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f。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抓住7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面向21世纪,立足迎接挑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的使命,是时代的选择。一面向ZI世纪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是充分体现教育未来性的重要特点,培养创造型人才。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性思维将被机器智能代替,而人脑的主要作用是创造新的知识。也就是说,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  相似文献   

2.
黄滨  潘淼 《教书育人》2000,(2):10-11
当前,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生产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面临这样的形势,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其中必须要解决一个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问题。在一次毕业生调查中,用人单位反映我校的毕业生工作作风朴实,工作认真,能够完成单位所交给的科技任务。70年代的毕业生,经过长期的工作锻炼,有一部分已走上工厂、企业、研究所、大专院校乃至某些地方的领导岗位;80年代的毕业生也普遍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在调查的同时也发现,我校毕业生中拔尖人才很少。毕业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要性1.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其教育理论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每个人都会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就是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理解成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创造型人才与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冲突对立的,二者是整体与部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共同存在于全面发展的个体身上。从理论上看,创造心理学认为,创造型人才必须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协调发展的人。智力因素包括细致的观察能力、清晰的记忆能力、较强的操作能力、信息检索处理能力、丰富的想…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突破口,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人类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创造。纵观古今,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无不渗透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那些有趣的童话故事都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好教材。例如在讲解《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可启发学生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到了,小白兔和山羊伯伯忙着播种,小灰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小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一篇课文有时会续编出多种不同的结局。二、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能有思考。只有学会思考,才会有创新。因此,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乐思方有思泉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质疑的契机,使学生好问、善思。如在《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也提出质问:如果曹操当时向草船射...  相似文献   

5.
有今日教学中的创新训练,才有学生将来的发明创造。“三个面向”要求语文教学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从而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早日成长力具有高智力和高创造力的人才。一、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提出的一些与自己设想不符的问题,斥之为  相似文献   

6.
7.
8.
幼儿园的任务是通过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特别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来发展其创造性,培训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尤其重要。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实践体会。发现并积极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幼儿的主要探索方式是通过好奇、提问和感知动作表现出来的。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尊重幼儿的个性倾向性,就要做到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来教育幼儿,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得到创造性的发展。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做到以…  相似文献   

9.
人所共知,20世纪后期科技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的教育改革。从小培养婴幼儿爱好和实物接触,养成敢于更新试验的习惯,发展了在客观实际中探索规律的理性活动。这些科技思维和行为通过婴幼儿教育植根到人的一生中。回顾我国20世纪初年的情况,就可以看到和这种教育的巨大差距,甚至方向性的差别。当时婴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儿童的思想行为纳入传统的规范,所以把朗诵经典著作作为知识的入门,读书成了受教育的同义词。这种教育在一个滞止、封闭的社会中是有它的功能的。和我同龄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迎接新的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章秦娟/宋广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指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说:“创造学对于教育有特殊...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将进入一个创新的社会。有识之士指出,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已由重知识教育逐步转到重素质、重能力的教育机制上来,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精神的陶冶。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一、对人才观的认识人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向教育发出了强烈的呼唤: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应是德才兼备、又有某种专长的多规格、多层次、多类型的人。借教育家、北京力迈学校校长敢峰的话具体地说,应具备以下十种素质:1.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感;2.创新与竞争意识;3.开拓与应变能力;4.奋斗与实干精神;5.“后来居上”和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心理素质:6.“三个面向”的智能结构;7.善于捕捉信息把握机遇的能力;8.善于运筹和谋略;9.珍惜时间、注重效益和信誉;10.健康的体魄。要造就这类多层次、多规格、  相似文献   

13.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最近20多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从1977年的62.5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341万人,预计1999年将达到408万人,平均年递增8.9%;成人高等教育从无到有,1998年在校生人数已达282万人;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骆贤凤 《成人教育》2006,(12):90-91
目前,中国外语翻译水平参差不齐,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次翻译人才依然紧缺。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强化汉译外(如汉译英)翻译教学,重视非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加强商务英语教育,培养翻译人才“终身教育”意识以及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培养21世纪需要的翻译人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今天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聚集南京 ,围绕“提高质量 :2 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时代命题进行研讨。在新世纪将要到来之际 ,这样的研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致力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最近 2 0多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从 1 977年的 …  相似文献   

16.
在 2 1世纪 ,需要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 ,更宽广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基础 ,更强的责任感 ,更大的灵活性以及在其一生中能够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潜能的创新人才。为培养这种人才 ,高等学校需要在教育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评价、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将是充满竞争的世纪,需要的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高等学校要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21世纪体育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方面等,谈了对21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英语人才。本文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在如何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商业的繁荣、各种媒体的崛起和信息的多渠道流通,给美术设计和造型带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跟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