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兴国 《文教资料》2011,(28):50-51
高三学生在语文复习中最头疼的是古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无论在平时,还是在高考中,这部分的得分都不高。文言文阅读句子读不懂,不能准确地翻译出句子,主要原因是词汇问题。作者结合近几年带高三的体验,对解决文言词汇问题的办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任何古文都包含了文言、文章、文化三个要素,教师能否正确把握这三个要素,是文言文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活水。学好文言文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更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必需。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习惯,积淀文言文文化素养,作者以"小古文"为阅读突破口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文言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文言文课堂教学应从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这一层面上来。让教师引领学生去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中的"言"和"文"两者相辅相成,学生通过"言"的学习,可以掌握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特殊句式等知识,为赏析"文"奠定基础;对"文"的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品味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然而,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过分重视"言"的讲解,花费大量精力向学生灌输字词含义及文言语法,而对文中折射出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等品味鉴赏少之又少,忽视文言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出现的对实词虚词的过度僵化的教学方式,使文言教学走入了困境。本文从阅读心理学角度切入,分析阅读心理学的规律"言、象、道(意)"三个层次。并逐层分析三层次的规律性和对阅读的关照性,从而分析文言文教学重建的策略性,最终是为了达到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去阅读古文、理解古文、欣赏古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文言文学习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文言语系的阅读理解我国的经典典籍,在学习中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也成为考查重点,不仅分值越来越重,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但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现实教学却因为学生认知、理解障碍、教师教学复习策略缺失等原因,导致学生闻文言文色变。本文基于中考语文中出现的这种现状,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学缘起】 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古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虽然给学生讲了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学生翻译的文言语句仍然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第一和学生文言字词的积累单薄有直接关系;第二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训练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关系。如果把“文言文翻译”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  相似文献   

9.
古文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让学生很快学会古文知识,许多教师简化了文言教学的程序,而采用以文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不应该支离破碎的只厘清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还应该整体把握,从文字、文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全面鉴赏。  相似文献   

10.
于雷 《中国教师》2013,(16):52-53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古文素养和文言文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从如下途径入手,将有助于提升我们语文教师队伍的文言文教学水平。一、常读古文经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素养的积淀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坚持诵读  相似文献   

11.
杨隽 《现代语文》2007,(3):124-125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高考的重要部分,所占的分数比重近年来逐步提高。语文高考中的文言文试题重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文言文的阅读,除了文言作品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产生语言上的某些障碍,以及某些题材方面的差异之外,就阅读规律和阅读方法的把握,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言,它与现代文的阅读应当是一样的,不能把文言文阅读片面理解为就是掌握古汉语知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对文中人物的思想或言行有准确的理解,并能进行基本评价,还要能对文章的写作特点作基本评价。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中课程中文言文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要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古文年代久远,有时代隔膜。入选中学教材的古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中学生文言文学习之困境,要巧设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三个维度的文言学习情境,配以适切的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尤其是表达交流的文言语用活动。文言语用,一方面指有意味地渗透文言词法活用等文言现象的现代汉语句段微写作;一方面即指浅易文言微写作。情境合宜的文言语用,可以促进文言文语言建构,促进思维文化和审美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常常存在畏惧感,这是其文言基础薄弱造成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学习实际,推出更多文言文阅读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讨论、读写、运用等环节展开深度学习,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文言文有特定的文言现象,教师在阅读教学组织时,需要从文言语感培养的角度展开具体引导,让学生自然积累文言阅读认知。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的"文"即文章。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着眼于理解"文言"的词句,二是要读懂文章的内容。通常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都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这就非常明确地概括了文言文教学这两个基本点。文言文教学要"字字落实"特别是要把常见实词和虚词解释清楚是无可非议的,许多中学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文言素养,提升其古文阅读能力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猜读法是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猜读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双向促进意义。本文阐述了猜读法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巧用猜读法的有效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景瑞鸽 《现代语文》2011,(6):155-156
文言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且分值不低。河南中考在70分的基础知识中文言古文的阅读题就占了10分左右,约占14%。同时文言文的出题范围仅限于课标推荐的16篇文言文,并且近5年来题型都比较固定,都是两篇材料的对比阅读,现就对近5年河南中招试题进行研究,并探究出题动向及对策。基本题型及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占19分,其中文言句子翻译就有10分之多,当然,其它文言文阅读题也是以翻译为基础的,可见古文翻译能力的重要。所以,要想在高考中提高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除了指导学生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外,语文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文言翻译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9.
自从文章阅读理解简答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之后,单纯知识识记的题目,当下已少之又少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测逐渐形成了以阅读与写作为主体的格局。阅读理解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不同文体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其中古诗词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简答题成了学生的高考拦路虎。从总体上说,语文高考中学生对古诗词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能力相对较差。这既与考试的层级要求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文言实词中多义词的考查,一直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近几年来,高考语文文言部分试题几乎都考查到文言实词。这是由文言实词在文言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文章的意义主要是靠这类词传达出来,不理解它们的意思,就无法理解文章,无法跟文本进行交流。对于这类字词,很多时候,我们要通过猜测推断的方法来弄懂它的含义,但这种推断绝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