众民主感知与互联网发展在其中的协调机制。研究发现,公众的民主感知和互联网发展均集中存在对协商参与民主取向的增强效应,这体现了数字时代协商参与民主之于自由代议民主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公共性潜力。此外,国有制媒体的新闻记者在互联网语境中表现出更高的协商参与民主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字技术对于政治文化和新闻实践的双重塑造。  相似文献   

7.
大众媒介越来越多地介入公共政策过程,不同媒介的表现关系着其在构建民主政治文化中的功能问题。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视角,分析了电视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电视对话,旨在探讨为何对话、谁来对话、对话什么、怎样对话等核心问题。本文提出,电视对话是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民意协商过程,对话主体的选择事关多元利益主体间的话语权分配,对话主题的媒体预设引导公众充分有序的政治参与,对话者话语的均衡表达是电视对话的原则和效果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于民主和民主模式的探讨,一直是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对民主的理解,开始转向协商民主.应运这个重要的时机,中央编译出版社在2006年9月推出了由俞可平主编的<协商民主译丛>,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民主和民主模式的探讨,一直是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对民主的理解,开始转向协商民主。应运这个重要的时机,中央编译出版社在2006年9月推出了由俞可平主编的《协商民主译丛》,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及存在的诸如体制僵化、观念落后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引进协商民主理念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协商民主理念符合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可以创新建立以图书馆圆桌会议作为组织形式的协商型共享机制以加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大闭幕以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宣传,很快列入了新闻媒介的议事日程。一个时期以来,结合十三大文件的学习,报纸、广播、电视,显著地宣传和报道了社会协商对话、民主议政、评选干部,公开监督等等民主实践活动。舆论界散发出的民主气氛,感染了广大受众,吸引了全社会的注意力。民主实践活动的兴起,标志着人们的民主意识焕发了青春活力,预示着我国民主政治的春天正在到来。这时刻,面对已经启动的民主政治车轮,奔波在宣传征途上的新闻媒介,还要给它增添些什么新的动力,来加速它的奔驰呢?我想,应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嘉)10月13日上午,中央编译出版社邀请国内协商民主理论领域的研究学者,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专家李强教授,北京大学政府学院雁继荣教授,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北京市政协等研究机构等十几位专家,他们分别就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重要争论、思想渊源、代表人物和现实基础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又热烈的探讨,旨在为国内的政治实践提供新的规范性、制度性视角。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西…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最新探索成果。论文从基层协商民主视角研究了数字媒介如何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发现,数字媒介赋权公众,促使公众以媒介协商方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具有弥补基层治理主体“协商不对等”的潜力,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治理格局,即“媒介化协商共治”。这种民主实践中,数字媒介建构了社区公共领域,整合多元主体,强化公共交流,建构社区共识,推动集体行动,从而有利于实现基层“善治”。这种治理模式中“媒介逻辑”介入“政治逻辑”,创造了一种“全时段”、“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参与途径,数字媒介以其“可供性”和“可见性”逻辑促进了主体扩大化、参与直接性、过程透明化、民主真实性。因此,媒介化协商共治是一种典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形式,对于增加社会主义民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秦照华 《大观周刊》2012,(30):60-60
自建国至今,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综合表现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等方面。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主政治建设也存在如民主的形式化现象严重,实质性民主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党内民主发展较为完善,但基层民主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不足。为此,就我国今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应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建设同时进行和极力营造具有民主氛围的思想文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广播舆论监督是提高政治透明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政治透明度,通俗地讲,就是政务开放的程度。近年来,我国政治透明度不断提高,在干部选拔、决策,某些重大问题的协商、领导机关的重大活动方面,成效尤为显著。提高政治透明度,需要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其中,新闻广播舆论监督对政治透明度提高有特殊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  相似文献   

16.
网络协商民主在公共决策时,体现了直接参与、弥补"被代表"的不足、平等协商、理性表达等民主精神,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具有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协商民主和网络民主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围绕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协商合作、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合作、抗日根据地的协商民主实践和共产党党内的协商民主实践,在不同层面对协商民主展开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芬  陈兴亮 《大观周刊》2011,(34):38-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仲文静 《大观周刊》2012,(29):46-47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重要的实践平台,分析人民在政协中体现的协商民主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综合分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合理的建议,通过不断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7):66-70
公共决策过去是政治精英的事,公共协商渠道不是很畅通。独生子女作为计划生育的国策实施已有30多年了,传统媒体对这一国策的宣传向来是四平八稳,不容协商。本文从表达自由、公开透明、平等互动、公共理性张扬等几个层面阐释了网络搭建"人口政策"公共协商的新平台,并在发布权威信息,为公共决策消除盲点,搭建网络协商平台,凝聚决策共识,完善网络协商机制等论述网络协商是公共决策科学民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