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联盟本质上是行动者在具体行动情境中相互博弈的制度结果,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行动者的特性和行动情境中行动者竞争资源的范围规则为分类维度,可将高校联盟分为区域同质型、全国同质型、全国异质型与区域异质型四种模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既能够解释高校在联盟制度约束下的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高校在具体情境中如何相互博弈以构建联盟制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终身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正逐步地转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这使得高校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竞争已从生源、教师等局部资源竞争,发展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全面竞争,又发展为能力的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已成为竞争与合作的主流。加强基于战略并适合自身需求的各种联盟与合作,是今后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深化并促进高校组织间形成长期的、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组织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发展自身的核心专长与竞争优势,是大学发展战略中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推进学分互换制度对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教育民主化和公平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应有之意。因此,农村中小学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由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资源均衡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优质均衡;二是由外延式均衡发展转向内涵式均衡;三是从同质发展到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战略联盟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组织学对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三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联盟、协作联盟和协同联盟关系。以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4个典型实践案例为样本,对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三种联盟模式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中所体现的合作方式及特征进行分析。联合培养单位应对其联盟类型做出准确定位并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以保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联盟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组织学对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三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联盟、协作联盟和协同联盟关系。以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4个典型实践案例为样本,对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三种联盟模式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中所体现的合作方式及特征进行分析。联合培养单位应对其联盟类型做出准确定位并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以保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来,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个竞争形式下,很多高校组成考试联盟,比如目前的“北约联盟”(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主)、“华约联盟”(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主)、“同济联盟”(以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  相似文献   

7.
战略联盟使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由对抗性的竞争转向非对抗性的竞争,它给银行业带来了资源互补、竞争优势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但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联盟的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战略联盟存在诸多风险。文章首先从关系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角度对战略联盟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提出银行业战略联盟在组建和实施过程中对风险加以防范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催生的多边合作组织,其本质是高等教育组织域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制度安排。2015年以来,国内初步建成了50多个“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呈现出主动对接国家发展规划布局的特征以及开放式、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当前,“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体量优势,运行模式规范,运行状态平稳。从AGIL模型理论的视角审视,今后尚需在形塑协同共生的联盟文化生态、谋划渐进长远的联盟整体设计、激活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愿望、构建连贯有序的联盟推动体系等层面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这也是促进“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价值实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考试》2011,(12):7-7
教育部:流动人口子女有权异地高考时间表未定ll所行业特色高校成立协同创新联盟由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1所行业特色高校发起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今日成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方位合作的高校联盟。联盟的1l所高校在学科设置上,涵盖了网络通信、铁路公路交通、电力系统、地质、石油等重要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10.
核心提示:高校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发展环境下,通过战略联盟来整合、塑造和重组河南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地方     
《教育》2013,(5):13-14
北京:首个高校联盟在朝阳区成立日前,北京市首个高校联盟在朝阳区成立,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15所大学将通过这一平台,结合朝阳区区情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据介绍,朝阳区高校联盟共有成员单位17家,除了朝阳区政府与一家科研院所之外,其余全部由高等院校组成,包括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今后,该联盟将按照"政府主导、高校自愿参与"的原则,以区校发展合作共建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战略联盟这种企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重要形式。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之间加强横向合作,高校与政府的紧张关系需要以高校联盟这种中介组织加以协调,后合并时代的高校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来提升高校的竞争优势,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更需要高校组建联盟以实现协同创新。要解决高校联盟发展中的困境问题,就需要我们对高校联盟有着全新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自愿问责制度是美国高校在面对外界不断增加的问责压力下,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应对的结果。目前美国高校主要采用两种自愿问责方式:一是公立高校的自愿问责系统,它通过开发"大学肖像"模板,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查询和比较高校绩效;二是由学生学习与问责新领导联盟开发的高校自我评估工具,它以学生学习结果的改进为抓手,重点关注高校内在评估和管理机制的审核与完善。其启示如下:第一,高校的自愿问责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第二,问责与改善两个目标可以有机结合;第三,高校可通过自愿问责逐步实现自我规制。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战略联盟及其构建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战略联盟是高校间一种有效的竞争合作的方式。在我国高校合并热潮过去之后,并不意味着高校间合作的结束,高校战略联盟相比高校合并而言,在具备高校合并的效用的同时,还具有其所不具有的优势,战略联盟成为后合并时代高校的最佳选择。文章在分析高校战略联盟的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高校战略联盟的几种方式,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建立高校战略联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2013,(27):22
从此以后,6所高校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开始推行跨校学习制度。沈北高校教学联盟成员学校包括辽宁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医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这6所高校相距较近,专业互补性强。6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可以建立起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学科渗透、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平台。目前,教学联盟提供三种形式的跨校学习:修读通识课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人事局2004年9月13日宣布:上海市在高等院校全面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停止职称评审。“教授”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只是职务,不再是“职称”,离开了岗位就不能再称为“教授”。这是以岗位聘任为突破口.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由资格评审转向岗位聘任,由论资排辈转向竞争激励,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市高校发展面临着激烈竞争,本文借鉴"五力竞争模型"和SWOT分析法,归纳地市高校所面临的多种竞争力量,总结地市高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区域经济特点,采取差异化、多元化、战略联盟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等策略,形成办学优势,谋求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普通高校 ,也是全国惟一的一所特产专科学校 ,1984年由农业部与吉林省政府联合举办。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准确定位(一 )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一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将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二是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 ,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国内化 ,学校必须以特色求办学优势 ,以特色求发展 ,以质量求生存 ;三是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 ,使高等学校更加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更加重视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就业竞争加剧所带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转型,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社会需求,高师历史学专业开始从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转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既具备历史学专业知  相似文献   

20.
王思懿 《考试周刊》2012,(16):151-152
在我国,高考制度曾长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着人才的公平选拔,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已不断凸显,"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机制和"大一统"的人才选拔模式广受诟病。自主招生顺应时代潮流出现,则成为改革高等教育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高校自主招生开始出现由单兵作战到结盟作战的现象,但目前高校联盟还存在着众多缺陷,例如"联考"操作流程不透明且缺乏机制保障,联盟内规则不统一且步调不一致,各高校之间有抢夺生源的不良竞争倾向,等等。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可以保留两三种自主招生联考,并一定要由第三方来命题考试,自主招生需要真正的社会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联考的考查内容和考试制度。如今的高校联盟急需改革,如何完善高校联盟,引导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影响着高考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