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看了语文新课标实验区--山东省青岛市63中学李雅慧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课,有很多感想. 这是一堂附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后的"样板课"(随书赠送的录像),其用意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3.
此文系动物小说,虚构成分多,所以首先应告诉学生这是动物小说,以免纠缠于真实与否,旨在还原文章的寓意:如何荧爱牛命;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种选择;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和意义;如何去感受文中所渗透的美和浓浓深情;如何积累语言等。  相似文献   

4.
5.
○斑斓多姿的动物世界充满神奇和智慧。人教版新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选入沈石溪先生的美文《斑羚飞渡》,浓墨深情地记写了身陷绝境的斑羚群体如何求生、自救的奇观,惊险悲壮,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斑羚飞渡》一文展现了悲惨壮烈的斑羚飞渡场面,令人震惊,发人深省。文章取材新颖.含义深刻,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我在细细研读的过程中,觉得其行文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允许指出。  相似文献   

7.
该读了董水龙老师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我颇为董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勇气、摆脱课前预设驾驭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机智所折服,同时也非常赞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质疑探究的精神。不可否认,董老师在情急之下的即兴引导,确实造成了课堂的轰轰烈烈,但是这种脱离文本解读的热闹之后留下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以为,这堂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学没有进入文本的阅读,而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外围的零敲碎打、隔靴搔痒上,这是教学主题把握失控的结果。这堂课除了学生在读了发给的教学参考资料后有三处谈到语言外,几乎全是围…  相似文献   

8.
比较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先阅读课文,重点读9—14自然段,弄清斑羚在绝境中求生和自救的过程。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去欣赏一曲悲壮之歌.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斑羚飞渡》,并请你在书上做上适当的标记和必要的记录,在读完后谈谈感受,如果可能,请你作适当的笔记.  相似文献   

10.
郑哲蓉 《广东教育》2002,(12):43-43
《斑羚飞渡》是初中第三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叙述斑羚陷入绝境求生、自救的全过程,赞扬老斑羚为了种群的生存,不怕牺牲的精神。一上课,我几语导入课文内容,就让学生齐读。这样的课文,无须激发阅读兴趣,读下去,他们自然会越来越投入。果然,我发现学生的表情严肃了,语调缓慢、低沉。读完课文,整个教室出奇地静,他们的表情是一样的———悲伤和愤怒交织,有的学生眼眶红红的。我抓住这一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站起来,没想到是小彭,平常极少发言的他却第一个开口了:“老师,我想到了父母!”又是出乎意料。他接着说:…  相似文献   

11.
读了董小龙老师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又读了几篇评论(<中学语文教学>204.5),竟也忍不住想来"掺和"一下.陈波老师<该如何把握教学主题>这篇文章的见解有的很精彩,但有二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斑羚飞渡>是一篇很有争议的文章.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文章的体裁,二是文章的主题,三是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读读这篇文可以有种种感悟:个体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震撼人心;动物的智慧令人惊奇;动物种群极为强烈的求生欲望;人类的残忍;人类的虚伪"猫哭耗子";  相似文献   

13.
《斑羚飞渡》是当代作家沈石溪先生的一篇记叙文 ,被收入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动物世界”单元。文章“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自读提示”语 )在种群灭绝的危难关头 ,老斑羚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死换来下一代的生 ,使读者在解读“悲壮”的同时 ,心灵受到震撼 ,体现了新教材浓郁的人文教育思想。现就本文的教学提出一己之见 ,与同仁商榷。其一 ,本文是审美教育的典型“例子”,全文散发出“悲壮美”的光华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中要借此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合作精神和忘我的献身精神。特别是老斑羚的死 ,作为…  相似文献   

14.
董水龙 《师道》2004,(10):27-28
第一次读到《斑羚飞渡》是在2001年的《小小说选刊》上。后来这篇小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看中,做适当技术处理后选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语》七年级(下)册。因为上课和听课的需要。笔又多次研读了这篇颇能煽情的章。但读的次数越多,越让笔觉得此不宜入选初中语教材,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一、导语。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斑羚就是这千姿百态的动物当中的一种。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猎人和斑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般来说以技能训练为重心,漠视了阅读中对人文价值的关怀。人文阅读应该是美文的阅读、生命的阅读。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学、哲学的角度沟通心灵的对话,以阅读寻找活着的依据、存在的意义呢?我在《斑羚飞渡》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尝试着引导学生进  相似文献   

17.
一、董水龙老师发现了<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存在的问题,于是在教学主题的设计上,不再把欣赏故事的情节的曲折离奇和体验斑羚的精神品质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而是让学生质疑,这是对教材权威的否定,是对教材编者说"不",这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董水龙老师在<斑羚飞渡>的课堂教学中(见本刊2004年5期),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让学生畅所欲言,坦陈对课文的不喜欢及其理由,可谓"善解生意".习惯上的阅读教学只有老师、教参、课文提示的绝对正确,没有学生质疑的余地,只有对课文说"好"的声音,没有说"不"的自由,在这节课上有所突破.在阅读教学中,这种可称为"评价性阅读"(内含批判性阅读),从理论上来说,它应建立在"复述性阅读"和"解释性阅读"(朱绍禹语)的基础上,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交叉,一般说来,它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的或深或浅的感悟上.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