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秀玲 《兰台世界》2020,(1):149-150
唐宋之际敦煌寺院有园圃种植基地,主要是南园、东园、北园,三园不仅担负着寺院的粮食蔬菜生产,而且还是敦煌诸寺劳动时人情往来、各种活动的重要地点以及筵设时的集会地。三园在敦煌寺院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远行记》     
《全国新书目》2023,(7):100-101
<正>本书精选作者所写与旅游相关的经典散文作品,囊括国内以及欧洲、亚洲诸多自然及人文风景胜地。在他的笔下,有敦煌壁画之精美、黄山之奇绝、蓬莱阁之缥缈、延边活鱼宴之动人心魄,有德里、孟买、仰光等城市的异域风情,以及欧洲的独特味道。读者经由文字之眼,可与作者畅游世界,体察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节令的迁移、气侯的变化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内经》中提出了应注意四时的起居卫生,并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方式.《礼记·月令》明确指出,春季万物萌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应当多到野外活动.在众多的节令习俗活动中,大多不是与驱邪防病有关,就是与祈求长寿欢娱身心相联系.追求身体康健与长寿的活动,采取了祭礼的形式,从而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通过节日、节令习俗开展体育活动是我国古代体育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秦汉时期,我国节日、节令习俗中的主要体育活动如下.  相似文献   

4.
“犹记开国全盛时”,解放初的出版界,积聚了大批学术人物。他们本身或已有很高造诣,如叶圣陶先生,张静庐先生,在当时算是老一辈了。或正在某一学术领域崛起中,年龄大致在三十岁上下。后来成为我国敦煌学与佛教界重镇的周绍良先生属于后者。周先生当时供职人民文学出版社,业余正在研究敦煌变文。那时的敦煌研究,因英、法、俄、日等国和我国各馆馆藏均未拍  相似文献   

5.
敦煌壁画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4万,千余平方米,堪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形象资料,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古代敦煌的画师们不可能离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体验去构思、创作佛国世界,描绘光怪陆离的神话,构成这些幻象的基础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23,(11):116-119
<正>本书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往事,以及学术文化界几代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乃至通过不懈努力,让敦煌宝藏以出版形式魂归故土、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在“历史”与“学术”两个题眼下,激荡着国人充沛的民族情感,同时也体现了敦煌学的国际性。本书的出版将丰富读者对敦煌的认知,并成为学界研究敦煌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及知识组织与可视化,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传承、普及与智能化服务做出贡献。[方法/过程] 采用自顶向下方法,参考BIBFRAME书目模型及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本体模型,利用哈工大语言技术云平台LTP实现词性标注与三元组自动抽取,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图谱。[结果/结论] 利用所构建的本体及知识图谱可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组织工作,知识图谱能够实现语义查询,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智能化理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普及读物,旨在介绍中国的节令之美,其中包括四季节日的起源、来龙去脉等,注重叙述节日中蕴含的农耕文明、传统美德。年画、剪纸、赏红、龙舟、乞巧、拜月等各种美术、游艺之俗,全面揭示了中国传统节令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说到敦煌文化的概念,大约不能不加上“历史”二字,即敦煌历史文化。因为到过敦煌的人都知道,莫高窟是敦煌文化的突出代表,而莫高窟是历史的遗存。还有,敦煌研究院不独在甘肃和中国有名,即使在全世界也是声名赫赫,而敦煌研究院主要是研究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我们发现,敦煌文化的构成要素太多了。比如,敦煌遗书、敦煌汉简、敦煌壁画、敦煌彩塑、敦煌建筑,等等,真可谓琳琅满目。在这些要素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敦煌遗书。稍微留意敦煌文化的人,也许对莫高窟道士王圆禄已经不太陌生了。他的墓塔,在经历…  相似文献   

10.
叙词表在知识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敦煌壁画领域叙词表的缺失,限制了敦煌壁画研究及其价值的挖掘。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敦煌壁画领域叙词表,可以为网络环境下敦煌壁画数字资源语义标注、信息检索和知识组织等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本文详细阐述敦煌壁画叙词表的构建与其关联数据发布过程,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领域叙词表构建方法,提高叙词表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叙词表的高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敦煌壁画叙词表关联数据发布和可视化,与外部词表进行语义关联,并提供开放数据服务。敦煌壁画叙词表的构建和编制,可促进敦煌壁画领域数字人文应用的开发,也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受控词表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11.
《档案》2000,(2)
为隆重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创立100周年”,国家文化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等将在北京、兰州和敦煌相继举办系列纪念活动。7月上旬,国家文化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敦煌藏经洞文物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纪念大会”。7月29日,敦煌研究院将在敦煌英高窟召开“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届时,将以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的名义,对保护和研究敦煌文物做出特殊贡献的国内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7月上旬,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将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主办“敦煌艺术大展”,展出…  相似文献   

