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状态都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次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解决计划经济体制解决不了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的深层次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美、德、日市场经济模式和青年价值取向为例,与我国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需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如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素来重塑和建构这一价值观念体系,并形成有效的青年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根除计划经济体制下残留下的体制性障碍 ,关键在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更新政府理念。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看 ,要求树立“人本政府”理念 ;从政府治理的方式看 ,要求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从政府治理的绩效看 ,要求树立“信用政府”理念。政府理念的更新 ,政府角色的转换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变化。伴随这种变化,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一、承认差异,讲究工作的针对性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都是经过统一考试,按计划在统一标准下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尾巴”、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演绎出了重要的历史结论 ,那就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的逻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是企 业形象的内核。因而职业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着企业内在素质的高低和外在形象的优劣。 (一)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它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一系列变化,也对企业职业道德带来深刻影响,使其呈现出如下新特性: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我国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正进行着巨大变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以及全面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这给传统的德育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青年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坚持爱国主义的人生价值导向,使青年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速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引起我国整个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引起人们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等的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主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如何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动力?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迫切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高校教师价值取向探析刘绍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传统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价值取向。如何认识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对于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道德总是最先受到冲击和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致于这种冲击带来的种种影响多以负面的、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这种“道德失范”现象的分析,提出经济发展与道德并不冲突,阐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并且经由这一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意义,以及进行道德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道德总是最先受到冲击和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致于这种冲击带来的种种影响多以负面的、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这种“道德失范”现象的分析,提出经济发展与道德并不冲突,阐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并且经由这一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意义,以及进行道德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师院校学风建设问题探析顾成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怎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怎样树立优良学风?这是值得我...  相似文献   

14.
世界正在巨变,中国也不例外。20世纪后期中国经历了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跨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经济的转型,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回应这种要求,重新思考它的性质、任务和发展。 市场经济解放了人,改变了计划经济下人的被动性,使人成为独立的个体。市场经济作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15.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课,着重剖析了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措施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大变革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大变化,在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不可避免性。本文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变化的主要原因,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和正确引导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明确提出了我们今天在价值取向上应该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使这一时期的青年价值观念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认真研究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状况及原因,并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后期的改革理论指导是以前期的改革理论指导为铺垫和基础的.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市场经济)为辅,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出发点,它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打开了一个缺口,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中一次重大的突破.随着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缺口越来越扩大,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刻而又全面的影响。在九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高师院校如何适应  相似文献   

20.
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中观经济决策体制改造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中观经济决策体制,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重要课题。改造中观经济决策体制必然要改革政府机构,即将政府目前承担的中观经济决策职能分离出去,由按市场经济要求组建的大企业的中央决策层来承担。改造中观经济决策体制必然和组建现代化大企业和投资银行群体相联系,否则,将造成中观经济决策职能载体缺位,而导致中观经济体制改造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