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资源,而且其中的道德教育也能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重要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价值澄清理论作为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其在价值观培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认识、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摒弃其自身的局限性,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内容,代表了社会主义的总体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是青年的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调研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经展开,但整体效果不佳,原因之一就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和话语过于单一,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采用大众化思想视角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的方向。从培育观念与理念的创新、培育话语的转换更新、培育平台的整合、培育方式模式的选择与融合、培育环境的良好营造、培育主体的素质建设等方面入手,建构起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并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价值选择机制、价值实现机制和价值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难点,提出相应的实效性措施:树立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嵌入日常生活的培育理念,构建日常生活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践行路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领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710位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网络生活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身不离网,网络关注度极高,但是网络有效使用率一般,并且在性别、年级等方面存在网络行为差异。网络中正向价值信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契合性,应顺势而为,充分合理利用网络。网络发展创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与内容,使得核心价值观抽象准则具象化、生活化。教师应该自我革新理念、提升网络信息素养,进而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质量。高校应该完善网络信息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识别性别、专业、年级差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8.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主导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体现鲜明的时代要求、贯穿共同的价值目标、突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反映时代的道德诉求。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特殊规律,加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注重人文方式的涵育作用,突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着眼多方力量的统筹协调,从而有效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长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扎根生活、融入生活,从生活化的视角着力。在理论生活中,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阐释,形成大学生的理论认知与认同;同时还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错误价值观的批判,形成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实践生活中,要从网络、示范引领、校园环境的角度出发,形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此外,还要组织各种活动,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确立一套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价值体系,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归依。当前,应主要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三个层面抓起,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认同并加以奉行,惟其如此,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才能在高校乃至中国社会真正地培育和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前提;文化自觉缺失或是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关键,是要从价值认知、价值取向和价值实践等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党团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现在大学生中出现的价值观偏差现象,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提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4.
法治思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法治思维不是职业思维、法律思维,而是良法思维,包括法律信仰、职权法定、程序正当、责任意识四个核心要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有三种途径:一是以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理念为宗旨,培养大学生对法治价值的认同感;二是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调整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法治教育师资质量;三是以公众参与为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高校要在理解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协同理念、协同体系、协同载体和协同资源等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培育机制,将协同理论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过程,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普遍要求与大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把握好三个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活是培育的"立足点","关键点"是要使大学生实现自觉认知、自觉改造和自觉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惩戒教育的"支撑",才能更好地规范践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云超 《江苏高教》2015,(2):135-1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核,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未来中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高度。只有找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着力点,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从"知、情、意、行"四点入手,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自信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普及发展,自媒体正在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方式,正确地运用自媒体能够为社会的生产及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简要分析现阶段国内及国外的研究发展动态,阐述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明确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指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正确路径,旨在促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戴钢书同志素来以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研究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著称。最近,我欣喜地看到他的新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采用最近几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质性研究方法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表明戴钢书同志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探索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我认真研读了戴钢书同志的新作,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