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念辨析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辨析:(1)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又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又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  相似文献   

2.
一、认识内能的基本概念,理解内能的实质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可知,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如同其他运动的物体一样具有动能;同时,由于分子间有相  相似文献   

3.
<正>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有分子动能),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即有分子势能),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为:当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  相似文献   

4.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厦,也就是说表示物体所处的冷热状态.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物体的许多性质都发生变代.例如,一般物的温层升高,它的体积要膨胀.在1标挂大气压下,水在0℃以下是固体(冰),在0℃以上才是液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动能是因分子效运动而具有的,势能是因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具有的.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写物体内部分子的效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初,目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厅对,所以不管温度定多…  相似文献   

5.
内能浅析     
一、内能1.什么叫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任何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总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一切物体都有内能.3.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能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和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4.对内能的全面理解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内能并不是指物体内部单个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2)热能是内…  相似文献   

6.
1、关于内能的概念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有质量,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每个分子都有动能和势能.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大量的,故我们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相似文献   

7.
物体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也叫做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的,因此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分子的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我们  相似文献   

8.
小明说今天我把100斤煤从楼底搬到12米高的楼上,对煤做了功,煤的内能一定增大了,燃烧时将会放出更多的热量.小明的说法是把机械能与内能混淆了.那么机械能和内能有哪些区别呢?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区分.1.从定义上区别: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这里所指的动能是指整个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势能是指整个物体相对地面被举高或物体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严格地讲内能还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机械能是宏观运动所具有的能,内能是北极观运动所具有的能.2.机械能的大…  相似文献   

9.
2003年修改的《考试说明》对高中热学部分做了很大的“颠覆”,极大地删除和降低了热学内容的考试要求,现行高考热学考点有: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不要求知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内能纵横谈     
一、内能的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也常叫热能,单位为焦.值得注意的是分子动能是分子无规  相似文献   

11.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个确定的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及体积有关.物体内能改变有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由于内能的概念很抽象,并且与温度、做功、热传递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所以学生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表现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常有顾此失彼和捉摸不定的感觉.本文对于理解内能的常见误区进行简要分析,并以例深化.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来讲温度是反映了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此在物体质量一定(物体内分子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温度下降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物体的内能减少.但是笔者在做"探究水的凝固规律"实验时,一次意外的实验现象却表明: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13.
崔云达 《物理教师》2000,21(5):22-23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E=N(EK+EP). 此式在计算中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分析影响内能变化的因素时有一定好处.分子的平均动能Ek的大小由物体的热力学温度来决定,分子的平均势能EP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状态.N是物体内部的分子总数,决定于物质的量.可见物体的内能是由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对于理想气体来说,由于忽略分子力作用,所以没有分子势能.其内能由物质的量和温度所决定.1分子的平均动能 物体内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修改的《考试说明》对高中热学部分做了很大的“颠覆”,降低了热学内容的考试要求,现行高考热学考点有: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不要求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方式);4.能源的利用和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15.
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而它们具有动能,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做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在学习“内能”时 ,常有同学提问 :除温度以外 ,“内能”的大小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比较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内能的大小 ?从广义上说 ,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的能量 ,包括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分子的相互作用能 ,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及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 ,由于在热运动中后几项不发生变化 ,所以 ,内能一般指前两项。课本正是基于这一点 ,才把内能定义为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我们知道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所以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此结论课本已明确指出 )…  相似文献   

17.
内能和热量     
(一)热点解读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由分子组成,且分子的运动永不停息,所以一切物体的内能永远不可能是零。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主要是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运动,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2.物体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事实上,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如摩擦生热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如水壶中的水烧开了,水蒸气推动壶盖…  相似文献   

18.
在热学中,内能、温度、热量是本质不同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往往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它们区别开来.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它既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还包括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后两项不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所说的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分子间的作用情况和分子的数目有关.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  相似文献   

19.
分子动能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不停地运动着,因此,像运动着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分子运动是比较复杂的,在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内部各个分子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各不相同,每个分子具有的动能也不同,速度大的分子  相似文献   

20.
物体的内能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学习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恰当地把握物体内能的概念 通过实验和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对以上内容,可做以下理解: (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不是单个或少数分子具有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