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的学说思想非常特殊,追随者众多,影响极大,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于19世界末在奥地利创立的,故而也成为弗洛伊德学派"。psychoanalysis"一词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精神分析,指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采用的一套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析以及移情;二是译为精神分析学说,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说,人格结构说以及人格发展说。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和一些代表人物理论的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以及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论弗洛姆综合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的思想体系是他力图融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弗洛姆可以把二者进行综合的可行性,以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弗洛姆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色,更深层次地解读弗洛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论胆量,论智力,论克服困难的能力,都属平庸无能之辈,但他超乎寻常的色戒工夫却是其立身之本。本文从唐僧的色戒出发,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着眼点,通过分析唐僧人格结构失衡,透视其心理的压抑与焦虑。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说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认为文艺创作是一种"个人的白日梦",创作的主题是"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欣赏即"享受我们自己的白日梦"。这种文艺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根本对立,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但他关于无意识、非理性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起作用的观点,也含有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批判地吸取这些因素,对于克服长期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模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写作和追求文艺形象的"高大全"等理性主义的片面倾向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吕昂 《衡水学院学报》2012,(6):45-47,50
在逻辑上,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异化思想有3个层次。一方面他把马克思的思想解读为对所有社会形态和每个人的批判;另一方面他改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个体心理学走向群体心理学,来批判整个社会的不健全。最终,由心理学出发的理论使弗洛姆走向人本主义佛教的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明显呈现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基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的影响原因主要是:张爱玲所处时代的背景;张爱玲早年的生活体验;张爱玲与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7.
夏雨 《现代语文》2010,(1):92-93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幻或者孩提时代的经历是了解精神病患的关键,同时也是解读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关键。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来注解作家格非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8.
乔伊斯的《尤利希斯》和《芬内根的苏醒》是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其主要影响是: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梦的解释和泛性论。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哥特小说《蝴蝶梦》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口吻向人们描述了一段发生在曼德利庄园扑朔迷离的故事。小说的无名叙述者"我",年轻天真,善良柔弱,成长为一位具备独立女性意识的成熟女性是有诸多原因的,其中离不开吕蓓卡的影响。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特别是他的人格理论来分析叙述者"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莫秀凤 《广西教育》2013,(43):133-134
阐述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及现实意义,从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化生成、社会文化观、文艺的关系论述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内涵,分析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关于皮亚杰与弗洛伊德的关系,目前国外心理学界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之间没有多大关系,二者的研究是根本相反的:皮亚杰研究认知,特别是要揭示认知结构(“图式”)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研究情感,特别是要表明意识思维产生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情结。另一种看法则相反,认为“在弗洛伊德和皮亚杰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在当代教科书中,皮亚杰的理论常常被看作似乎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替换物”。笔者不同意这两种看法。本文旨在于论证。皮亚杰既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很大影响,同时又实现了对它的超越,这种超越集中体现在皮亚杰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发生学转换”上。  相似文献   

12.
倪霞 《文教资料》2008,(36):22-24
<洛丽塔>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复杂的主题思想被纳入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小说之列.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讽刺进行论述,力图展示小说虚实并存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埃里希·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集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于一身。他潜心于弗洛伊德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禅宗思想,从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把心理分析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各个具体问题,并引入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思想,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新精神分析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在他的《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健全的社会》等著作中关于爱的一系列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任宏斌 《文教资料》2011,(18):73-74
本文论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油画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叔本华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西方哲学美学流派中影响极为深广的两支。本文拟通过叔本华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理论上的相似以至暗合之处,来表明叔本华哲学无疑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着深刻的宏观上的影响,并试说明这种宏观影响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矗立起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它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而且波及到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学,几乎在精神分析学刚刚问世之时,文学就成了精神分析这一心理科学的最好的盟友,文学既是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论中国化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横向动力,本文以佛教的文化异质性、佛-教的中国化变异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为研究对象,揭示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转换规则和切实路径.相信佛教中国化的经验可以为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弗洛姆认为梦的语言是象征性语言.象征性语言可以分为三种:习惯性象征语言,偶然性象征语言和普遍性象征语言.梦是睡眠中人和文化失去联系,潜意识状态中的心理体验的象征表现.因此,梦不只是无理性欲望的满足,也是洞察力和智慧的显现.弗洛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思考梦的本质和意义,是对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修订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是西方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他的精神分析学以无意识理论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衍生出人格结构学说、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弗洛伊德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学说用于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美学观。因此,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讲述了美国南方黑人妇女西丽的故事,作为社会的受害者,西丽在给上帝的信中诉说了自己的生活.西丽从一个没有思想的受压迫的黑人女性成长为一位独立新女性是有很多原因的.该文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特别是他的人格理论来分析西丽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