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4年高考18套作文试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命题形式上看,这18套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考生在立意与选材方面,都有极高的自由度,便于尽情发挥。在文体要求上,江西卷与湖南卷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其他省份一般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2.
话题作文是中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成果。从2000年它首次步入中考试题以来,在社会和考生的一致赞扬声中,它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已牢牢占据中考作文试题中的主导地位,甚至有人惊呼中考已到“话题作文时代”。但是,广大中考命题者并没有停止改革和探索的步伐,而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2002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试题来看,他们一方面在发挥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优势,为考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为使作文考查更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又多了许多理性思考。反映在命题上,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中可以窥见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现略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全国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第一次出现了一道《诚信》的话题作文试题以后,不仅全国每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连续采用了这种式样。而且这种式样还被迅速地推广到了全国高中各个学段的平时考试中,甚至各地的中考的试题也在模仿这一命题式样,就连今年第一次试行高考自主命题的11个省市,语文试题的作文部分也是一律采用这种命题样式。这种连续的、广泛的命题认同。说明了话题作文在检测功能上的确优于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是作文命题上的一大改  相似文献   

4.
2014年高考18套作文试题已新鲜出炉,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命题形式上看,这18套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考生在立意与选材方面,都有极高的自由度,便于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步入中考以来,至今已占据了中考作文试题的主导地位。从近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试题来看,命题者一方面在发挥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优势,为考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为使作文考查更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又增加了许多理性思考。反映在命题上,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的趋势:一、内容上更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联想和想像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但只作用于考生想像世界的话题,容易使一些学生步入胡编滥造的误区,从而淡化作文中的自我色彩和真情实感的表达。放眼近年的近百道话题作文试题,绝大多数话题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命题人刘萼华老师在一次大型讲座中这样说:翻开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诸如“要写出真情实感”“表达你的真情实感”等句子近两年不断出现在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之中。这说明,中考命题者认为作文具有真情实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但考场上出现的四种问题却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
综观近五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话题作文受到了很多省市命题者的青睐,并一度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首选。究其原因,是因为话题作文适应了“无障碍审题”“人人有话说”的作文命题要求,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从近两年中考“话题作文”的形式来看 ,话题作文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命题式话题作文。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话题作文 ,有人称它为话题作文的雏形。命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 ,让考生围绕它作文。如黑龙江省 2 0 0 0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二、导语式话题作文。有人叫它“引语式”话题作文。命题者先铺叙一段话 (这段话不是材料 ) ,把考生引到话题上 ,这比命题式话题作文多了些情境、意象 ,它有利于考生开阔视野 ,拓展思维 ,从而使考生做到人人有话说 ,个个有文写。…  相似文献   

9.
自本刊第七期发表《这样的作文试题行吗》一文后,又一次引起了热烈的争议。争议集中在作文试题的形式上。作文命题形式走向多样化,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这道五年级作文试题的出题者,力图打破  相似文献   

10.
周俊根 《当代学生》2012,(18):17-18
与往年相比,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从整体上来说,其命题风格基本秉承了新课标实施以来各年度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命题者以"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显特色"为指导思想,以各考区过去的命题情况为着眼点,所拟的作文题目更加鲜活,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加富有时代特色。现抽取全国88份中考语文试卷,就其作文命题形式和命题内容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有"深刻"这一方面的要求,内容上"深刻",体现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个方面。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几年和今后高考作文试题的发展趋势。而福建省高考评卷作文组组长余岱宗在谈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时也强调:"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实际考试试题正是如此。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的作文试题始终不离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然而,缺乏思辨性又正好是考生作文的通病。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的思辨性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在作文中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黄琼  江高波 《初中生》2006,(11):8-11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3.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题,题目和材料中都隐含着命题者的基本意图,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还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以确保  相似文献   

14.
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和漫画作文试题是高考语文作文历经的两种不同命题形式。本文以2015全国Ⅱ卷、2016年全国Ⅰ卷为例,从设题要求、审题立意、写作原则等方面进行不同命题形式的比较研读。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习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习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困惑什么?有些习作试题要求过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为了避免学生背作文应试、写作文无边无际的现象,很多省市在中考作文中除了给出明确的作文要求和提示语外,采用了命题和半命题的作文形式。这就对学生审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对试题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做到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学生一旦在审读中出现疏漏和偏误,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7.
一 从今年全国十八套语文试题来看,作文命题思路依然延续最近几年的模式,缺少亮点,缺少突破,各方诟病的大陆作文命题诸如凌空蹈虚的“文艺腔”“禅意”和“伪辩证”“伪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试题不是干呼万唤不出来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命题上看得出,命题人的教育观依然是“国家主义”和“社会本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写作观得到了命题者的温情眷顾,但这种眷顾依然受制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北京卷     
[试题解说] 这道“命题”作文,试题语言极为精练,只有73个字,要求具体明确,并对命题作了提示,文体作了限定。不言而喻,与限制更少的考场作文试题对比,各有好处和难处。相对而言,这样的试题,限制多了些, 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少些,但同时也有好处,减少了审题的时间、拟题采  相似文献   

19.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考生要把握题目的要点,确切理解题目的含义。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题,题目和材料中都隐含着命题者的基本意图,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还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20.
考测点导航一、材料作文的命题特征恢复高考已有20多个年头了,其中有十几年的作文试题是要求根据所供材料进行作文。这一命题方式有何特征呢? (一)材料常新纵观历年的材料作文它们所提供的材料是不断更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