12.
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包罗万象,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文章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就敦煌壁画艺术中的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供养人画像、出行图、装饰图案、音乐舞蹈、飞天、生产生活画、交通资料、建筑画、服饰画、动物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使我们对敦煌壁画艺术宝库的了解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巩杰  杜空军 《东南传播》2011,(10):108-110
央视纪录片《敦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影视人类学和生命美学特征。《敦煌》具有神秘、浩渺、悠远的神佛圣境和审美意境,自然、明净、神秘的灵性物情与审美意象,宁静、明净、澄澈的敞亮人生与审美关照。纪录片《敦煌》呈现给观众的是天、地、佛、人、物和谐和美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它带给观众的是神圣的佛境之美,灵性十足的物情之美和宁静敞亮的人生之美。《敦煌》是地域文化纪录片的精美之作,具有浓郁的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于新闻的具体分类,不同学者和专家有不同的定义与区分,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社会新闻,以及记者在采写社会新闻时应具备的人文情怀。丰富多彩的社会新闻社会新闻是一种多样性、复杂性和新鲜性并存的报道形式,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首先,社会新闻的多样性体现在它能够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故事。无论是关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家庭与婚姻、  相似文献   

15.
张彦杰 《中国档案》2005,(12):46-47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将其保存已久的五封“密档”公布于众,人们从中获悉:19嬲年,英人巴慎思以英文版《北平时事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前赴敦煌“游历”,而乘机对敦煌文物下了“黑手”。当时随同他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翻译,名叫汪铭洲,吉林人;一个是仆役,名叫毛殿荣,北平人。当年3月12日,他们一行三人由西安抵达兰州。在兰州盘桓数日后,于3月22日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敦煌。到了敦煌之后,时任敦煌县县长杨灿,特派警员“保护”其赶往千佛洞“游历”,以备不测。不幸的是,在观看浏览之际,巴氏还是“违背条约,暗用铁器,抱取洞内佳像,窃装车中”,他这一窃掠举动和将敦煌文物运出带走的图谋,很快被发现,并被驱逐出境。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献是俗语词的渊薮,其中包含俗语词较多的写本主要有口语辞书、俗文学作品、社会经济文书、疑伪经四类.论文在对敦煌文献俗语词研究的情况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敦煌文献俗语词的研究方法,指出当读者面对一个陌生的俗语词时,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考释:1.辨字形;2.破假借;3.考异文;4.探语源;5.审文例;6.重类比.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笔者在整理敦煌写本书仪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很特别的文书。《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王重民先生编《伯希和劫经录》将伯2481定名为"书仪",其下注"存‘僧尼第二、儒学第三、祥瑞第四、庆赏第五、祠祀(祭)第六、礼仪第七’。每类前有‘都头’,盖在起头时通用,未有‘都尾’,则在结尾时通用。背有散文十数篇。"继王重民先生之后,饶宗颐先生选编《敦煌书法丛刊》第十三卷《书仪》,将伯2481全文原大影  相似文献   

18.
<正>敦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升级,承载着敦煌文化的传播媒介从传统纸媒发展到移动数字终端,大量新颖的新媒体产品代表了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趋势。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沉痛地说过:“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公元1900年(光绪26年)5月26日,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 在清理洞窟积沙时,奇迹出现了:“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惊为奇观,传为神物”(王圆墓志)由此发现了九百年前的秘密,揭开了价值连城的石室秘录敦煌遗书。只因当时清朝朝廷和军阀政府的黑暗腐败,这些稀世瑰宝历遭劫难,或被外国探险者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等大量盗运到国外:或被大小官绅,经手人…  相似文献   

20.
现场现场短新闻中的现场,指新闻事件变动、发生时所处的环境。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包括阴晴雨雪、风云雷电等自然气候现象;春夏秋冬、晨午昏夜等时序节令;山川花木、鸟兽虫鱼等动植物。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城乡建筑、住所陈设、风土人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